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建築視為容器,融入光影與自然 —— 日本建築家 梅林克
日本建築家梅林克,京都人。1987 年自…
您的數位閱讀序號權限期間為
遊於精彩輝煌的舊時光,魔幻地走進二〇、三〇年代奔騰咆哮的文化場景。藝術史在眼前鋪展開來,藝術家、作家、文人雅士都在眼前,甚至和他有了交流;霎時間,源頭又有了滾滾活水,使他流連忘返。
台灣的日常地景裡,究竟流動著多少聲音?風潮音樂旗下獨立音樂廠牌「WINDIE」推出全台首檔音樂實境行腳節目《WINDIE收OUT!》,邀請樂迷跟著大象體操、青虫aoi、神棍樂團、桃子A1J、The Tic Tac、SoulFa靈魂沙發的腳步,在人聲鼎沸的市場裡、在香煙繚繞的廟宇等地,採集各種環境聲音並加入作品,再創作成一支支迷人的MV。
2019年文化部開始辦理「走讀臺灣」計畫,並邀請李明璁擔任2021、2022年度總企畫,至今累積超過上百條路徑,讓走讀逐漸成為民眾的日常。隨著這樣的推動歷程,能夠發現閱讀與行走這兩個動作,已然成為豐富自我視角的要素,更連帶影響臺灣獨立書店、地方創生團體,紛紛透過結合文本與路徑,打造深度與廣度兼具的文化體驗。
1976 的音樂擁有百款樣貌,有時絢爛如七彩霓虹、有時像春日的潮濕微風、有時則化為夜裡的一盞暖燈,穿越時光迴廊,隨機降落於樂迷不同的人生階段(有些人甚至連樂迷都稱不上),超越聆聽,消融內化於我們的意識中。
以「礦工畫家」聞名的洪瑞麟,是早慧的繪畫天才,1912 年生於當時文人志士鼎沸的大稻埕,8 歲時進入位於六館街、以人道主義為旨教育失學兒童的稻江義塾,他很快地展現出繪畫天賦,從 12 歲 時的速寫〈米開朗基羅素描摹寫〉、〈米勒素描摹寫〉可見一二。其後,洪瑞麟更慕石川欽一郎之名,進入由倪蔣懷設立的臺灣洋畫自由研究所(後更名為臺灣繪畫研究所),接觸西洋畫技法,少年洪瑞麟在此結識了臺灣美術史中群星般的藝術家一行人,包含陳植棋、藍蔭鼎、陳英聲、陳德旺、張萬傳等。在當年藝術、文化、社會運動風起的大稻埕,18 歲少年洪瑞麟立定成為畫家的志向。
常言道,創作靈感源於生活,這座專為青年設計師打造的新創基地─桃園設計庫,就位在中壢新明市場老建築裡,一、二樓是當地人再熟悉不過的菜市場,阿姨買菜、攤販叫喊,有親切的生活感,也供應著進駐設計師滿滿的創作養分;搭乘電梯直往六樓便能抵達設計庫空間,木質地板搭配色彩鮮明的桌椅,連排落地窗灑進舒適採光,活潑明亮,有著與其它樓層不同的活力。
位於磯崎村的高山森林基地,從 2017 年成立至今,以豐富的沈浸式體驗,讓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身歷其境,將山林給予的智慧銘刻於心,因而名聲遠播。疫情肆虐全球的 2021,由高山森林基地提供靈感、蛋造設計完成產品設計、賽先生科學工廠協助販售,三方開啟了令人驚喜的合作,一把名為 Mamangan,長 15.4 公分、擁有精準的 10 度角彎折;選用醫療級不鏽鋼結合美規傘繩的迷你海岸布農山刀誕生。我們邀請高山森林基地的創辦人馬中原與蛋造設計的主理人曾偉倫,一起聊聊這把縮小版的山刀背後,究竟埋藏了什麼樣的心意與故事。
中壢繁忙的市區裡有一個地方,能在上午時到川流不息的傳統市場中採買生活所需,傍晚時能到近臨在旁的中壢夜市逛逛熱鬧的市集,這一塊充滿生命力的城市一隅,它叫作新明市場,距中壢車站、中壢交流道都在10分鐘車程內,是中壢數一數二繁榮的街區。新明市場與明德路有著許多當地知名美食、還有各式各樣的生活雜貨攤販店家,這裡的發展已延續了數個世代仍不減規模,但在接下來的世代中,將有一個新的角色將加入這裡,為地方與產業服務,那就是為設計與創意工作者所打造的共創空間「桃園設計庫」
或許這是一場入侵地球的大冒險,雖然不知道是否成功入侵,這趟魔幻旅程已經展開。這次 Dr. Martens 帶領我們進入海豚試衣間,一同在唱片行與古著店中穿梭,試圖窺探這組團員個性、風格不同的特攻隊是如何偽裝成人類,團員們也在影片裡分享了這趟歷險中的小故事,以及在地球中生存的秘方。
在陽光斜入的窗邊,桌上簡單擺放筆袋、散落出的幾枝筆,一頁一頁翻閱著筆記。灑落在皮革製品的光影,也閃動在記憶裡磨練靈光的一刻,腦海裡充滿戲劇張力的思索與對話,濃縮在相聲瓦舍創辦人馮翊綱先生的筆記裡,互相映照一生的閱歷與熱愛的技藝。
「反叛形象」、「獨立精神」似乎是存在於Dr. Martens與次文化族群之間的默契,讓街頭場景中總是能看見Dr. Martens的身影,這次邀請台灣小誌(Zine)長老級人物——小肆與隸屬Flow Down團隊的塗鴉藝術家——DISK為Dr. Martens的經典鞋款打造獨一無二的專屬新貌,並一同談談彼此對於台灣次文化環境的自我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