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霧森林懸案》:這裡沒有沉冤昭雪,只有大猩猩女孩的生之熱情
《迷霧森林懸案》並不太像如今流行的真實刑案紀錄片,可以挖掘全新證據、重新追根究底。它反倒像是一套古典推理小說,試圖從黛安・佛西這個人身上找出悲劇宿命的蛛絲馬跡,進而推理誰才有可能殺害一名自學而成、甘願待在漫無人煙森林二十年的大猩猩學家?國家地理頻道的紀錄片影集《迷霧森林懸案》,將試圖揭開這樁37年前的血案真相。
您的數位閱讀序號權限期間為
《迷霧森林懸案》並不太像如今流行的真實刑案紀錄片,可以挖掘全新證據、重新追根究底。它反倒像是一套古典推理小說,試圖從黛安・佛西這個人身上找出悲劇宿命的蛛絲馬跡,進而推理誰才有可能殺害一名自學而成、甘願待在漫無人煙森林二十年的大猩猩學家?國家地理頻道的紀錄片影集《迷霧森林懸案》,將試圖揭開這樁37年前的血案真相。
如果說婚姻關係是一棟結構穩固的房,那麼磨損到最後的,也許便只剩下關於責任與承諾的鋼筋:關於孩子、日常生活的維繫、維持現況的表面和平。濱口竜介與米雅・韓森-露芙(Mia Hansen-Løve)不約而同地(透過自我或他者經驗)道出現代婚姻情感關係「崩而不潰」的疏離現象。
2021年,來自波蘭的鋼琴家兼作曲家哈尼雅・拉尼與同窗的女性大提琴家多布拉娃(Dobrawa Czocher)合作專輯《內在交響曲》,令拉尼獲得了米歇爾・馬利的關注,促成了《威尼斯:無限前衛》的引言與配樂合作。
雲門舞集的舞者透過視訊在家上舞蹈技巧課,並醞釀新作《霞》。《霞》將12、13位舞者分為兩組,編排成結構相同,但內容截然不同的兩種版本。以日本音樂家清水靖晃演奏的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薩克斯風版選粹為骨架,周東彥與魏閤廷的影像與動畫鋪成一張巨大畫紙,舞者盡情地在此時此地釋放自我。
《告訴我,你受了什麼苦?》的主角陪伴癌症末期決定安樂死的好友走最後一程,而《摯友》的主角收養教授自殺身亡後留下的大丹狗並決定伴牠餘生。二書敘事者均是大患來臨前,看似生命平順生活無憂(但顯然已不年輕的)女性,細數往昔穿插博學雜談盡顯機鋒聰悟,實則面對(任何生命的)消亡一樣脆弱。
傳統上,日劇一直有著幾個萬年不衰的主流劇種,譬如醫療劇、刑警劇、校園愛情劇,但近年這些類型都缺少破舊立新的佳作,老調重彈逐漸流失了觀眾緣。而另一類潮流逐漸取而代之,綜觀全球影視市場,堪稱是日劇獨占的劇種——美食劇,它這幾年無處不在,深受觀眾愛戴。
從小嗜讀大仲馬《基督山恩仇記》小說的他,自己寫劇本幾乎都離不開「復仇」這個主題意念,早在他拍「復仇三部曲」之前,便在他1992年第一部電影《月亮是太陽做的夢》中,埋下了復仇的伏筆。
台灣的日常地景裡,究竟流動著多少聲音?風潮音樂旗下獨立音樂廠牌「WINDIE」推出全台首檔音樂實境行腳節目《WINDIE收OUT!》,邀請樂迷跟著大象體操、青虫aoi、神棍樂團、桃子A1J、The Tic Tac、SoulFa靈魂沙發的腳步,在人聲鼎沸的市場裡、在香煙繚繞的廟宇等地,採集各種環境聲音並加入作品,再創作成一支支迷人的MV。
2019年文化部開始辦理「走讀臺灣」計畫,並邀請李明璁擔任2021、2022年度總企畫,至今累積超過上百條路徑,讓走讀逐漸成為民眾的日常。隨著這樣的推動歷程,能夠發現閱讀與行走這兩個動作,已然成為豐富自我視角的要素,更連帶影響臺灣獨立書店、地方創生團體,紛紛透過結合文本與路徑,打造深度與廣度兼具的文化體驗。
1976 的音樂擁有百款樣貌,有時絢爛如七彩霓虹、有時像春日的潮濕微風、有時則化為夜裡的一盞暖燈,穿越時光迴廊,隨機降落於樂迷不同的人生階段(有些人甚至連樂迷都稱不上),超越聆聽,消融內化於我們的意識中。
2020年獲得最佳德國漫畫家獎的漫畫家安娜・海菲施在她的第一本漫畫書《Von Spatz》裡頭,將華特・迪士尼描繪成一隻鳥、插畫家托米・溫格爾(Tomi Ungerer)化身一隻老鼠,漫畫家索爾・斯坦伯格(Saul Steinberg)則是一隻貓,但沒有誰是誰的晚餐,他們都待在有畫廊、工作室、熱狗攤與企鵝泳池的復健中心,因為作為藝術家,他們身心俱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