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在瘟疫年代
一個有生產力的書寫者,代表可以在既定時間內敲出既定的字數,而字數會轉換為報酬,也就是溫飽。
您的數位閱讀序號權限期間為
4 月中正是美國大學生最愛狂歡開派對的復活節假期,實境秀影集《慾罷不能》選在這個時候上線串流平台 Netflix,意圖明顯:年輕、外型姣好、擁有腹肌的小鮮肉與標緻臉蛋的性感美女們,齊聚墨西哥海灘度假村共處一個月。接下來的發展你都猜到了,這些你在 Instagram 或 Twitter 上才看得到的美女俊男們,絕對會像復活節兔子們一樣,一眼對上就爭先恐後跳到對方身上,享受春光洋溢的高潮假期。人說實境秀影集是當今電視圈的毒瘤,性愛大旗舉得高高的《慾罷不能》,根本是毒中之毒,讓人想要大叫:「閃開!我先看!」
雖然對我來說,音樂劇要有現場音樂演出,就像吃生魚片要沾醬油與哇沙米一樣,是天經地義的事,但在經歷了多次「冒險」與「豪賭」後,團隊在規劃製作巡演時,我也不得不更謹慎、更客觀、更為場館與觀眾著想。
2018 年,19 歲的薛庫・坎納-梅森(Sheku Kanneh-Mason)為英國哈利王子與梅根的王室婚禮擔任現場伴奏,就在兩人簽署結婚證書的當下,全球 30 億人透過電視見證到了這位被《時代》雜誌譽為「本世代最受寵愛的大提琴新秀」極具天賦與感染力的演出。
1980 年 5 月 18 日,歡樂分隊(Joy Division)主唱伊恩‧柯蒂斯(Ian Curtis)在家中結束了僅僅 23 年的人生。在歡樂分隊隨著柯蒂斯逝世驟然劃下句點的 40 年後,這個來自曼徹斯特的獨立樂團持續影響的不止音樂圈,更擴及平面設計、文學與電影,各行人士娓娓道來其中緣由 ……
…… 台灣電影在盼望著產業重新成形的過程中,顯然對「電影本身的去電影化」缺乏意識。在這種傾向中,電影自願降格為一種公關傳銷,以致於每一場戲都只是電影在自我傳銷,而我們依然在各種業界言談間,注意到某種我們「不要只有藝術電影,還要商業電影」的裹腳布論調。
《逃出絕命鎮》很棒的地方就是,如果你和很多不同族裔的觀眾一起看戲,電影一開頭,白人都會認同艾莉森・威廉斯的片中角色,而黑人會認同丹尼爾・卡盧亞的角色。但等到電影告終,大家都會挺丹尼爾。就那麼一分鐘,我們全都該死地站在同一陣線,每個人突然都能從黑人主角的眼睛看這部電影。我愛死這點了。
近期於桃園本事藝術展出的王佩瑄《西雅圖在作夢》(When Mountlake Terrace Dreams)一作,是吳虹霏與陳政道所策劃的「///\\///」展覽中的有趣作品。創作的動機主要是從藝術家及其中美混血外甥女的親密關係出發,試圖細膩地掌握兩人之間依賴且拉扯的張力。
《實驗室裡的詩人》讓我們看到的是一個活生生的理論家,跟著法國的人類學建置一起崛起,再出於某些旁人難以釐清的理由揮別年輕時抱持熱情的事物,而後活得太老,老到幾乎不認識這個世界上的人即將變成什麼樣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