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瀕危與美的畸零流離者——《此生,你我皆短暫燦爛》

蘭的一生,都在為了追求美而冒險:金蘭灣那位身著紫色奧黛的越南女子,抱著玫瑰,站在美國大兵前,首次以蘭這個名字介紹自己。蘭,一種綻開如撕裂的花朵。蘭一生的曲折,來自戰火與異邦的威脅,然而,她就是那種在危險困頓中依然想為女兒找一條天藍美麗包巾,抑或冒著偷竊危險仍想爭取美的人。精神分裂未曾離開她,而美也是。

疫情下的奧斯卡:去公關化之後,政治正確呢?

然而在美國的奧斯卡,雖然最佳影片已經有過非英語片的紀錄,具有評審資格的影藝學院成員也來自世界各地,不過身為國際性影展,即便已經相當程度地撇除了公關層面的影響,難免還是擺脫不了政治正確的包袱。但這並非壞事,因為政治正確和作品優秀與否的關聯,就在於敘事者如何陳述他們的觀點及故事的脈絡。

歡迎光臨觀影的美麗新世界 —— 疫情時期閱讀《盧米埃星系》的啟示

實際上,人並不會特別發覺,電影與病毒是資訊傳播的一體兩面,既是物質——前者肉眼可視,後者則不可視——也是傳播基質之一。如此說來,對人而言「感知」的變造與「疾病」的演化發展,其實正是一條難以直接聯想的雙向道。畢竟,我們通常不會覺得無數的電影畫面或影像使我們真正感覺到「病」了,不過它們的確「癱瘓」、「麻木」了我們的感知。

在抓住了從天而降的少年少女以後:《天氣之子》與《麥田捕手》

新海誠的動畫,往往被影評歸類為「世界系」,亦即故事中男女主角的際遇會連繫至世界存亡,並同時傾向省略對國家及社會體制的具體描述,只聚焦二人關係與末日想像並置的淒美浪漫。這次《天氣之子》仍具備前半的元素,卻同時描述年輕人如何對社會主流價值進行反抗。如此選材除了標示新海誠在創作風格上的一種轉向,亦可見導演如何透過《天氣之子》,對《麥田捕手》所高舉的叛逆精神作出致敬。

世紀之問:科技會解決還是惡化氣候危機?

當我問寇伯特,她是否認為我們會在她的有生之年看到人造白天?她回答,這首先取決於仍舊不確定的氣候變遷速度,接著還要看決策者是誰。「如果我們很幸運,事情發展比較慢,或是暖化速度是預測範圍的低端,那或許我們可以免去這樣的討論。但我不知道這樣的討論究竟會不會出現。可能會是由少數強國為所有人做決定。所以,我們會在有生之年看到『白天』嗎?我不認為。但我孩子的有生之年呢?這不無可能。」

陰謀論是怎麼產生的?

什麼時候人們的信念會更容易被陰謀論影響呢?研究發現,在情況相對比較撲朔迷離的時候,陰謀論的效果就會變得更強。這個結果直觀上很容易理解:要是資訊很容易解讀,能夠搞鬼的空間就會更小,就算真的能想出什麼陰謀論,也沒辦法偏離事實太遠。然而,要是資訊詮釋困難,容許各種不同陰謀論的空間也就變大了。

專欄作家_李明璁

米食好味的傳承與創新

新化舊名大目降,是西拉雅原住民語 Tavocan 的音譯,意思是「山林之地」。這個小城鎮位於進入山區的交通要道,很早就是整個大台南周邊村落食物與生活用品的集散中心。新化市街從日治時期就相當繁榮,無論是老街上精緻又壯觀的裝飾藝術(art deco)樣式建築,或從新化市場向外延伸的各類攤頭和商家,都充滿強烈的地方特色。

20 年的戰爭

「持久自由行動」始於 2001 年 10 月 7 日,美國對蓋達組織與塔利班發動轟炸。當時,美國特種作戰部隊與反抗塔利班的阿富汗民兵(主要是北方聯盟)聯手將塔利班趕下台。首都喀布爾(Kabul)與塔利班據點坎大哈(Kandahar)於11月中旬淪陷。

雲霧裡的新世代:中學生當下線,電子煙次文化一路向下衝擊校園

台中榮總胸腔內科醫師、也是戒菸治療管理中心主任的傅彬貴說,這幾年他進到校園演講,看到菸齡驟降,「他們的肺和腦部還在發育,25 歲以下都還沒有完成,他的肺還沒(成熟)到最大值,假設從國中開始抽,那就很慘,不管吸加熱菸或電子煙,只要是高熱吸到肺部裡面,都會造成肺部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