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帶的綠色星星:克蘭樹

第一次看到「克蘭樹」這麼「洋」的名字,很容易誤以為它是外來植物,但其實它可是正港的台灣原生種。這個名字是為了紀念一位荷屬東印度公司的德國醫生 Christiaan Kleynhoff。

植物初學者的大魔王——山紅柿

筆者在大學時的樹木課堂上第一次認識山紅柿時,就覺得它的枝葉非常沒有特色,幾乎到了毫無記憶點的程度。而且葉片在不同光照的環境下,大小和質地變化都很大。尚未開花結果時,它就像森林中的百變怪,乍看和許多植物都很相似,但就是不會聯想到山紅柿。對植物初學者來說是個魔王等級難題。

台灣特有種:台灣泡桐

雖說台灣泡桐是泡桐科中最常見的物種,但要在野外看到它還是不太容易的,不只是因為它那難以親近的高大樹冠,也是因為現存的野生族群也所剩無幾了。原生的台灣泡桐生長於台灣中北部的竹東、竹南、大湖、卓蘭、東勢、埔里一帶。

台灣八角金盤

台灣八角金盤花期為11到2月,大而圓的葉呈掌狀分裂為5至10裂,開花時大形的花序突出於樹幹頂端,造型美觀且耐陰性強,極適用於開發成庭園景觀樹。同屬的日本八角金盤與它習性相似,在日本十分受重視,甚至被譽為庭院下木之王。

台灣淺山千面女伶──山芙蓉

山芙蓉的花色變化多端,清晨花朵綻放時是白色,到了中午會漸漸轉為淡粉紅色,而午後至傍晚凋落前,則轉為紫紅色或粉紅色。就像喝了點酒後臉色發紅,因此又有「三醉芙蓉」的別稱。

九芎:台灣唯一原生紫薇屬植物

微風吹來,樹梢綻放的白色小花紛紛飄落,用帶有皺褶的花瓣在土表覆上一面白色的地毯,它便是台灣淺山十分常見的樹種——九芎。生命力強盛的九芎在貧瘠乾燥的邊坡上也能存活,且枝條扦插容易,在土石易崩落的地方打入九芎枝條做為擋土圍籬,一段時間後枝條便會生根發芽,穩固周遭土壤,是非常適合作為水土保持的樹種。

相思樹

在中低海拔山區,有另一種枝幹略微彎曲、葉片細長的中型喬木也同樣占據了一片天地,放眼望去,為數眾多的黃色小花混和細瘦的綠葉布滿整個樹冠,為森林增添了一抹亮眼的黃,這族群便是相思樹。以現代角度來看,,相思樹密度在0.68(g/cm3)以上,是難得一見的硬質木材。加上它對環境要求不高,在山坡地或貧瘠的土壤也能生長,適合大範圍造林,是台灣林業發展的理想樹種。

台灣赤楊

假如你常在爬山,行經中低海拔崩塌地時可能會發現,除了一些長得快的草本植物和小灌木,有種高大的喬木長得特別好,在一片光禿禿裸露的碎石坡地上格外顯眼。仔細觀察,約一個指節大、狀似針葉樹毬果的果實散落在腳邊,抬頭看樹梢卻掛著闊葉樹的葉子,別對這特別的組合感到訝異,它是台灣山區水土保持的先驅:台灣赤楊。

對節氣敏感

朋友第一次來山中拜訪我,散步時抬頭看了樹幹上幾乎都有攀附的植物,便說「這區是雲霧經過的路徑」,沒想到可以用植物生長的知識,在炎熱的夏天推估秋冬的局部天氣特徵。

山區的春耕

夏砍下的樹是燃料,秋冬清掃的落葉可做堆肥,每日廚餘排遺可以變成土壤,柴爐落灰是雨季後調整酸性土壤的資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