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的青年藝術家都做什麼消遣?——洪瑞麟與他的大稻埕

以「礦工畫家」聞名的洪瑞麟,是早慧的繪畫天才,1912 年生於當時文人志士鼎沸的大稻埕,8 歲時進入位於六館街、以人道主義為旨教育失學兒童的稻江義塾,他很快地展現出繪畫天賦,從 12 歲 時的速寫〈米開朗基羅素描摹寫〉、〈米勒素描摹寫〉可見一二。其後,洪瑞麟更慕石川欽一郎之名,進入由倪蔣懷設立的臺灣洋畫自由研究所(後更名為臺灣繪畫研究所),接觸西洋畫技法,少年洪瑞麟在此結識了臺灣美術史中群星般的藝術家一行人,包含陳植棋、藍蔭鼎、陳英聲、陳德旺、張萬傳等。在當年藝術、文化、社會運動風起的大稻埕,18 歲少年洪瑞麟立定成為畫家的志向。


#1930年 #臺灣繪畫研究所上課中 #亞歷山大石膏像寫生 #張萬傳坐窗前 #洪瑞麟在最右邊


臺灣茶、酒家菜、西洋畫

1860 年淡水開港,茶與布的大稻埕貿易地景逐漸成形,與廟宇、洋樓、市集、小食攤等常民輪廓緊密交織。今日的大稻埕被視為封存了老台北生活風格的標誌地帶紅磚街巷垂吊南北貨,老舖新生的茶館、點心舖穿插,在迪化街上可見手裏拿著時髦日本雜誌的來客,慈聖宮廟埕前也不乏拍美照打卡「老台北早午餐」的本地二十世代。物換星移,一個世紀後的大稻埕日常對話,臺華日語雜糅依舊。然而,回溯藝文風華正盛的一九二〇、三〇年代大稻埕,當年啪哩啪哩(pali-pali)的雅士文青都愛吃什麼,又與友伴在哪消磨午後時光?

日治時期大稻埕茶行轉作日本、東南亞生意,外銷至菲律賓的元隆茶行為其一,由洋行領銜的國貿體系逐漸式微。躬逢大稻埕商業之盛,洪瑞麟的父親洪祥海(字鶴汀)先是在船頭商行記帳,後至元隆茶行擔任支配人,洪家也遷居至茶行內。善書畫的洪祥海甚愛畫梅,洪瑞麟總是跟在父親一旁磨墨。在茶香氤醞中長大的洪瑞麟,最喜歡色如琥珀的鐵觀音,長子洪鈞雄說畫家呷茶喜歡配老點心,大稻埕老舖的綠豆糕、綠豆椪細緻易碎,入口芬芳;剛出蒸籠的米製糕點帶點熱氣,咬下糯軟生香。

#元隆茶行 #天井 #植物 #左起洪瑞麟 #老闆兒子蔡福 #洪大哥清樹

二十世紀初,知識份子、藝術家與文化倡議者時常聚集在大稻埕酒樓聽藝旦唱曲,面對如此挑惕的客人,酒食當然不能馬虎。1929 年春,石川欽一郎致贈第一代弟子倪蔣懷〈山紫水明帖〉,鼓勵其做對社會有貢獻之事,倪蔣懷遂成為臺灣美術界的第一個贊助者,同年於大稻埕出資成立臺灣洋畫自由研究所,教授石膏像寫生、油畫、水彩、藝術解剖學、透視法與美術史等課程,興奮的洪瑞麟很可能是第一個跑去報名的人。為慶賀研究所創立,倪蔣懷在同一條街的蓬萊閣設宴款待老師石川欽一郎與一眾青年藝術家,紀念照裡有人西裝筆挺、打領結,似乎能嗅出甫開辦「臺灣美術展覽會」(臺展)與「臺灣新文化運動」浪潮乍現的新時代端倪。相隔一百公尺,座落於元隆茶行附近的江山樓亦是赫赫有名的聚會場所,與擅作廣東菜、四川菜的蓬萊閣不同,招待過皇太子裕仁的江山樓大飯店主掌臺灣菜,酒足飯飽後,文人雅士們會繞到酒樓旁小巷弄的藝旦間舉行所費不貲的二次會,有時也有藝術家央請藝旦作為畫中的模特兒。

#蓬萊閣 #1929年7月 #下排左起 #陳德旺 #洪瑞麟 #倪蔣懷 #石川欽一郎 #陳植棋 #藍蔭鼎 #站著的是陳英聲

寫生、山海、臺味

桃李滿台的石川欽一郎最大的消遣是出遊寫生,熱愛水彩的石川與學生留下了日治時期臺灣各處的風景、房舍、廟宇速寫與畫作。師從石川的少年洪瑞麟當然也勤奮寫生,他的足跡遍佈大稻埕,〈後街〉、〈大稻埕民家〉描繪了層疊的紅磚民房與此起彼鄰的窄巷弄;若從元隆茶行門口沿路往淡水走,十分鐘就可抵達淡水河水門,他的同期作品〈帆船〉記錄下停泊岸邊、往來臺灣與中國的戎克船,〈臺北大橋〉則以水彩描繪七跨鐵橋邊絡繹不絕的船隻一景。當年清澈的淡水河中還有其他畫家寶愛的事物⸺毛蟹與蜆仔,這裡烤一烤,那邊醬油辣椒蒜一拌,簡單料理就是一頓大餐。洪瑞麟留日回國後,1938 年受倪蔣懷之邀來到瑞芳懷山煤礦,做勞動工作,他在這裏傾大半生完成人們熟知的礦工系列作品,來作客的友人憶起洪 家的飯桌,在大稻埕豐滿的飲食文化裡長成,洪瑞麟仍講究少時熟稔的臺灣滋味,閒暇時他常造訪鼻頭角寫生,因此畫家餐桌總有東北角海域常見、便宜味美的「四破魚」(sì-phuà-hî)和小卷;偶遇特別場合,如有政府單位前來瑞芳礦坑安全視察,洪家也能端出鹽焗雞、雞捲、清燉鰻魚湯等一桌厚工手路菜色。

#洪瑞麟 #臺北大橋 #1930 #水彩 #紙 #呂雲麟紀念美術館典藏

倚山畫山、靠海吃海,洪瑞麟的創作根植於生活之中,以質樸筆平視普羅眾生,沿途畫下大稻埕、日本山形、瑞芳二坑,及晚年的加州雷當多海邊的人 生高低景致。「掘光而行:洪瑞麟」展出作品從啟蒙至熟成,涵蓋照片、文獻檔案及畫家親身錄製的影音,讓我們得以趨前一步去看作為畫家、作為一名誠懇的人,洪瑞麟的萬千面相。

#淡水河 #〈臺北大橋〉#1996年通車 #綠豆糕 #鹽梅糕 #鬆糕
# 大稻埕碼頭 # 五號水門 # 觀光船 #〈帆船〉# 波麗路 # 最老西餐廳 #Since1934
# 江山樓舊址 #1976 年拆除改建公寓 # 想吃酒家菜 # 點一排慈聖宮小吃解饞
# 雞捲 # 沒有醃蜆仔只有蛤蜊 # 大稻埕千秋街店屋 # 竹節式落水管
# 毛蟹專賣店老闆說現在都沒有毛蟹了 #千秋街 #第一條洋樓街 #〈後街〉

文 / 林君燁
攝影 / 陳智賢
圖片提供 / 臺北市立美術館

掘光而行:洪瑞麟

2022.3.19(六)- 2022.7.31(日
臺北市立美術館二樓 2A & 2B
相關系列活動及展訊消息

Previous ArticleNext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