紳室商號

Q1:簡介背景、何時踏入理髮這行?

Van:我並不是本科生,但我從16歲就開始學美髮了。高職唸的是資料處理科,會開始對剪髮有興趣,是因為有一次和同學臨時起意,想一起去東區幾家看起來很厲害的Salon剪頭髮。當時覺得髮廊的工作環境很迷人,而且設計師看起來都很帥,趁剪髮時和設計師交流了一下他的工作歷程和心得,就決定要去學看看。我先去親戚開的那種舊式的理髮店,從洗頭做起,學了一陣子才去外面的沙龍工作,就這樣邊工作、邊唸書大概三年的時間,畢業後我就升上設計師,也因此沒繼續升學。

以前紳室商號還在大安區時,我曾到那參加男士理髮的課程和觀摩,這是我第一次接觸純男士理髮的工作模式,也自此決定轉去做男士理髮。我在別家店當設計師時,客群就以男性為大宗,也因此,這樣的轉換對我來說差別並沒有太大。兩年多前,恰好紳室商號的股東們想要頂讓店面,我才決定接手,將店遷到公館,並延續紳士商號原有的店裝元素和風格。

Q2:經營者自身關於理髮一事的記憶

Van:小時候都是媽媽幫我剪頭髮,但每次聽到要剪頭髮我都會很緊張,因為她曾經剪到我的耳朵,每次看她拿起剪刀都我都會坐得戰戰兢兢。等到可以自己去外面剪頭髮後,我變得特別在意剪髮環境的舒適度、和設計師相處自不自在,直到現在當設計師,我都會告訴自己,一定要讓每位客人都能很放心,也很放鬆地把自己交給我,只要看到客人帶著新髮型和滿意的笑容離開,我都會感到非常滿足。

高中在外面當學徒後,我開始會很在意同學的髮型,常常會幫班上男生抓頭髮,這一抓,抓出名聲來,就連別班同學也會慕名而來給我抓髮,尤其遇上一年一度的歌唱比賽或任何團體賽,給我抓髮的人都要排隊,每一次至少都要抓上二、三個人,雖然還不會剪髮,但這種技術被信任的感覺,也讓當時的我更嚮往成為一名髮型設計師。

Q3:也和我們介紹紳士商號的店面風格?當初在規劃空間時,又有哪些用心之處?

Van:我從前主理人那接下這間店大約有2年多的時間,幾乎是把東門店70%的內裝搬來這間店,整體來說,算是偏向美式復古的風格,包括黑皮椅、黑白棋盤格紋瓷磚地板、紅磚牆、木頭等元素,再融入一點我們個人對「男子漢空間」的想像,希望能營造出像以前美國禁酒令時,在暗巷裡的 Speakeasy 密室酒吧。

一進來店裡,你就會看到撞球桌,側邊設置了一個長形吧台,我們會不定期添購各式精釀啤酒、威士忌提供客人點餐,若是有熟客要來,我通常會提前準備好他們喜歡的飲料,也成了我跟客人之間的默契。我希望這間店在客人心中不僅是間理髮廳,也是聊天、放鬆的好去處,等待剪髮時,還可以和朋友一起在吧檯邊打打撞球、喝杯小酒,就像是到朋友家玩一樣的自在。

Q4:以男士理髮做為主要營業項目的原因?

Van:我認為做男士理髮,最接近我想做髮型設計的初衷,我很喜歡男士理髮廳的氣氛,而且無論技術或文化,它都有可遵循的傳統,可以做得非常講究,所以男士理髮師對我來說更像一個職人的角色。但最大的原因,還是因為我很喜歡這種男士專屬空間的氛圍,和客人相處,就像在和自己的好好兄弟般互動。

