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東西的誕生

這本書的序言〈我從哪裡來〉非常簡短,從「我」到「東西」,人與物平等對稱的格式呼應著英文原書名的「東西從哪裡來」,自省與交心的意味濃厚,甚至帶著內行人才嗅聞得到的動人感傷。

專欄作家_鄭陸霖

Blue Marble:地球太空船手冊

地球從來沒有一刻被人類如此「全面而親密地擁抱」,與其說「人類活在地球」,倒不如說是「地球活在人類的世界裡」。地球如今已經是我們結結實實的 Homebase,但我們的「地球之家」並沒有比原始人暫時窩身的黑暗洞穴更為安全,起碼他們還不致於需要因為人類史無前例的力量可能失控而感到不安。

啤酒、玉米與在地媽媽:一則「社會設計」的小故事

設計學院關心如何創造更好的產品(Better Product),社會學關心的如何打造更好的社會(Better Society),我是一位在設計學院教書的兩棲類社會學家,對於「物與人」如何攜手「共好」有著無法分割的關心熱情。設計師雖說專研物的造型與功能,不管美觀或便利終究對象還是人,但設計師慣常採用的行為主義心理學「人的想像」跟社會學關注的人類群體距離遙遠,所以要怎樣將社會學者的觀點連結到設計師造物現場的熱情,一直是我過去幾年日夜修煉的頭痛課題。

專欄作家_鄭陸霖

序曲。一個任性社會學者的選物展

意外地,透過這些「與物共舞」的跨界對話,學生們回饋給我,她們真切感受到社會學「複眼思考」窮究物理的溫熱存在。一些勤奮的學生穿梭於我分散在大學部、研究所、在職班的課堂,如拼圖解謎般試圖捕捉她們在設計教室裡感受到的「活的社會學」,這讓我在專欄走到第十期的此刻,突然有個紙上策展的奇妙念頭。

電子書「撥頁」新經驗

閱讀,一直都是雙手並用,心思不斷調控決策,在文字的虛擬空間、意識之流中頻繁往返的積極活動。不管是要往前重訪故事人物之前出現時的場景對話,恍然大悟回頭確認是否讀懂了之前感到困惑的段落,瀏覽尚未閱讀的章節預感走向以免迷失方向,甚至探望在另一條歧路上的讀者分身確定仍在等待會合。我們暫時離開目前的閱讀點,開始「撥頁」的動作意義多重豐富,在在顯示出閱讀的非線性。每一次的「離開」都預設了要再「回到」約束的分手點,書本章節文字所搭建的虛擬時空則構成了閱讀的身體持續穿梭運動的經緯座標。

愛。人們 The Lovers

愛,雖然遠不及聖靈崇高,又總脫離現實,且在商業渲染放大中聽來庸俗無比,糖衣或許真的灑了太多,但是把「愛確實無所不在」(Love Actually is everywhere) 當成值得在聖誕節宣示提醒的事,在人類漫長的歷史中可是件非比尋常的罕事。在親密愛人的擁抱中肯定接納彼此,默默在佳節許願,要在節日過後的日常細微繼續發光給愛,當然也要帶點神經質地一再確認仍活在愛中,卻是只有「活在現代」的凡夫俗子才能理解的生存意義與存在難題。

專欄作家_鄭陸霖

從達蓋爾到全球影像場景

攝影術起源一般認為是 1837 年的達蓋爾銀版法(Daguerreotype) ,相較之前沒有真實影像紀錄的漫長人類歷史,只有不到兩百年的短暫歷史,譬如我們以為熟知的莎士比亞像(1564-1616)也只是揣測,如今人手一機把隨手拍攝視為當然的日常,達蓋爾如果還在世絕對會看得瞠目結舌的激烈變化。

專欄作家_鄭陸霖

跟尼采一起登山(或下山):成為更真實的你!

人生這三道通向「非日常」的門扉,一個把日常的你我「拉高」到宗教的精神高亢;第二個將身體平行「橫移」推離熟悉的都市;最後一道,像今天,把身體「下拉」到靠近病老壞死、陰陰鬱鬱的生命底層。人的生命有限,卡格、尼采或我都一樣,在「日常/非日常」間眾多虛線間來回穿梭,但「日常」的實相奧義仍舊半遮面貌地跟我們在玩躲貓貓。

專欄作家_鄭陸霖

殘破世中無愧的美麗事

我們總是便宜行事地用物件的噪音,來掩飾「人與人」共處困難的內在恐懼,只要不停止消費就可以避開寂靜的恐懼,「自我感覺良好」一切都會沒事。《美麗事》沒有對複雜的問題給出簡單的解答,但它誠實地承認了我們跟物永遠擺脫不了的曖昧關係 ……

看,地上的繁星!

因為這層分隔,即便是再沉重嚴肅的事故,戰場的煙爆血腥無比刺激,南極的冰架崩垮可以壯美,一切都可以淪為一番「觀看他者」的娛樂,而既然是距離之外的娛樂,誰還會冬烘地認真在乎真假虛實?

專欄作家_鄭陸霖

地圖:為了探索而生

這 4,000 多萬人次匆忙奔走於月台、閘門、通路之間,極少顧及彼此的人群流動,儘管為了購物、求學、商務等各種分歧目的而各自行動,因有了這張地圖,龐然巨獸翩然起舞變得井然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