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以外的亞洲設計:當代韓國平面設計師
今年,韓國平面設計師安尚秀首度來台辦展,不僅讓許多人認識了這位開啟韓文字體設計現代化的大師,更喚起了大家對「韓國設計」的好奇心。本文將介紹三組當代公認的優秀韓國設計師,展示韓國平面設計的多樣面貌。
今年,韓國平面設計師安尚秀首度來台辦展,不僅讓許多人認識了這位開啟韓文字體設計現代化的大師,更喚起了大家對「韓國設計」的好奇心。本文將介紹三組當代公認的優秀韓國設計師,展示韓國平面設計的多樣面貌。
設計展會一直是向世界展現國家設計總力的最好舞台。經常聽到有人會說「台灣設計環境整體落後日本50年」,雖然多半自嘲成分居多,但我認為這樣的說法其來有自。如果我們把承辦世界設計大會當作一個國家設計發展升階與否的分水嶺,那麼2011年才承辦世界設計大會的台灣,比起1960年就承辦過此活動的日本,的確落後了50年之久。
「字型散步」是一種老少咸宜,全民有感的參與方式,可望讓大家更認識字體的存在,以及它的諸多不同樣貌。就算完全無感,多散步也至少感覺比較健康。規則非常簡單:在街上隨意穿梭,看到有趣的招牌、告示、碑文字體就拍下來,可以 PO 到社群媒體上,與眾多網友分享。(可考慮在臉書的「字嗨」社團發表,或者在 Instagram 加上「#字型散步」的標籤發布)你上街發現自己怎麼開始注意「那是什麼字型啊」或者「那個手工招牌寫得好漂亮」、「排版好特別」時,那麼你可能已經加入字體迷、字型控的行列了。
以前裝修房子,廚房傢俱找過專業的廚房廠商、IKEA,他們提供許多材質、樣式的選擇,但最基本的人體工學反而顧不了。我的身高接近男性平均值,切菜切肉都要劈開兩腿降低身高來配合流理臺高度。切菜切肉、洗滌、淺煎盤、高深的湯鍋,理論上適當的高度都不一樣,居家廚房的主流設計,都是同一個高度一線排開,可能這種事情要客製化會沒完沒了吧?
隨著達文西的筆記和期刊副本廣為流傳(例如那令人驚豔的《大西洋古抄本》),鑑賞達文西所留下的觀察紀錄、理論著述、解剖草圖和機械裝置蔚為風潮,其中還包括幾百年後才被實踐的飛行機構想——然而喬治翁告誡,勿以後見之明將達文西視為料事如神的先知。達文西以鏡像字書寫了他的日記,這或許令人驚豔,但其原因仍是一道未被解開的謎。
像阿格羅這種故意放在地圖上的錯誤資訊稱為「街道陷阱」(Trap streets),目的是保護版權,避免地圖製作者的心血被別人隨便捧走。這些虛擬地名會標在不影響用路人的區域,一般人通常不會發覺。台灣版 Google 地圖也曾在各縣市畫上不存在的「方吉路」,如台北的方吉路連接的是中正區貴陽街一段,然而現實中,它只是介壽公園內的一條小徑。可惜,Google 已經移除台灣的這條假街道。
「日本茶新茶時代來臨!」這是近期在觀察日本時常看到的文字,近年來,不斷有許多引領日本生活風格的雜誌,接連以「日本茶」為主題製作封面專題,從這些雜誌的專題內容就能感受到當今日本茶的主題,已有足夠新鮮與豐富的內容量可供挖掘、報導,也觀察到茶與現代生活的關係漸漸變得與以往不同。
沒有粉絲的偶像如同沒有顧客的企業,無法在競爭激烈的消費市場裡生存下去。唯有打造強而有力的偶像品牌才能吸引粉絲,進一步創造與粉絲的情感連結,最後建立難以取代的終身關係。如今韓流之所以能在全球風行,靠的正是紮實的品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