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刊 40 年《BRUTUS》教會我們的事:依舊要活得帥氣

《BRUTUS》誕生的 1980 年代,雜誌出版扮演的是鼓舞人心的角色,而它之所以誕生,是由於當時創辦《Popeye》的總編輯石川次郎、木滑良久,想設定一本「為了《Popeye》畢業生製作的雜誌」,兩人還因此分別前往巴黎、倫敦、紐約和洛杉磯取材,從觀察大城市的男性獨特生活模式,希冀能夠刺激日本青年從中找到自己生活方式的素材。

流離者孤獨又深情的請託 —— 連明偉《藍莓夜的告白》

每個角色都有喘不過氣來的故事,亦都有不願吐露的祕密與掩藏多時的傷口,有些索性豁出去,「把悲劇活成喜劇」。只是,沒有一個喜劇天王能夠永遠上戲,於是我們在《藍莓夜的告白》見到的怪咖往往依賴大麻、酒精或性愛,撐起人來瘋的狂黠。原來,屢屢動輒想毀滅攻擊的背後,藏著輕易受傷的脆弱之心。

宛如沒有儀表板的盲目飛行:溫德斯談關於《巴黎,德州》(Paris, Texas)的拍攝場景

首先我想去阿拉斯加,然後去中西部,回過頭到加州,最後再回到德州。若根據這個想法,這恐怕會是一次像「Z字型」的美國穿越之旅。但是後來我的編劇山姆‧謝普勸我緩一緩。他說:「你並不需要這樣曲折奔波,在德州你便能看見整個美國了。」此時的我對德州還不夠瞭解,但是我相信謝普。隨後我花了兩個月的時間遊遍整個德州,證明了謝普果然是對的。

模仿左撇子、科幻迷,創造我的太空史詩——訪《達文西 2 號》作者史蒂芬・拉維瓦

我這輩子不可能再畫超越達文西的題材了,因此接受這個挑戰時,我就知道這部作品會是我的漫畫家生涯的頂峰,創作過程中,我毫無保留的將此生所學全部都投注其中,所有從好萊塢電影工作經驗中所累積的技能,所有跟著偉大導演們所學到的知識,全部都用在這部作品中,並且一定要用得其所,用得極美,竭盡所能,哪怕會掏空自我。

在拉丁舞的規訓中追尋自由 李維菁《人魚紀》中的身體與主體性

其實,整部《人魚紀》,就是夏天最精采的表演!拉丁舞同時規訓和解放她的赤子之身,那個「肌肉一節節向外伸展」、「核心收緊」、「下身穩重」,柔軟又有力量的舞者的身體,是夏天看到的,也是她自己的——夏天在書裡子宫未老先衰,為此痛哭,如果她知道:李維菁展現她充滿生命力的舞者身體給世界,該有多好?

凝視幼兒的死亡——《跳舞的骷髏》

體質人類學家德特威勒的西非馬利共和國村落田野風景,關注的不在於宗教與神話系統,不在於政治或親屬結構,不在於經濟作物的生產或分配,不在於語言結構組成怎樣的主體性與認知結構,而關於身體。某種特殊的,營養極度缺乏的,也許在人類學家「重返田野」過程,會消逝的脆弱身體。

那有光就有的一片暗影──約翰・哈威《迷蹤記》

我曾在十四年前這麼寫道:「與其說芮尼克是個優秀的英國警察,不如說他承接了作者約翰・哈威的詩人身分,在小說體裁下散發精煉爍人的凝聚美感,符合抒情詩簡短又深具爆發力的特質。」今日再讀東美出版重新翻譯付梓的《迷蹤記》,評價依然不變,更因自己已與芮尼克差不多歲數而心有戚戚焉。若說有那種需要多點人生閱歷後讀來更有感的作品,芮尼克系列肯定是名列其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