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愛說老故事的人:保羅・湯瑪斯・安德森的「人間異語」和「坦白講」

保羅的作品內容也帶有上述提到的故事特性,他的電影創作基底並不是敘事框架本身,而是轉而從角色人物既定的心理狀態(或者說缺陷與困境)、後續行動與思考,這些人物角色皆是特殊的種子,他們充滿著有機的主體狀態,生長在普世的敘事土壤上,從他們內心世界中各自長出了歧異細緻的姿態。

與菲律賓 Lo-fi Hip-hop 藝術家ビクター MKII 的相遇

ビクター MKII 其實在菲律賓當地頗為活躍,但因為那裡的音樂市場不大,所以他不斷地透過網路直播、拍攝 Shorts 影片來分享他的音樂。在觀賞他的幾支影片之後,會發現他是一個很厲害的取樣創作者與編曲人,而我也因此在茫茫樂海中找到了他,更驚訝地發現台灣已經有人引進了他的作品。

分手之後,這個博物館為你保留無處安放的東西

分手博物館的概念始於 2006 年,葛羅比斯克和維斯蒂卡在薩格勒布沙龍雙年展(Zagreb Salon)中展出的一個臨時計劃。首批展品來自於他們的友人,但展覽結束後,這對情侶開始接到電子郵件和電話,邀請他們在全球各地展示這件作品。很快地,兩人就在加州一家畫廊和一家土耳其購物中心等場地舉辦了快閃展覽,並在各地募集更多物件。當他們在墨西哥城展示作品時,他們收到了數百件物品和故事。

御朱印散策:東之青龍・八坂神社

下班時間,公車在塞爆的四条通上艱難地蝸步前行,正當被車上的暖氣烘得昏昏欲睡,一聲「祇園、祗園です」,熟悉的站名入耳,抬眼一看,深秋暮色中,八坂神社昂然矗立在四条通東極的丁字路口,紅白相間的西樓門籠罩著淡淡光暈,顯得格外惹眼。

失業的泰國大象,拖著又重又餓的身體返鄉

當遊客來到班塔卡儂這個僅有約 100 戶人家的小村莊時,都會立刻注意到一個令人詫異、甚至有些不安的現象:幾乎每戶人家的屋外都有一至多頭被鏈住的大象。在路上也經常能看到大象和牠們的飼主一起散步,飼主們會跨坐在大象粗壯的脖子上,而車輛必須小心翼翼地繞過它們。

台灣:鹿之島的過去與現在

數百年前的台灣,可說是數種鹿的合宜居所,氣候溫暖食物充沛且掠食者不多,曾經平原丘陵森林滿坑滿谷都是鹿,而這個鹿的美好時代,在台灣島進入航海貿易殖民後,不出意外的快速終結了。

台灣特有種:台灣泡桐

雖說台灣泡桐是泡桐科中最常見的物種,但要在野外看到它還是不太容易的,不只是因為它那難以親近的高大樹冠,也是因為現存的野生族群也所剩無幾了。原生的台灣泡桐生長於台灣中北部的竹東、竹南、大湖、卓蘭、東勢、埔里一帶。

山胡桃的滋味

在台灣深山之中,偶爾可見一些異文化的植物,這或許出現在舊部落附近。其源頭可追溯至日治時期,山地的駐在所因為園藝造景需求而種植景觀植物,例如虎尾蘭、聖誕紅、九重葛,當然也有為了防禦工事而栽種的仙人掌。除此之外,也可能因為早期耕地模式與刻意種植,在許多舊部落周邊也會出現青剛櫟或山胡桃這類原生植物。

威尼斯得救了!但別高興得太早

在歷經千辛萬苦將防洪閘門搭建完成後,未來的挑戰將會是找到讓它們保持低水位的方法。如今威尼斯在摩西計畫的使用率上已高出預期許多,且隨著海平面不斷上升,未來也極有可能會更大規模地運用它,甚至可能因此將這座城市與其不可或缺的海水隔絕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