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氏2度,格陵蘭上的瑞士起司—— 專訪攝影師 湯姆·希根

我的攝影作品探索衝擊的起源與規模,試圖理解人類對自然空間干預的維度,並引導觀者去關注人類該如何承擔責任。以航空攝影記錄人類對環境的干預是令人信服的方式,因為基本上這讓人們清楚看見人類破壞地球的力道。我也著迷於變換視角所帶來的抽象性,從陌生的新角度觀看熟悉的事物。我把抽象化和審美化(aestheticization)作為一種「語言」來啟發人們,也為觀眾提供一個與此議題間的連結,因為他們在觀看時,需要去解碼眼前的影像。

圖輯——2017 年

2017年九月,躲避緬甸國內迫害的羅興雅難民在暮色中穿過國界,逃往孟加拉⋯⋯十月,加泰隆尼亞自治主席普吉德芒(Carles Puigdemont)公告議會投票通過獨立,加泰隆尼亞各市市長齊唱加泰隆尼亞國歌⋯⋯十一月,美國加州好萊塢的街頭同時有多場性別平權遊行⋯⋯

「一開始,便停不了」從十四樓看消防隊員的日常

像愛麗絲被白兔引導跳進了洞裡,某一天攝影師陳的發現他辦公室洗手間裡的窗口正對著柴灣消防局,提供了一個無所不知的視角,可以觀察到消防員在日常操場上的一舉一動:集會、清洗消防車、小學生參訪、排球比賽。樓層高度使得拍攝照片的距離拉長,將消防員壓縮成微型雕像,每日的紀錄讓圖像顯得抽象且重複,那個小小的窗戶打開了一段奇妙旅程的篇章。

被無意間自然流露的事吸引—— 插畫家 Norikazu Hatta

企圖捕捉生活瞬間,對手機隨身的人來說輕而易舉;我們總能快速製造許多「現場」也更加速地遺忘它。本期為《週刊編集》繪製封面的日本插畫家Norikazu Hatta,他的插畫作品是描繪攝影所沒有留下、日常生活片段間的縫隙。當那些時光的縫隙再次以筆畫呈現時,會令人恍然大悟,自己曾擁有過那些微小卻重要的事情

擁抱,直到世界盡頭——《犬之島》

在未來的日本,因為狗的數量快速成長而引發了犬流感,巨崎市長因此將所有的狗狗移送到離島放置。市長的養子阿中為了尋找愛犬斑點(Spots),偷了小飛機飛往「犬之島」,迫降後遇上五隻來自不同背景的狗,成為夥伴一起尋找斑點。

川久保玲:我不是個藝術家

76 歲的川久保玲不斷透過自己的品牌 COMME des GARÇONS 進行重塑,她並未深入講述創作流程,只是簡單地述說:「我不是個藝術家,所以這個獎對我有些過譽了。也正因為如此,我萬分榮幸能獲得這個獎項。我一直試圖做一點新的東西,人們之前沒見過的東西,五十年來一直如此。」

玫瑰色叢林之外 攝影師 Richard Mosse

莫斯在攝影集《Incoming》裡說,「相機似乎同時喚起講故事的三種模式:神話、紀錄片,以及科幻小說。」過去莫斯駐點剛果民主共和國東部超過三年,透過二戰的軍用攝影技術:紅外線攝影機記錄剛果的軍事衝突與地景,呈現了超現實的玫瑰色灌木叢林;近年則是使用於戰地偵查與邊境監視的軍用機器:熱顯像攝影機,可從約 30 公里外探測熱輻射,偵測出人體熱能的監視技術設備,記錄敘利亞、伊拉克、阿富汗難民的移動。當武器作為一種觀看方式,透過影像,觀者得以重新審視軍用攝影機其道德、技術、隱私與美學等議題。

忘記你的英雄——專訪 衛斯理‧奧斯布魯克

插畫的問題在於,你必須在作品計畫所給予的限制範圍內,找到一個做自己的方式。我已經有好一陣子沒畫插畫了,而我想這會是我想再次觸及的核心價值。我需要享受我的作品並為它感到興奮,但我的作品也需要在某種程度上連接這個世界。我的原則總是在變化。

人類仍然知道得太少——《環世界》

相較於在陽光灑落的森林中聆聽風的聲音、在海邊赤腳感受海浪和砂子的觸感,被工作追著跑、約會快要遲到,兩種時光流逝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吧。如果連一個人都可以達到那樣程度的感受,對於其他人或是其他動物來說,看待時間和世界的方式會有多不一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