隧道盡頭終見微光,EPIK HIGH is HERE

韓國經典嘻哈團體 Epik High 於 2 月發行第十張錄音室專輯的下半部《Epik High Is Here 下》,為自全球掀起新冠疫情之際便已展開製作的專輯系列畫下句點。專輯發行僅四天便在 Spotify 創下播放破千萬次的紀錄,顯見歌迷對這張作品的期待。2020 年爆發的疫情使 Epik High 不得不取消許多既定行程,大部分的時間關在錄音室,也(被迫)完成不少創作。即便他們願意拿所有的歌曲去換一個健康、正常的世界,但發生的事情從來就無法倒轉,Epik High 所能做的,或許只有一如既往地以抒情動人的音樂、極具洞見的歌詞,陪伴被孤獨包圍的每一個人,引導人們走向透著微光的隧道盡頭。

簡評凱莉‧萊卡特:挖掘遺失的美國荒野

凱莉‧萊卡特(Kelly Reichardt)是一位極富特色的美國導演,她常年堅持小成本的獨立製作,根源於對美國當代政治與歷史敘事的反思,創作出一系列主流電影視野之外的美國故事,在安靜細緻的寫實況味下,呈現出特有的生命力與批判性。萊卡特鮮少受到美國主流獎項的關注,卻極受各影評人協會與國際影展的青睞,尤其法國電影筆記雜誌三度將她的作品選入年度十大。萊卡特電影像是審視一張張凝結時間的靜照,重點不在於戲劇情節的推進,而是以人物、空間、結構展現的全景圖像,邀請觀眾透過觀察的眼光以彰顯其中的意義。

《新聞記者》與時代的行動者

在日本影視作品中,以傳媒工作為主題可謂極其普遍,近年更流行一股「編輯熱」,即使不是真的以報刊雜誌編輯為故事主軸,都會在主人公身邊安排幾個編輯、記者或自由作家的配角,要數一個完全沒演過傳媒工作者的日本演員,可能更難。當然明白,這些劇集難免有著不少認真說穿就太殘酷的浪漫假象,尤其對編輯和記者的工作有著似是而非的誤解,採訪日常甚至奇情堆砌到像社會派推理小說。

全神貫注於享受需求的慾望:吳梓寧的《捕蠅草人改造計畫 01》

在《捕蠅草》展間牆上引述了達爾文描述捕蠅草的話:「這植物,俗稱『維納斯的捕蠅陷阱』,它快速且有力的運動,是這世上最美好的事物之一。」對藝術家來說,她希望透過《捕蠅草》這件作品,提出一種「後維納斯身體」的概念,這個身體可以設置陷阱來獵捕慾望。或者更清楚地說,「捕蠅草人」這種後維納斯身體的設想,是一種慾望獵捕的機器。如果是這樣,維納斯式的身體到底具有什麼特質?捕獲慾望又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藝術家會構思能夠捕獲慾望的機器呢?

一種在場又不在場的獨裁者調味料:「自由」

在〈台灣版作者序〉中自況本書:內容貌似談論食物,實際上又是本關於自由的書。乍看之下或許有些困惑,但隨著經歷四年書寫、橫跨四大洲,踏查與訪談近現代最讓人聞之色變的五大暴力政權獨裁者 —— 然而並非直訪獨裁者本人,而是他們的貼身專屬大廚,透過飲食開展一幕幕過往難以窺見的獨裁者與其面貌。

道德增強:為何我們需要生物技術幫忙?