很多男士理髮廳會把重點放在技術上,但在我眼裡,技術是基本的,本來能升上設計師、為客人服務,技術就該要在水準之上,我最在意的還是客人走進店裡的感受,能否讓他信任、放心,甚至讓他覺得來這裡就是要來放鬆的,我覺得這也是男士理髮廳和一般沙龍最大的不同,我們不會只把重點放在頭髮這件事情上,我們也在意客人最近的生活、又有什麼樂子可以互相分享?畢竟男士理髮的服務項目相對單純,那種男生之間的互動,才是一間男士理髮廳的核心精神。

Q6:主要消費客群樣貌

Van:我的客群涵蓋了各行各業,有一般上班族,也有消防員,甚至還有很多「兄弟」,但有很大宗是職業的健身教練,或是健身網紅,基本上有60~70%客人都是健身行業,光這些客人預約就排很滿了。會有這麼多這類型的客群,是因為我有個在當健身教練的朋友,幾年前剛認識他時就在當教練了,後來他開始在社群上發展,成了很有名氣的網紅,這幾年這他介紹了很多同行來給我剪頭髮,彼此又互相推薦、宣傳,因此逐漸累積了很多在健身的客人。

Q7:是否有些令你難忘的客人或和客人間互動的事可以與我們分享?

Van:除了健身教練、網紅,我還有30%的客人是在道上混的兄弟。記得有一次,不同派系的人剛好在店裡遇到,店裡的氣氛瞬間就變得有點緊張。通常這類型的客人都很敢給小費,前陣子剪了一位大哥,他說很滿意我的服務,離開時竟然給了我一萬塊的小費,之後他還帶了很多自己公司的小弟來剪頭髮,整間公司大約有20幾個男生,現在每個月都固定來給我剪一次。

我還有遇過讓我很感動的客人,他是位消防員,記得那天他來得有點衝忙,我一靠近他看,身上還有點擦傷,甚至還散發著一點煙燻味,一坐上理髮椅,我就問他還好嗎?他還跟我說:不好意思,因為剛剛才從火災現場完成任務過來,身上可能有點臭,但想說難得預約到我們兩個都有空檔的時間,就想要盡量趕到。剛從這種生死交關的現場出來,還這麼守時履約,真的很令人敬佩。

Q8:理髮師幽微的心理層面,不太好意思和客人說的感覺

Van:我好像沒遇過什麼尷尬的狀況,可能我講話也比較直接,有疑慮都會直接說出來。我認為要讓客人滿意,就是要直接對他們講真話,若是他有想要的髮型,可是頭型不適合,或有禿頭、頭髮稀疏的問題,我都會直接點出來,再提供他更好的建議,畢竟,身為專業的髮型設計師就是要讓客人了解自己適合什麼。

Q9:目前流行的男士髮型?

Van:以往最常剪的還是漸變Fade的髮型,也是最經典的油頭,它的特點是靠近頸部的頭髮較短,往頭頂理出越來越長的漸層,頭兩側則是短到可見頭皮,上面則是短髮的造型。近期我也很常推薦客人剪Fade結合韓式的髮型,像是逗號瀏海搭配側邊漸層,整理起來也有比較多變化。另一款是比較俐落、短版的飛機頭,整體層次較短,只有瀏海保留一點長度,可以用髮蠟將上半部的頭髮往上抓或往旁邊梳。

我的想法是,不管今年流行什麼髮型,都還是要看適不適合自己,不用看流行什麼就跟著剪,好的髮型除了能賦予自信,更要能讓人感到自在。

Q10:剪刀、剃刀、刮鬍刀、座椅、保養品……等各種工具的由來?

