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能永遠在家工作嗎?

根據《哈佛商業評論》的研究,對於知識工作者來說,在家工作的生產力反而更高,除了如同先前所提到的大型會議時間降低,讓他們更能花時間與客戶互動外,知識工作者能專注於真正重要的工作,透過個人選擇所做的工作比之前增加了 50%,也更找到工作的價值,將令人厭倦的工作比例從 27% 降到 12%。

玩家計畫:電玩新手完全指南 —— 從選購遊戲主機到探索新世界

如果你以為這股潮流是資深玩家造成的,可就大錯特錯了。不論是有許多空閒時間的退休人士,或是為了幫孩子找些事做而備感壓力的家長,各路人馬發現(或重拾)了自己對電玩遊戲的熱忱。如今,隨著冬季來臨,大眾更需要維持好社交距離,大型聚會停辦,封城的可能性提高,打遊戲已迅速成為最安全、也最受歡迎的社交方式之一。

創刊 40 年《BRUTUS》教會我們的事:依舊要活得帥氣

《BRUTUS》誕生的 1980 年代,雜誌出版扮演的是鼓舞人心的角色,而它之所以誕生,是由於當時創辦《Popeye》的總編輯石川次郎、木滑良久,想設定一本「為了《Popeye》畢業生製作的雜誌」,兩人還因此分別前往巴黎、倫敦、紐約和洛杉磯取材,從觀察大城市的男性獨特生活模式,希冀能夠刺激日本青年從中找到自己生活方式的素材。

火焰傳說 —— 2020 北歐音樂大盤點

2020,充滿變數的一年。對音樂產業來說,原先象徵的是一個十年(Decade)、一個風潮的結束,另一波風潮的開始。而疫情改變了日常生活型態,也改變了音樂人感知與創作音樂的形式,本文嘗試透過這樣的角度,回顧這一年北歐音樂的大小事。

當希文成熟時 —— 我的藝術總監之路

工作行程充滿大量的劇本會議以及設計會議,甚至還擔任了文化部電視劇本開發補助的評審,偶爾也會被邀請參加場館工程的諮詢會議,更別提各種補助案的簡報、與劇團同仁過大小製作的預算或文案,好幾次在忙到不可開交、怨天尤人之際,都用力地提醒自己,深呼吸、全集中呼吸學習、苦幹下去!因為瘋戲樂的存在,自己真的不能一直留在音樂的舒適圈內了。

席捲日本寶塚音樂學校的一場革命

數十年來,這些規定一直約束著新生的行為舉止,包括對駛經的縣內電車鞠躬,以防車上的乘客有同校學姐;要求學生將嘴角放低,以維持肅穆的面部表情;並將他們可說的詞彙限縮在簡單的「是」、「不是」,以及其他幾個在學姊陪同時才得以使用的字詞。

《逃亡的女人》與隱身的男人

《逃亡的女人》少見地將男性角色排除到情節的邊緣,以班底女演員們來探究當代女性的處境,看似是題材與性別觀點上的轉向與進步,但其實仍然延續導演無可避免的男性視角,以洪金關係發展出對女性的想像與辯證。逃亡的女人仍不斷談論著男人,隱身的男人還是在想像著女人。

要唱到很老,要唱龐克

那一刻,地球停止運轉了。我當下就知道,這是改變人生的瞬間,但我不敢想的,或者說我根本想不到的,是這部即將開拍的紀錄片二十年後會在金馬影展播映,而在播映前一年,濁水溪公社也在成軍三十年後解散了,他們恐怕也想不到,這個離經叛道的樂團,會撐那麼久。

真摯的愛 ——《紫羅蘭永恆花園》

在電影版中,薇爾莉特傾訴自己對生死未卜的少校的思念,也同時意會此乃「不能實現的強烈願望」,並有時會為此而感到痛苦及難過,只能不斷寫信給基爾伯特去排解愁緒。這份強烈的渴望,最終在薇爾莉特得知他在戰爭中倖存,並隱居於一個遠方小島的時候徹底爆發,並引發後來圍繞薇爾莉特與基爾伯特之間的一連串故事。

流離者孤獨又深情的請託 —— 連明偉《藍莓夜的告白》

每個角色都有喘不過氣來的故事,亦都有不願吐露的祕密與掩藏多時的傷口,有些索性豁出去,「把悲劇活成喜劇」。只是,沒有一個喜劇天王能夠永遠上戲,於是我們在《藍莓夜的告白》見到的怪咖往往依賴大麻、酒精或性愛,撐起人來瘋的狂黠。原來,屢屢動輒想毀滅攻擊的背後,藏著輕易受傷的脆弱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