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近又遠的一餐
我帶著泰雅族女婿的味蕾品嚐阿美族野菜
身為台灣西部人以閩南的視角飲食,抓取的回憶有些是來自於幼年、有些來自於相遇的人,吃過的食材甚多,但卻對於同一個島上的東邊瞭解甚少。台中與花蓮緯度類似,經度不同,隔了座山便感陌生,更不用說對於其他族群族裔的飲食文化有多少瞭解。菜市場以花蓮植物編織出一套餐食,我不敢說這有多「東」或多 Amis,廚師的轉譯非人類學式,而是像是小說書寫或是哲理辯證的。
您的數位閱讀序號權限期間為
身為台灣西部人以閩南的視角飲食,抓取的回憶有些是來自於幼年、有些來自於相遇的人,吃過的食材甚多,但卻對於同一個島上的東邊瞭解甚少。台中與花蓮緯度類似,經度不同,隔了座山便感陌生,更不用說對於其他族群族裔的飲食文化有多少瞭解。菜市場以花蓮植物編織出一套餐食,我不敢說這有多「東」或多 Amis,廚師的轉譯非人類學式,而是像是小說書寫或是哲理辯證的。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強調,為解決全球人口日益增加所導致的糧食短缺問題,食用昆蟲將會是重要的手段。而由於農業是僅次於能源產業的第二大溫室氣體排放來源,食用昆蟲也是一種引人注目的氣候解決方案,例如,蟋蟀在提供與奶牛等量蛋白質的情況下,其溫室氣體排放量不到奶牛的0.1%。
愛情串燒是一間料理與社群內容並重的特色串燒店,以主理人 Josh 特殊的觀察,紀錄食物與酒、店內氣氛、以及對於人生及社會的各種隱喻,這是它與眾不同且無法被複製之處。此期的「VERY GOOD MUSIC AND SHOES」為番外篇,交由 Josh 與他的愛情串燒呈現,一起感受炭火、感受愛情、感受人生的搖滾樂。
一位創新的廚師將約旦國菜「曼薩夫」裝在紙杯裡當成外帶來賣,山寨餐廳如雨後春筍般出現。過去兩年來,曼薩夫風波席捲整個國家,讓傳統派與創新派爭辯不休,用手吃飯的人和在車裡吃飯的人相互對立,引發一個問題:飲食傳統在完全拋棄根基以前,究竟能夠改變多少?
採集人共作室的創辦人陳科廷跟藝術家朱利安・史達頓以環境、微生物以及食物為交集點,在坪林打造了一整個週末的工作坊。透過加入坪林特色食材的發酵料理,朱利安用每一道菜說明了他過去的思路和創作。
果凍,以成分來看,它蘊藏大量水分;必要的視覺元素是晶瑩、剔透;必要的動態元素則是「凝結」的過程。果凍必須晃蕩——「凍」的口感,來自膠質元素跟水的水合作用,抓住水分子,彷如固體卻又保有水的個性,顫危危地、帶些戲劇的性格。
以「礦工畫家」聞名的洪瑞麟,是早慧的繪畫天才,1912 年生於當時文人志士鼎沸的大稻埕,8 歲時進入位於六館街、以人道主義為旨教育失學兒童的稻江義塾,他很快地展現出繪畫天賦,從 12 歲 時的速寫〈米開朗基羅素描摹寫〉、〈米勒素描摹寫〉可見一二。其後,洪瑞麟更慕石川欽一郎之名,進入由倪蔣懷設立的臺灣洋畫自由研究所(後更名為臺灣繪畫研究所),接觸西洋畫技法,少年洪瑞麟在此結識了臺灣美術史中群星般的藝術家一行人,包含陳植棋、藍蔭鼎、陳英聲、陳德旺、張萬傳等。在當年藝術、文化、社會運動風起的大稻埕,18 歲少年洪瑞麟立定成為畫家的志向。
醃漬是家中掌廚者的祕密武器,任何家電都無法與之匹敵。如果你坐擁菜園、果園,或是一小塊菜圃,可以嘗試這傳承已久的古法,讓你在夏季的供過於求和秋收後,度過沒有作物可以生長和摘採的冬日。即使現在商店裡終年都買得到新鮮農產品,架上一排排塞滿清脆口感醃漬物和調料的瓶瓶罐罐依舊如寶石耀眼,即便是最乏味的餐點都能為之一亮。
每當年節,精美高價的烏魚子總如橙黃金塊般誘引人的目光,我想是因為有人持續在炒熱這個已經頗受歡迎的季節恩物。沿著洋流來到台灣的季節烏魚啊,腹內有黃澄澄的魚子、有富裕的想像,還有年節的氣氛;這樣季節限定、人人能夠負擔的奢侈品,從商人的角度來看,絕對不能錯過。
潘尼東尼(Panettone)是義大利聖誕節到新年期間吃的巨大柔軟麵包,形狀像衝出大紙杯的蕈狀雲,時節一到,麵包坊、食材店就開啟預購,超市裡也有平價的版本,總之是個讓人想到恬淡冬日假期的烘焙糕點,大家總要吃了才像過節過年。
36 歲的夢羅-卡索一直致力將她最喜歡的電視節目、電影和遊戲中的美食真實呈現。她的著作包含《冰與火之歌的盛宴:權力遊戲官方食譜》(A Feast of Ice and Fire: The Official Game of Thrones Companion Cookbook,暫譯)、《上古捲軸:官方食譜》(The Elder Scrolls: The Official Cookbook,暫譯)、《螢火蟲:該死的大食譜》(Firefly: The Big Damn Cookbook,暫譯)和《魔獸世界官方食譜》(World of Warcraft: The Official Cookbook)。這些食譜的總銷量超過 25 萬。她並沒有受過廚師訓練,但她對流行文化食物充滿熱情。
早期許多來自滇緬地區的眷村居民本身就信奉伊斯蘭教,因此籌款在眷村旁邊蓋了這棟素雅美麗的清真寺。如今,龍岡清真寺也服務桃園市內大量的印尼移工。你可以看到很多騎著電動自行車的移工,從鄰近工業區來這裡做禮拜。我看著整齊停在清真寺旁、宛如迷你版變形金剛、七彩繽紛的改造電動車,我知道對這些年輕移工來說,它們不只是代步工具,更期待藉此展現,苦勞生活裡自己仍想擁有的一點自由個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