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技藝術展「虛幻生命:混種、轉殖與創生」大膽翻轉藝術的想像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推出「虛幻生命:混種、轉殖與創生」展覽,邀請國立清華大學藝術學院教授邱誌勇擔任策展人,提出「藝術—科學—科技」的跨界想像、生物科技發展下的道德辯證、人類與物種共存的課題,以及數位科技創新應用的觀察與反思。C-LAB也攜手清華大學藝術學院,期盼連結國內外學界與民間相關的生物藝術實驗室,展現當前臺灣生物藝術在文化實驗中的發展現況。

《希望在世界另一端》:來自北國導演的暖心盼望

郭利斯馬基的電影總勾勒出一幅幅屬於芬蘭這國家的國族色調——陰鬱、嚴肅、沉重、堅忍,角色臉上始終掛著憂鬱的表情,漠然又固執地在工作崗位上淡而無味的過活。本片也不例外,裡面的角色沒有一個人出現過笑容;哈勒德在庇護所認識的朋友曾告訴過他,千萬不能露出憂鬱、哭喪的表情,因為這樣的人很容易被遣返回去,但是,走在街上的時候,也千萬不能輕易露出笑臉,因為會被別人認為是瘋子。

寫瓦旦的舞

「妳知道嗎,昨天羅蘭問我的那首歌,老人家唱的那首,不是講失戀」,在 TAI 的工寮門口,瓦旦.督喜這麼告訴我。

「只能成為自己想成為的自己」——台灣次文化創作者小肆與DISK對談

「反叛形象」、「獨立精神」似乎是存在於Dr. Martens與次文化族群之間的默契,讓街頭場景中總是能看見Dr. Martens的身影,這次邀請台灣小誌(Zine)長老級人物——小肆與隸屬Flow Down團隊的塗鴉藝術家——DISK為Dr. Martens的經典鞋款打造獨一無二的專屬新貌,並一同談談彼此對於台灣次文化環境的自我認知。

當人類哭泣時,契訶夫就笑了

憤怒跟悲傷,難過與絕望,說到底,都是做給人看的。如果沒有人看,也就不必哭了。李奧納多(Leonardo DiCaprio)在《神鬼獵人》裡險阻重重,每況愈下,但他不哭,他要把力氣省下來,做求生的掙扎。

羅伯·勒帕吉與機器神《887》劇場大師的回憶解碼

在《887》這齣戲裡觀眾將看見勒帕吉記憶中的諸多人物,死人得以復生;不在場的人事物因主角對其的注意而重新在場;歷史事件得到即時性的再現,而勒帕吉有時與觀眾說話,有時則也成為回憶裡的一個影像。在多重時間感切換之間,我們真切地感覺到回憶影像與現在影像是疊加的,任何存在都是這樣的疊加之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