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之生

我走,故我在 ——《山之生》導讀

《山之生》讀得愈多次,我的收穫就愈多。截至目前我可能已經讀了十幾遍,就像雪柏德每一次進山都會找到新的途徑一樣,我每次重讀都能發現新視角;不求窮盡其含義,而是對它賜予的新收穫感到驚喜。本書如同一位守護神,它守護的不是任何一種體系、程式、精神或宗教信仰。書中沒有莊嚴的宣言,沒有預言,沒有能照本宣科的道德規訓 ……

《深夜食堂》漫畫家安倍夜郎談家鄉味

人生中的轉折與驚愕、眼淚與真心、心慌與淡定的考驗,都在一家小食堂被跨越、療癒;安倍夜郎筆下的《深夜食堂》漫畫裡,每道料理雖然獨立,吃入口中的感受卻是共通的,這些啟蒙安倍先生的美食源頭來自家鄉——日本高知縣西南部的主要城市:四萬十市。以下轉載自新經典文化出版《四萬十食堂》書中,兩位作者討論家鄉美食如何開始變成漫畫的對談

朝聖者

情有獨鍾者看得見,博識者也看得見——導讀《汀克溪畔的朝聖者》

《汀克溪畔的朝聖者》(Pilgrim at Tinker Creek)這本充滿生死辯證、自然描寫,語言華麗又哀傷的作品,獲得 1975 年的普立茲非虛構文學獎,當時引發了讚譽與爭議。隨著時間過去,藍燈書屋將本書選為二十世紀百本英文經典,同時也是有史以來五百本女性優異作品之一,已成今日美國高中與大學常見的指定讀物。

MUSEUMS-NY-LIBRARY-1

紐約公共圖書館珍寶揭祕

紐約公共圖書館預計於 2020 年秋天,展出其數萬館藏中最具歷史分量的重要物件:傑佛遜的《獨立宣言》手稿、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信件……。一直以來,這些物件都只對學者及研究員開放,但館方希望藉著在新展廳展出這些物件,能加強大眾對這些館藏的認識。

2069

50年後的生命政治——高翊峰《2069》

《2069》的政治隱喻是極權政體,無論這是否是作者的意願,而自然我們會聯想到《1984》,但這裡的微觀權力已經滲透到最細微的神經訊號裡。記憶在此已經不是與遺忘或修改鬥爭,而是記憶本身的的載體已經存疑,只能「記憶註解」(這是小說中最有個人意志與自由的部分);人面臨的不是生命的威脅,而是生與死、你的身體、作為一個人的認知,全納入政治之下。

瑞典拉普蘭的一位植物學家

我想我受不了的是林奈的自大。在雙名法問世以前,書本上植物的名字就是一個清單或者一串文字構成的幽微描述。植物和動物早已在各地原生語言裡有了名字,而林奈挾著帝國主義之姿,用他那套拉丁文主義將物種們重新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