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不會離開你」:LGBTQ+ 轉化療法的毒性

《禱正》揭露了轉化療法這個以清晰的神智使人遍體鱗傷的信仰系統,包含各種治療、諮商、團體,它對 LGBTQ+ 群體施壓,試圖「改變」他們的性向。這部片長 100 分鐘的紀錄片,由克莉絲汀.史托拉基斯(Kristine Stolakis)導演,萊恩.墨菲(Ryan Murphy)及傑森.布倫(Jason Blum)監製,該片細細檢視了這種極為常見卻極具破壞性的習俗,及其更大規模的「去同志」運動。後者通常是由自認已經改變的 LGBTQ+ 人士主導,其中幾位後來聲明放棄他們的教義。

《德州電鋸殺人魔 2022》:我們可能早就不需要電鋸殺人魔

影視圈最熱愛改編其生平的歷史名人是誰?答案是美國知名的剝皮殺人魔艾德‧蓋恩(Edward Gein),自七〇年代起,每十年都有電影或影集,在改編他在德州犯下的血腥罪行。而這一連串改編作品的起頭,也就是 1974 年的恐怖電影《德州電鋸殺人魔》。而如今, Netflix 推出了新電影《德州電鋸殺人魔 2022》,既延續艾德‧蓋恩永不息影的傳統,同時也是《德州電鋸殺人魔》系列電影的第九部作品,這部恐怖電影第一次換到串流平台上發行,還能夠再次光耀這個系列嗎?

觸摸《記憶》乍現的聲響 —— 如何掛念(不)存在的歷史空間並使其顯現

關於睡眠,不禁令人想起阿比查邦的前作《華麗之墓》裡,因不明緣故而罹患嗜睡症的年輕軍人們 —— 某種意義上,他們是為了逃避國家機器所做出的寧靜抗爭。而在《記憶》裡無法入眠的潔西卡,對應的是因意圖開發熱帶雨林而受到奇怪詛咒,躺在病床上時而甦醒、時而昏睡的妹妹。睡眠與清醒的交織不僅是生理的規律反應,而是政治、自然與文化交互作用,最終形成的冰山一角。

《三島由紀夫 VS 東大全共鬪》:神聖殉國者的最後思辯

塵封半世紀,有如日本文學巨匠三島由紀夫生平最後一塊拼圖的紀錄片《三島由紀夫 VS 東大全共鬪》,去年已先後在台港兩地上映,但礙於疫情復燃,戲院全線停業,於香港映期只有短暫兩周。對香港觀眾而言,無論是否熟悉三島由紀夫,認不認同其狂熱至死的愛國論,它顯然有著另外一重意義:於政局劇變、紅線無所不在的香港動盪年代,它是極少數涉及政治議題而能夠公開放映的紀錄片。當我們追憶日本 1969 年的左翼學運及一場過激而和平的文壇大辯論,時過未有境遷,放諸香港社運思潮散碎的 2022 年,到底從三島由紀夫這樣一位切腹殉國的偉大作家身影之中,尚能探問什麼時代的訴求?

《美國女孩》 —— 從私密到普世,交匯個人與時代的水花魔法

《美國女孩》的成功,或是也為近年台灣電影樹立一個典範,重點便在於阮鳳儀清楚知道「故事」的重要性。故事是電影的關鍵核心,但要如何將自身的經歷,當時所感受到的心情體悟 —— 家庭突如其來的環境移轉,及文化與身分認同的磨合尋找,轉化為一種深具普世性的共感。如何將私密面向觀眾?

