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初學者的大魔王——山紅柿

每年的五到六月是果園中柿子樹開花的季節。同一時間,若你走進台灣中低海拔的森林中,會發現有另一種柿樹也正低調地綻放著,它就是本篇的主角──山紅柿。

除了早年就作為經濟作物引入的柿樹(Diospyros kaki Thunb.),台灣山林中還生長著九種原生的柿樹科植物。而山紅柿是其中能見度最高的樹種之一,在台灣的中、北部,海拔 1500 公尺以下的闊葉林都可以見到它的蹤跡。山紅柿的果實及種子外形與我們一般食用的柿子相似,但尺寸非常迷你,成熟後的果實直徑只有 1.5 公分。熟果為黃色,可食用,有些果實略帶甜味,有些苦澀難以下嚥。結果時期常吸引台灣獼猴和白鼻心前來取食,北部山區的泰雅族人會特別記住獵場中山紅柿的位置,打獵時特別去巡視。

雖然說山紅柿野外數量多,在森林中與它偶遇的機率頗高,但想要叫得出它的名字可就是另外一回事了。筆者在大學時的樹木課堂上第一次認識山紅柿時,就覺得它的枝葉非常沒有特色,幾乎到了毫無記憶點的程度。而且葉片在不同光照的環境下,大小和質地變化都很大。尚未開花結果時,它就像森林中的百變怪,乍看和許多植物都很相似,但就是不會聯想到山紅柿。對植物初學者來說是個魔王等級難題。筆者在樹木學跑檯考試時甚至有個辨識法是「當看完所有特徵還是毫無頭緒時,猜山紅柿就對了」,困難程度可見一斑。

既然沒辦法靠枝葉辨識,那就來看它的花吧。山紅柿的花期為五到六月,白色的花呈壺形,花梗下彎,像是一排倒吊的小鈴鐺。山紅柿的花為單性異株,意思是它的花有分雄花和雌花,且一棵植株只會開一種花。想要分辨山紅柿的公母可以看它的花序,其花序生長於葉腋(註 1) ,雄花多而密集,常成聚繖花序(註 2) ;雌花則為單生,一個葉腋只有一朵花。下次如果在森林中遇到山紅柿,可以著試觀察它的花序分辨公母,並學白鼻心或獵人記住它的位置,秋天再回來嚐嚐果實的滋味。

(LIU Chien-Fan)

山紅柿

山紅柿(Diospyros morrisiana Hance)柿樹科(Ebenaceae)柿樹屬(Diospyros)的大型喬木,高可達 20 公尺,胸徑可達 30 公分;樹皮呈片狀剝落,表面黑色;葉薄革質,長橢圓形;花期 5~6 月,雄花序短小,腋生,下彎,聚繖花序式,開放時近壺形;雌花腋生,單生,花冠近壺形;果為肉質漿果,球形,直徑約 1.5 公分。


註 1: 葉柄基部與莖相接處的內側,位於葉片向軸的那一面。

註 2:聚繖花序: 為有限花序的一種,最內或中央的小花先開,而後其兩側的小花次開。最簡單的聚繖花序形式是由三朵花組成,中央小花的小花梗基部(即與花序梗連接處)側生出兩分枝,頂端各生出一朵小花。而複數的聚繖花序排列可形成「複聚繖花序」。

Previous ArticleNext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