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焰傳說 —— 2020 北歐音樂大盤點

2020,充滿變數的一年。對音樂產業來說,原先象徵的是一個十年(Decade)、一個風潮的結束,另一波風潮的開始。而疫情改變了日常生活型態,也改變了音樂人感知與創作音樂的形式,本文嘗試透過這樣的角度,回顧這一年北歐音樂的大小事。

席捲日本寶塚音樂學校的一場革命

數十年來,這些規定一直約束著新生的行為舉止,包括對駛經的縣內電車鞠躬,以防車上的乘客有同校學姐;要求學生將嘴角放低,以維持肅穆的面部表情;並將他們可說的詞彙限縮在簡單的「是」、「不是」,以及其他幾個在學姊陪同時才得以使用的字詞。

要唱到很老,要唱龐克

那一刻,地球停止運轉了。我當下就知道,這是改變人生的瞬間,但我不敢想的,或者說我根本想不到的,是這部即將開拍的紀錄片二十年後會在金馬影展播映,而在播映前一年,濁水溪公社也在成軍三十年後解散了,他們恐怕也想不到,這個離經叛道的樂團,會撐那麼久。

關於創作的一堂課:《千年一問》配樂事

我們一起去故宮看老師的展、一起討論最近看過的電影與音樂、腦力激盪這片可能適合的曲風或樂器,甚至聆聽彼此的創作人生與關卡。大概半年後,剪接完成,我這邊的配樂工作即將正式開始,某天約了她來我工作室要討論音樂點與內容,沒想到她竟跟我說:「好啦,那接下來應該就全部交給你囉,我應該不用操心了吧?」

銳舞、巨星、狂想曲:音樂傳記如何成為好萊塢票房保證

今夏會是音樂電影大賣的一季。原因為何?倫敦國王學院的電影研究講師瑪莎・希勒(Martha Shearer)表示,「其中一些電影將重點放在『從人群中脫穎而出』,」這或許可以呼應到現今時代的實境選秀和「社群媒體對名氣的概括」。此外,她接續道,「這些電影利用音樂表演營造出的超然歡愉時刻,傳遞出身為群眾一員的感受,以及這種集體經驗的真實性和即時性。此種情緒渲染力,遠比個人的成功故事要來得強烈。關於這種時刻的一種解讀是,在新自由主義分裂之下,人們在這頗為陰鬱的文化時刻中,對於集體經驗的渴望。」

他主演了湯姆・約克

我們這些勉強跟上時代的老樂迷,大概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會透過全球最大的線上影音串流平台,得知電台司令、湯姆・約克發新專輯的消息。訊息的流量伴隨著歌曲〈Traffic〉的節拍,令人憶起幾年前電台司令的歌曲〈Lotus Flower〉;湯姆・約克從不吝於與樂迷分享他的舞技,更何況背後有好萊塢大導演撐腰。

優雅地喚回家鄉:聲音碎片《沒有鳥鳴,關上窗吧》

少數民族藉流行音樂進入大眾視野並非壞事,馬玉龍聲聲呼喚的是,期望家鄉遊子別讓外在環境抹滅自己的獨特性。「記得回家」不盡然是物理上的移動,也是心靈上的回歸。走一遍彝族音樂進入主流音樂的歷程,再回頭聽專輯中〈致我迷茫的兄弟〉,它的意義便不只是對後輩的殷切叮嚀,更藏著些許擔憂。

瑪丹娜:「我想成為大人物——因為我覺得自己什麼也不是」

「那真的令我驚嘆。我甚至不知道從何說起。我還記得『處女』巡迴演唱會的首場,在西雅圖,當時一切都變得如此龐大,我完全無從準備。走在台上時,真的就像從我身軀吸走生命、從我肺裡吸走空氣一樣,我有一種靈魂出竅的感覺,那感覺不壞,也不是失控,而是種超凡脫俗、無以預備的感受。我的意思是,」她微笑道,「你終究會習慣的。」

人間蒸發的音樂—— 步上雲端的時代,音樂檔案何去何從?

2019年,音樂像自來水,龍頭扭開即有。沒人會在家裡放一座水庫,唱片架也從大部分人的生活中退休。我們不再擁有,我們只「存取」。我們不關心水從何來;那些供我們聽到飽的音樂究竟本體為何,從來也沒占據誰的意識。大概只有串流平台的授權合約到期,音樂暫時下架,才稍微造成一點點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