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行:在黑暗裡漂流,直到天明

高山上的氣溫很低,嘴巴呼出的空氣都變成一縷白煙,在身體熱起來之前必須先將速度放慢徐徐前行。等到身體暖和了,呼吸與步行的節奏合拍,精神會進入一種更純粹、更篤定的狀態。在這條僅容一人通過的幽暗長廊,時間之河會以不同的流速把人帶到遠方,漂呀漂地,不知過了多久、走了多長,直到清醒過來時,才隱約察覺周圍環境出現了變化。

一個人的夜晚,我奮力戰鬥

嘗試過的入眠方法很多,每天晚上我都想不起前一天是怎麼睡著的,我知道那不重要,訣竅是在腦子裡塞滿不重要的資訊碎片,強迫自己停止檢討自己、覆盤發生過的事還有後悔,你得停止思考才有資格入眠。

七部強制徵收睡眠的午夜電影

濱口竜介說「好電影擁有讓人睡著的魔力」。
不過這世界上還有另一些好電影的魔力是讓人睡不著。它們像是《星際效應》中擁有無窮重力的巨大黑洞,將不小心太靠近銀幕/螢幕的腦袋裡的睡覺動機和睡眠能力通通吸走。讓你在片尾字幕全數播畢之後,繼續張大嘴巴盯著一片空白的畫面,整夜難以平復。

溫布頓的草莓風采

在溫布頓,草莓配奶油早已成為該地的代名詞,就像紐約市美國網球公開賽的 Honey Deuce 雞尾酒或喬治亞州奧古斯塔大師賽上的辣味起司三明治一樣。

沒有科技政見與議題的台灣選舉

理工專家和人社專家就好像錄音帶的 A 面與 B 面,雖然同在「台灣高齡化社會問題」這捲錄音帶裡,但完全碰不到頭,也不知曉對方。這種科學技術和人文社會的割裂,使得我們很習慣把科技丟給理工專家去處理,而政治則是人文社會相關從業人員的事情。

你的一票真的重要嗎?

當你看到懸殊的民調結果時,你就不太可能成為關鍵選民,不論輸贏,你都應該更不想出門投票。然而,他們在實驗中發現,民調獲勝方的選票,反倒更容易在民調比數懸殊的情形下被催出來。

寫信告訴你台北有好天氣——憶李玟

當我沒再買李玟專輯,也是我不再買實體專輯的時候了。在 MP3、Youtube 取代了 CD 之後,李玟的歌曲,成為使用電腦時,一個分頁裡面的歌單,再也不是一個獨立的專輯。我也承認,聽的歌愈來愈多後,她的歌成為偶爾想起、懷念無比的情懷。

interview with Seong Ryul

我喜歡我畫中的人物不帶情緒放空的表情。儘管在看似出乎意料的畫面中,他們也能認真看待內心的不安和恐懼,尋找自己的本質。或許這也反映出我對於事物消逝的不安,以及因為無法成長而躊躇不前的模樣。

熱帶的綠色星星:克蘭樹

第一次看到「克蘭樹」這麼「洋」的名字,很容易誤以為它是外來植物,但其實它可是正港的台灣原生種。這個名字是為了紀念一位荷屬東印度公司的德國醫生 Christiaan Kleynho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