Van:我常用的剪刀有三個長度,通常,我會先用長刀去掃輪廓,再用中間長度的去做細部修剪,短刀則是用來做短漸層。我的電推大概有六把,他們的大小、寬度也稍有不同,我會根據要處理的區塊大小選擇電推的寬度。除了電推,也會使用刮鬍刀,通常做漸層髮型的最底部(靠近脖子),一定要用刮鬍刀才能徹底剃乾淨,脖子上的雜毛我也都會用刮鬍刀處理。

我常用的電推品牌有 WAHL、 ANDIS  以及 BABYLISS PRO®,三個都是美國品牌,而 WAHL 和 ANDIES 都是髮廊裡最常見,且歷史悠久的專業理髮品牌。

常用的電推品牌有 WAHL、 ANDIS  以及 BABYLISS PRO®,三個都是美國品牌,而 WAHL 和 ANDIES 都是髮廊裡最常見,且歷史悠久的專業理髮品牌

Q11:使用工具的背後有哪些講究?為何選擇這把刀?如何保養它?

Van:我的剪刀跟電推每天都會上油保養,保養油有分噴的和滴的油。噴的可以讓電剪快速降溫,當推到很貼頭皮的地方,就不會讓客人感到電剪高速運作產生的熱度。服務客人前,我都會用滴的油擦拭剪刀,它可以潤滑和消毒,電推則是一定要每天拆下來把卡在裡面的頭髮清理乾淨。

Q12:工作的正確步驟、流程?

Van:通常我們會先從頭髮開始,先讓客人坐著洗髮,洗完會後熱敷眉毛,同時進行眼周和眉毛的穴道按壓,按完後便會開始進行修眉;這個項目是包含在我們的理髮服務中,不需要另外加點。

理髮會先從兩側和背後開始調整,先推去不需要的長度,再用小電剪做細部電推,最後才會用刮鬍刀做出 skin fade(漸層)的效果。全部修完後,會噴上打底水,因為此時的頭髮,可能會被髮夾夾出形狀,需要用打底水方便我們去順髮,之後才來吹乾。整頭吹乾後,就開始用長剪刀去做上半部髮型的外輪廓修剪,最後再用短刀去剪出層次,理髮步驟到此就大致完成,全部的流程大約一個小時。

理髮會先從兩側和背後開始調整,先推去不需要的長度,再用小電剪做細部電推
初步修剪完所需長度後,再刮鬍刀做出 skin fade(漸層)的效果
頭髮全部修完後,會噴上打底水,因為此時的頭髮,可能會被髮夾夾出形狀,需要用打底水方便去順髮。
細部修整完後,最後才抹上髮蠟並用魚骨梳梳整,到此大功告成

修容和理髮的邏輯差不多,我們會先用大電推去訂出長度,整體的長度訂完之後,才會上軟毛膏,因為無論西方或亞洲人的鬍子毛髮都很硬,一定要先讓鬍子軟化,刮鬍時才不會傷到皮膚。軟化後我們就會開始熱敷,之後塗上刮鬍泡,再用剃刀進行細部修整。其實台灣男生的毛髮不多,大部分都會要求全部剃除,或只留下鼻下或下巴的鬍子。刮完鬍子,就會拍上醒膚水鎮定肌膚,如果客人的皮膚比較敏感、臉比較紅,我們會再用冰敷收斂,最後擦上「惡魔之水」,它是我們用來鎮定、保濕的保養產品。而目前紳士商號最常使用的髮品叫做 BARBERSTATION 巴博士,它是荷蘭製造的專業造型品,在店內也可以買到。

Q13:目前店內又有哪些附加服務呢?

Van:撞球桌和酒吧應該就是我們店裡較有特色的附加服務,我也不時會去訂購一些比較特別的精釀啤酒或威士忌,提供客人更多樣的選擇。目前我們沒有另外雇用吧台人員,都是由髮型師自行操作,為客人準備飲料或酒水。若客人沒有開車,我都會問他們要不要小酌一下,接待常來店裡的熟客,我也會依照他們的喜好提前準備好飲料,讓他們一坐下就有賓至如歸的感受。

📍理髮廳資訊
店名|紳室商號
地址|台北市信義區信安街103巷22-2號1F
主理人|Van

採訪/Kirstie
攝影/Uliz Hung


本計畫獲文化內容策進院「109年文化內容開發與產業領航行動方案」支持

Previous ArticleNext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