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幫助生命,動物與人的「相癒、相育」

「動物輔助治療」與「動物輔助教育」是由相關背景的專業人員介入,有計劃地將動物納入服務、課程,改善個案的身心狀況,或者藉由與動物的互動,使個案擁有自我覺察情緒的能力。在台灣,儘管動物輔助治療、教育的制度並不完備,許多人仍然秉持「生命幫助生命」的理念,摸索出另類、本土的「動物療癒、教育」實踐。我們來到不同的現場,看見動輔師、訓練師為特殊族群與動物們之間,搭建起一座座教育與療癒的橋樑

失魂、失根又失所 —— 羅卓瑤的飄零映像

羅卓瑤的影視生涯雖起步於香港,但她的家鄉卻是在澳門。1957 年生於澳門的她,長於香港,大學畢業後,遂而進入香港電台擔任編導,後前往英國攻讀碩士。畢業後回流香港,在執導多部電影後,1990 年代中期與其丈夫,亦是編劇搭檔的方令正移居墨爾本。

當我們以香港和台灣來解讀烏克蘭,我們誤會了什麼?

戰事持續至今,俄軍尚未停火,烏克蘭誓死不降,而各種真偽難辨的實時戰報與外交動向,則傳遍了網路世界。位於遠方的香港和台灣,或多少聯想到自身的處境,感同身受的「同步感」油然而生,過去兩周盡見「我們都是烏克蘭人」或「與烏克蘭同在」的雄壯聲援。但我們實際上都不是烏克蘭人,面對兩國交戰,卻可能只是偷換概念,一廂情願以香港和台灣的地緣政治去理解烏克蘭當前局勢。承認吧,對於烏克蘭,我們的認識並沒想像中那麼多。

我從哪裡來?南靖部落裡,兩個媽媽改寫原住民的都市流浪記

太魯閣族族語老師何淑琳(以下稱族語名 Aring)、排灣族媳婦黃雯絹(以下稱族語名 Aki) 跟著一群夥伴,在都市邊緣做著非典型的部落工作 —— 辦文化課程讓長者教孩子唱族語歌、讓孩子理解原住民離鄉打拼的歷史。新的一年,Aring 和 Aki 兩個媽媽希望能重建阿美族的聚會所(族語:Adawang),由長者為部落孩子灌溉,生出認同的根和自信的苗。

是什麼讓脫北者想要回去?

例如,根據南韓統一部的數據,儘管這些脫北者的人均月收入在 2019 年創下新的高峰,仍遠遠落後於南韓人。統一部表示,去年有 1,582 名脫北者除了在南韓重新定居時領取福利補貼,還獲得了額外的財務支援,而 47 % 的人表示他們正遭受精神折磨。

「我們需要反對俄羅斯」:烏克蘭人找到共同目標

普丁已經清楚表明,他將烏克蘭人和俄羅斯人視為「一個民族」,他們被邪惡的西方勢力分化,因此他決心修正這樣的歷史不公。這番言論,驅使許多烏克蘭人宣布要(與俄羅斯)分離,有時頗為劇烈。在講俄語家庭長大的人們,現在選擇只講烏克蘭語,有些人拒絕教孩子說上一代使用的語言。

澎湖章魚陷瀕危困境 —— 特有種光環變「致命」商機,一斤喊價上千元

以海為生的澎湖居民,不但供奉台灣最古老的天后宮,還擁有「媽祖賜予的禮物」── 澎湖特有種章魚。然而,特有種的光環卻保不住澎湖章魚的生機。
澎湖章魚味道鮮美、價格昂貴,長年來深受饕客和漁民的喜愛。即便澎湖縣政府早已禁止在繁殖期捕獵澎湖章魚,但其誘人的售價,仍舊對漁民有著「致命」吸引力,加上天災不斷,棲地遭到破壞,讓澎湖章魚漸漸成為瀕危物種,如何存續已成為政府和漁民的重大挑戰

我與祭典的距離 —— 記青山王祭

祭典為期 4 天,會在萬華艋舺周遭遶境。去年適逢青山宮建廟 165 周年,所以當次祭典特別盛大。自己已經在萬華生活一段時間,該次的主壇剛好就在攝影工作室的正對面,於是就決定拿起相機去拍攝。在這之前,我對台灣廟會活動索然寡味。

為設計而生的共享基地 — 桃園設計庫

常言道,創作靈感源於生活,這座專為青年設計師打造的新創基地─桃園設計庫,就位在中壢新明市場老建築裡,一、二樓是當地人再熟悉不過的菜市場,阿姨買菜、攤販叫喊,有親切的生活感,也供應著進駐設計師滿滿的創作養分;搭乘電梯直往六樓便能抵達設計庫空間,木質地板搭配色彩鮮明的桌椅,連排落地窗灑進舒適採光,活潑明亮,有著與其它樓層不同的活力。

皇后的變裝,華麗的對抗

隔日早上 9 點 19 分,我傳訊息查探皇后們是否醒來。「早~我起床了,正要洗漱~」配著蛋餅、煎餃跟奶茶,4 個人提著自己的衣服跟化妝箱,圍著客廳的茶几桌,跩姬寶貝、小花寶貝、麻將水晶、Rico,4 位皇后就在一筆一畫中現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