「世風日下,人心不古」是句老話,但這幾十年來,不論台灣或國際,總能聽聞到抱怨,整體社會的道德水平似乎不斷地下降,尤其是遇到環境議題時,大家都知道怎麼做是解方,但總是有人不願意做,或者抵抗不了內心貪圖方便的小小欲望。面對這個現象,有學者認為,解決道德衰落的關鍵,並不在我們習以為常的「教育」,而在於生物技術。

失魂、失根又失所 —— 羅卓瑤的飄零映像

羅卓瑤的影視生涯雖起步於香港,但她的家鄉卻是在澳門。1957 年生於澳門的她,長於香港,大學畢業後,遂而進入香港電台擔任編導,後前往英國攻讀碩士。畢業後回流香港,在執導多部電影後,1990 年代中期與其丈夫,亦是編劇搭檔的方令正移居墨爾本。

四把椅子劇團《好事清單》,那些沒有寫在清單上的事

《好事清單》(Every Brilliant Thing)是英國劇作家鄧肯‧麥克米蘭(Duncan Macmillan)和喜劇演員強尼‧唐納(Johnny Donahoe)共同發展與創作的獨角戲,形式單純,由一位敘事者向觀眾訴說他自年幼時開始,為了說服曾多次試圖自殺的母親,世上還有許多值得人活著的事物,而逐漸列出「好事清單」的過程。這次由四把椅子劇團將劇本改寫,形塑成專屬於台灣地域性與記憶的故事。

她打破了日本喜劇的藩籬,扮演醉漢和傻子(對,演男人)

落語有點像是鬧劇版的歌舞伎或能樂等日本表演藝術,而在其近三世紀的歷史中,絕大多數表演者都是男性,他們會扮演男女兩種性別的多個角色。從 40 多年前女性踏入這一行以來,就一直面臨著來自同行落語家、評論家和觀眾的反對。在近千名專業落語家中,女性占不到一成,僅有 6.25 %。桂二葉的勝利是個里程碑,不僅是因為性別,也因為她表演的是一種全男角的傳統段子。一些早期的女落語家,為了爭取那些不喜歡女扮男裝的觀眾支持,會把傳統段子中的男性角色全都改成女性。

「它不會離開你」:LGBTQ+ 轉化療法的毒性

《禱正》揭露了轉化療法這個以清晰的神智使人遍體鱗傷的信仰系統,包含各種治療、諮商、團體,它對 LGBTQ+ 群體施壓,試圖「改變」他們的性向。這部片長 100 分鐘的紀錄片,由克莉絲汀.史托拉基斯(Kristine Stolakis)導演,萊恩.墨菲(Ryan Murphy)及傑森.布倫(Jason Blum)監製,該片細細檢視了這種極為常見卻極具破壞性的習俗,及其更大規模的「去同志」運動。後者通常是由自認已經改變的 LGBTQ+ 人士主導,其中幾位後來聲明放棄他們的教義。

一場美麗又殘酷的集體災難 —— 尼克‧凱夫與華倫‧艾利斯

出道逾 40 年、樂團成軍超過 30 年,發行過 18 張專輯,尼克凱夫與壞種子樂團的前半生常被媒體形容是瘋狂憤怒、晦暗頹靡、美麗虛無或是病態扭曲,黑暗猶如歌德藝術的代表。凱夫的歌詞,一如他的詩詞創作,扭曲、孤傲又帶著魔性,直窺人性最陰暗的一面。除了音樂創作,凱夫也是一名作家,出版過詩集《嘔吐袋之歌》(The Sick Bag Song);2014 年他甚至作為編劇與導演伊安‧福斯特 (Iain Forsyth)、珍‧波拉德 (Jane Pollard)合作紀錄片形式的影像創作《尼克凱夫:地球兩萬日》。

他們跳舞,然後飛了起來——翃舞製作的翱翔與落地

今年翃舞製作即將五歲。賴翃中和鄭伊涵許下生日心願不謀而合——繼續演出、飛翔,。賴翃中說,雖然因為疫情而停擺國際演出兩年,在最能夠展現身體能力的年歲被迫暫停,這對舞者來說是非常難熬的。但也因為落地台灣,重新與場館接上線,入圍台新藝術獎的作品《再 見》將於高雄春天藝術節演出,新作《嶙峋》也即將登場。
順風也好,逆風也罷,也許對翃舞製作來說,只要能跳舞,就是一趟絕美飛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