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部強制徵收睡眠的午夜電影

濱口竜介說「好電影擁有讓人睡著的魔力」。
不過這世界上還有另一些好電影的魔力是讓人睡不著。它們像是《星際效應》中擁有無窮重力的巨大黑洞,將不小心太靠近銀幕/螢幕的腦袋裡的睡覺動機和睡眠能力通通吸走。讓你在片尾字幕全數播畢之後,繼續張大嘴巴盯著一片空白的畫面,整夜難以平復。

一個愛說老故事的人:保羅・湯瑪斯・安德森的「人間異語」和「坦白講」

保羅的作品內容也帶有上述提到的故事特性,他的電影創作基底並不是敘事框架本身,而是轉而從角色人物既定的心理狀態(或者說缺陷與困境)、後續行動與思考,這些人物角色皆是特殊的種子,他們充滿著有機的主體狀態,生長在普世的敘事土壤上,從他們內心世界中各自長出了歧異細緻的姿態。

一處香港地,兩種情懷——淺談《憂鬱之島》和《風再起時》的時代呈現

《風再》雖將時代作為人物背景,但香港曾因鴉片戰爭而被割讓,二次大戰也導致人口遷移離港,乃至1949年國共內戰爆發促使國民黨員逃難至香港,到1956年因中華民國國旗的「雙十」所引發雙十暴動的歷史,甚至呼應《憂鬱之島》中所述的六七暴動,當時所有華人的反英殖民情緒,以及對被洋人政權箝制的不滿,不僅其來有自且悶燒許久,更因有意無意的風氣輿論操作,最後按捺不住終而爆發。

《TÁR塔爾》權力者的肖像與對時間的恐懼

電影挪用了古典樂壇的空間符號、運作邏輯與權力結構,「莉迪亞・塔爾」成為此結構頂峰的代表形象,但此等形象也充滿著危機與破綻。陶德・菲爾德運用景框設計,讓人物被壓制在巨大、陰冷、充滿細節的建築空間裏,危險信號不斷從四處以噪音雜訊的形式滲入塔爾的生活。

玩火筆記:與人工智慧一起跳著焦慮之舞

由於受到各層面的威脅,含有負面意涵的敘事設計通常成為探討人工智慧議題電影的主軸,例如2002年的《虛擬偶像》、2013年的《雲端情人》,以及2015年的《人造意識》。這些電影作品也伴隨時間的推進,為人工智慧的形態從外形、聲音、人格化到更臻符合想像的物理實體演進過程做出十分完整的視覺展現,更綜合美學、視覺效果來體現各項人類對於人工智慧既恐

從前,有個不畏中國的好萊塢

一定會有人問:先不論是否欺善怕惡,既然拍電影那麼燒錢,當初好萊塢為何會有那麼多片商錯估情勢?最有可能的正確解答是,在中國改革開放以前,美國對其他國家輸出民主以促成經濟活動的嘗試都極為成功——台灣的情況自然毋需多言,科索沃當地甚至立有美國前總統柯林頓的雕像——因而忽略了中國和其他國家相比,在人口以至於國力都是完全不同量級的對手。

《束縛》之外的茜茜——藏匿於歷史之間的真實

儘管在《束縛》中,所有情節不全然忠於史實,但導演瑪利.克洛澤卻巧妙融合虛構劇情,以此挖掘茜茜的內心世界,進而強化其身處於皇室的掙扎與不愉快,更面向展現女性解放的私密世界。當中,藉由遠從法國前來為皇后拍照的路易.普林斯(Louis Le Prince)一角劇外背景,微妙呼應劇中茜茜的心境轉折。

《瘋狂富作用》的觀影副作用:名為「諷刺社會」,卻敲響「笑死於娛樂」的當代警鐘

諷刺往往是讓電影轉化幽默、令人捧腹大笑的重要元素,然而,當諷刺元素使用過多而欠缺反省深度時,觀眾觀影時所啟動的發笑就成了一劑毫無意義的麻痺針。《瘋狂富作用》的嘲諷力道十足,「笑」果極好,卻也讓人擔憂,這部做足「全球化觀察」與「社會批評」的電影,讓我不禁懷疑,導演真的有想透過電影敘事,表達讓觀眾不易在日常生活被挖掘的批判觀點嗎?

《哈勇家》隱藏的 GAGA 與前進的姿態

宣傳時,導演經常提及片尾那一片意外的雪景如何凝聚一家人的情感,但雪景影像並不是憑空放入,除了呼應故事發生的冬季時節外,從片頭哈勇阿公和孫子以諾上山打獵時,所帶出的溪流與水的意像,到全片不時籠罩在村落的霧氣,最後轉化成雪再次飄落的那一刻,台詞從不直接明說,觀眾卻都能意識到,這是哈勇阿公精神上的回歸,也代表了空氣中無所不在的 GAGA。

回憶是疤,電影是書寫它的筆:紀念克里斯・馬克的那些旅行

《堤》的開場有一段內容:「回憶片段與其他時刻並無不同,它們不過是在後來才在傷疤當中被辨認出來。」這在科幻的主題下開展的記憶詭辯,為克里斯・馬克一生的獨特創作關懷下了註腳;其中靜止照片和紀實素材的運用,也使他在表現手法上的實驗性成為一突出特點。不過事實上,使他在思想史和藝術史上佔據獨特位置的,並非只限於這些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