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之前,先成為一個人——專訪彭星凱
設計執業邁入第20年的彭星凱,以書籍裝幀起家,其作品涵括視覺、品牌規劃與產品包裝;除設計本業外,現亦任教於實踐大學,並聯合新生代創作者籌組設計協會。近日他發表錄像課程,彙整多年成果,以「改變觀看視野」為節點,直面設計工作者所代表的個體意義、社會群體價值的反思輸出,成為設計知識化的浪潮中全新的標竿和門檻。
您的數位閱讀序號權限期間為
設計執業邁入第20年的彭星凱,以書籍裝幀起家,其作品涵括視覺、品牌規劃與產品包裝;除設計本業外,現亦任教於實踐大學,並聯合新生代創作者籌組設計協會。近日他發表錄像課程,彙整多年成果,以「改變觀看視野」為節點,直面設計工作者所代表的個體意義、社會群體價值的反思輸出,成為設計知識化的浪潮中全新的標竿和門檻。
亞洲的語言和字母如果要在同一版面上各司其職,狀況會非常複雜。不僅文字的外觀不同,語法和排版的規則也不一樣,文字承載意義的方式和訊息量更是截然不同。我可能已經放棄去融合,或是說我們該避免去融合兩者。所以我將自己的風格定義成:在尋找語言關聯性的同時,讓歐式網格系統和日式排版技法「並駕齊驅」。
陳冠中以個人經驗為例,說明香港作為「city」的現代城市美學認同,曾經歷轉變。他早年到波士頓,受當地城市美學景觀的影響,回過頭來評價自己成長的香港「粗俗」。在那之後,卻又從外國朋友口中聽到「香港太有趣了,霓虹燈多漂亮,商標多好。」他不禁反思,「異國情調」如何影響一個人去觀看和想像一個城市。
為了要乾淨地找出社交軟體的影響,我們就必須要找到一個幾乎和實驗相似的環境:所有人原先都不會有機會接觸到社交軟體,而在某一個瞬間,一小部分的人突然就能夠使用社交軟體了。因此,我們只要比較這些突然可以使用社交軟體的「實驗組」,和不能使用的「對照組」,就能夠以自然實驗的手法,瞭解引進社交軟體前後,人們的焦慮到底會不會受到影響。
在城市中,年代久遠的老屋時常給人黑暗、神祕的諸多聯想。不少民眾認為台北公館的寶藏巖是個很「陰」的地方;同安街上的紀州庵在尚未修復前,也被當地居民稱為鬼屋好一陣子。電影中人去樓空、靜待拆除的鴨宮國宅因為外觀破敗,因此被稱為「鬧鬼公寓」,故事就從一群小學生闖入廢棄的老公寓打算「抓鬼」開始,陰錯陽差展開一段海上漂流的奇幻之旅。
城市的人如果不知道散步,到任何一個地方就會是以消費為主導的剝削性連結,而當地方的人來到大都市,如果不只是仰望酷炫式的東西,向地方學習,這個流動就能夠成立。
愛情串燒是一間料理與社群內容並重的特色串燒店,以主理人 Josh 特殊的觀察,紀錄食物與酒、店內氣氛、以及對於人生及社會的各種隱喻,這是它與眾不同且無法被複製之處。此期的「VERY GOOD MUSIC AND SHOES」為番外篇,交由 Josh 與他的愛情串燒呈現,一起感受炭火、感受愛情、感受人生的搖滾樂。
隨著時間逐步破碎化的過程,眷村文化愈來愈「隱形化」,如要仔細追溯其演化發展,仍得從當代還存留、有人居的眷村及國宅著手。眷村因其獨立的空間格局以及族群歷史等因素,往往予人自我封閉的印象,然而長期以來,眷村住戶仍與外界環境建立了緊密的關係。
「記得我第一次參加的音樂節是海祭,大部分的團都不是線上最紅,因為沒有任何預設,反倒能單純地去享受、期待每一場音樂,我想世界音樂節可能更像是這樣的狀態,有很多不可預期,就像是生命中的所有經歷,在不可知中才有機會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
在近現代的都市規劃當中,立體城市的概念以空橋、地下道作為實踐手段,以一種宣告著「一切盡在掌控中」的姿態出現在你我眼前,不過隨著時間過去,一些當初規畫者意想不到的事態仍然在其中悄悄孕育而生。「立體城市」的構想固然迷人,但真實的日常生活卻比圖紙上所設定的框架更有張力,這些力量無時無刻都在改變、重塑我們眼前熟悉的城市。
以台灣的山區步道來說,如果山友流量較大就需要設置廁所,把污染集中管理、降低對環境的衝擊。因為水源、建材運輸的限制,有的地方可以設置沖水馬桶,有的地方只能用乾式廁所。乾式廁所就像貓砂廁所,只需要木屑或類似的成分,不需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