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是疤,電影是書寫它的筆:紀念克里斯・馬克的那些旅行

《堤》的開場有一段內容:「回憶片段與其他時刻並無不同,它們不過是在後來才在傷疤當中被辨認出來。」這在科幻的主題下開展的記憶詭辯,為克里斯・馬克一生的獨特創作關懷下了註腳;其中靜止照片和紀實素材的運用,也使他在表現手法上的實驗性成為一突出特點。不過事實上,使他在思想史和藝術史上佔據獨特位置的,並非只限於這些角度。

對歷史、創傷和時間的反芻是當時他身邊的其他創作夥伴與友人之共同關心,如同樣被歸於「左岸群體」(rive gauche)的亞倫・雷奈(Alain Resnais),透過《去年在馬倫巴》(L’année dernière à Marienbad)以藝術性的方式鋪排了對記憶本質的哲學思索、並在《廣島之戀》(Hiroshima mon amour)當中從角色故事的視角說歷史傷疤的不可相比性。

而當時的安妮・華達(Agnès Varda)拍了《五點到七點的克萊歐》(Cléo de 5 à 7),以女性角度在現實時間的兩個小時內開展如永恆的時間感,以影像思索死亡。她在五O到七O年代所拍攝的紀錄短片也充分地探索了紀實和虛構的界線與互相溢出。

他們之間也不乏合作,如一九六七年集結新浪潮大導們的《遠離越南》(Loin du Vietnam),延續了法國知識分子繼承自存在主義思想的人道關懷,並同時對自身可能殘存的歐洲中心主義做自我批判。這樣的自省同樣也出現在和雷奈、攝影師吉蘭・克洛蓋(Ghislain Cloquet)合作的《雕像也會死亡》(Les Statues Meurent Aussi),當中處理法國對非洲殖民在文化上造成的毀滅。

這些作品與創作者們各自的實驗性也不在話下。與其以人道主義關心或是實驗性風格去定位克里斯・馬克,或許雷奈曾說的其作為「二十一世界人的原型」更能定調他在這股風潮與影響力當中的位置。以線性史觀來看,他確實是站在一個極為難得而特殊的時間節點上,繼承了其出生時的超現實主義影像血液;在世界戰爭的背景下連結人類的共通情感,最終在創作生命裡發展出人們常以「散文」稱之的獨特語言與手勢。

不論是影像創作或書寫,克里斯・馬克的作品皆在對時事進行表述與評論。他的評論主題囊括世界各地、穿梭過去未來,是屬於他的主觀眼光,也同時抓住時代的客觀性;是向外踏出的腳步也是向內在深掘的旅程。

如此豐富生命厚度和創作主題,讓在介紹與回顧克里斯・馬克的作品時,難以囊括所有面向。不過這多樣性集結成了「旅人」的形象,使觀眾可以跟著他的眼睛、腳步和心在不同概念、主題和議題之間移動。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將於12月9日到12月25日舉辦「敬永恆的時空旅人:克里斯馬克」經典回顧展,從其多產的創作生涯當中選出八部片,呈現克里斯・馬克在各個不同人生階段的作品多樣性。當中自然包括奠定其實驗性風格、在影像創作史上帶來重大影響、由一系列靜止照片組成的科幻短片《堤》(La Jetée)。

《紅在革命蔓延時》(Le fond de l’air est Rouge)是跨地理與思想上做的全球性旅行,記錄了他在六O年代對「革命」下的註腳。完成於八O年代的《日月無光》(Sans Soleil)同樣使用了驚人的大量素材,以更宏觀的回顧方式,將現代技術的影響帶進他一直以來探討的文化現象與回憶的本質。

《塔可夫斯基的一天》(Une Journée d’Andrei Arsenevitch)遙遙與已逝之人對話時間的可塑性。晚期進入千禧年後的代表作《巴黎牆上的貓》(Chats perchés)之價值則超越作品本身,低成本拍攝,在影像製作上達成克里斯・馬克從發想到燒錄一人生產電影的夢想。

「敬永恆的時空旅人:克里斯馬克」經典回顧展,展現這位創作者千變萬化的面向,重溫時代問題、並重新引發我們對他的思想之好奇,也連結到在這個作者性逐漸消失的年代,自我表達和參與世界的雙向張力,如何可能共在。

文/于念平
圖/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提供


影展資訊
「敬永恆的時空旅人:克里斯馬克」經典回顧展
影展日期|2022.12.09 – 2022.12.25
播放地點|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詳細片單及場次資訊請至線上手冊參考
購票網址
Previous ArticleNext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