颶風記者的祕密生活:別讓筆記本淋濕了

我報導過一些破壞力遠超過艾薩克的颶風,那些颶風釀成數百人死亡,直接改變了城市地景與疆界。但我從未感受過那令人不安的意外插曲帶來的重量,那重量存在於風暴本身的喧囂混亂,以及緩慢但吵雜的恢復過程之間,就如同我在密西西比河上度過的那個午夜所感受到的一樣。

THIRST-MERCHANTS-ADV12-2-2

渴之商人

全球暖化加劇的同時,世界各地的私人送水業者靠著有限的水資源發財致富——但這場乾渴之災,從來都是由人禍而起。生命不可或缺的元素,成了掌權者與投機者斂財的商品,官商口袋裡的油水,代價是社會底層與地下水源的枯竭 ……

與水共處image

與水共處: 淹水危機,荷蘭人面對洶湧浪潮

經濟產業上,荷蘭人實踐「化危機為轉機」,坐上水利工程第一國寶座;在凡常日子裡,打從遠古祖先們定居於此以來,水就是他們逃不掉的生命、生活、生存課題。在全球暖化導致海平面不斷上升的今時今日,這個低窪之國正面臨更嚴峻的考驗。

我們需要拋棄煤炭,為什麼辦不到?

但世界煤炭龍頭其實是中國,消耗全球一半的煤炭量。超過 430 萬中國人從事採煤工作。自 2002 起,短短 16 年間,中國就巨幅增加了全球 40% 的煤礦產量。「我重複計算了三次。」國際能源署資深能源分析師卡羅斯‧費南德茲‧阿維瑞茲(Carlos Fernández Alvarez)說。「我還以為算錯了。這數字太瘋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