《引言》:以意像和情感驅動的空缺敘事

影迷在享受洪-金多元宇宙樂趣之餘,其實也不斷期待洪常秀是否能走出這段關係對他創作的影響,或是洪金系列的創作能否進化、昇華成不同的模樣?2021 年的《引言》則是一次更遠的偏離,特別是這次久違地關注年輕男性,可能是近年來,洪常秀的電影第一次與金珉禧及其女性形像無關。

《青春弒戀》:台灣新浪潮的繼承與復興

甫於本屆金馬獎入圍五個獎項的《青春弒戀》,雖然最後並未抱回任何獎項,但筆者依然給予該片高度的肯定。原因無他,因為這部片就像其英文片名 Terrorizers 所要致敬的楊德昌英文同名作品《恐怖分子》那樣,藉著相近的橋段反映台灣當下的氛圍或社會問題。

《永恆族》—— 永恆後的毀滅,不朽自我的重生

與其說趙婷不融入商業電影的框架路線,倒不如說她為漫威宇宙電影開創了全新的格局。過往漫威電影,重視的是來自外界的質疑:當英雄打擊壞人失手而成為全民公敵,城市還需不需要造神的蜚語四起,此時針對英雄自身的精神緊張感官也隨之放大,成為故事主要聚焦。而趙婷在《永恆族》中,所關心的是人/英雄與世界的關係,她巧妙運用「永恆」(Eternals)不朽的特性,當無法死亡成為一個前提,眼下已歷經了幾千年的他們,隨著物換星移、世事全非,最終能留下和在乎的又是什麼?

Tick, Tick…Tick, Tick…Boom!強納生‧拉森的倒數時刻

《吉屋出租》(Rent)或許是多數台灣觀眾與美國作曲家、劇作家強納生‧拉森(Jonathan Larson)最近的橋樑,這齣改編自普契尼經典歌劇《波希米亞人》(La Bohème)的搖滾音樂劇,在 1996 年席捲東尼獎與普立茲獎,為百老匯揭開了新時代的序章,戲中描寫一群生活在紐約下東區的藝術家與音樂家們,在窮苦困頓與愛滋病的陰影下,於理想與生存之間掙扎、於失去與挫敗之間成長,學習著關於生活、關於藝術、以及關於愛。

《在車上》:一部載著村上春樹與契訶夫的文藝公路電影

二十年前,談論日本文藝片導演,幾乎離不開岩井俊二。十年前,我們開始認識是枝裕和。到了今日,說是濱口龍介獨領風潮的年代,只要看過《在車上》(Drive My Car)應該再無異議。入場前帶著幾個疑問,譬如說,村上春樹在原著寫的,其實是一台黃色敞篷 SAAB 900,但電影海報上西島秀俊與三浦透子偏偏開著一台紅色 SAAB 900,還是硬頂的?再者,濱口龍介是如何將《沒有女人的男人們》開篇僅僅數十頁的短篇小說改編成三小時的電影,更依此贏得了坎城影展的最佳劇本?

烙印在心中的音符 —— 擺脫制式情緒點的電影配樂

隨著疫情持續和串流平台的興起,未來在戲院能欣賞到獨立電影的機會將會越來越少,主流電影基於商業考量,常選擇在制式的情緒點配上音樂,抑或盪氣迴腸式的弦樂,如漫威的超級英雄系列,或是持續為巨片配樂的漢斯・季默(Hans Zimmer)之手法,委實欠缺變化,也無法留下令人印象深刻的記憶點。

從《黑道家族》到《星際爭霸戰》流行文化食譜引燃粉絲料理魂

36 歲的夢羅-卡索一直致力將她最喜歡的電視節目、電影和遊戲中的美食真實呈現。她的著作包含《冰與火之歌的盛宴:權力遊戲官方食譜》(A Feast of Ice and Fire: The Official Game of Thrones Companion Cookbook,暫譯)、《上古捲軸:官方食譜》(The Elder Scrolls: The Official Cookbook,暫譯)、《螢火蟲:該死的大食譜》(Firefly: The Big Damn Cookbook,暫譯)和《魔獸世界官方食譜》(World of Warcraft: The Official Cookbook)。這些食譜的總銷量超過 25 萬。她並沒有受過廚師訓練,但她對流行文化食物充滿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