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社會的「前輩」典範

而一旁的電視,則是重複播著二十多年前他在母校康乃爾大學,以「民之所欲,常在我心」為題的經典演說,感覺在場不同世代的人,都可以透過不同方式來連結彼此的歷史記憶。

挖掘新地方價值,別再說「古早味」了!

「人情味」是可意會,但無法立即言喻的抽象詞語,探究原因,主要來自於台灣人的天性,充滿著熱情及好客的態度。無論你是誰,來自於何方,語言通不通,男女或老少,只要對方在意著你,都會盡力的透過行動來表現善意與熱情。

專欄作家-v3-4_林承毅_潮流考現

打破慣性,迎接「非常」為日常到來!

面對這些無預警的非預期性因素,人們往往從一開始的不安、恐懼,到之後可以從容地去面對這些挑戰,雖然過程常需一次又一次打破依價值觀與經驗法則下所長期累積起來的「舒適圈」,當一切無法再有跡可循,許多的經驗都是從當下才開始進行判斷且累積,讓我們很真切的感覺到,時代確實已相當不同,那未來到底是什麼?

專欄作家-v3-4_林承毅_潮流考現

沒有絕對值:街區活化的典範學習

隨著創生浪潮崛起,傳媒的推波助瀾,讓案例更見於世,尤其日本地方各式案例只要一推出,總能在社群間引起許多討論及熱潮,而日子一久也許看多、看膩了,漸漸出現一種聲音,那就是「怎樣看,都是一片美好,是否有失敗案例?」我想這是以前求學時期深受「失敗乃成功之母」的概念影響所致。

專欄作家-v3-4_林承毅_潮流考現

一同來找尋台灣的「縣民性」

如果時光回溯到百年前,甚至古早的年代,囿於交通狀態,生活型態及社會規範等諸多限制,讓人群及聚落間的交流往來完全無法與現今相比擬;處於這樣的閉鎖狀態之下,讓區域間易於產生差異,這也反應在住民顯著的個性及氣質上。就以我所熟悉的老台北為例,就在幾公里不到的範圍之中,從早期最先發展的艋舺、大稻埕,再到遠一點的士林及松山,如果你問一下身邊的父執輩的老台北,就可從他們口中聽聞區域之間,人們風格性情的大相徑庭之處。

當社會設計成為新一代之後

今年「社會設計」正式成為設計獎的一類,有著絕對的意義——台灣設計界對設計的定義,終於能跳脫過往單純的有形設計,開始將無形的、或系統性的解決模式視為是「設計」,這樣看得見的進步,絕對是人本設計領域的一大勝利。

迎接「一個人」的集體協作社會

一個人的旅行,不再被視為是種懷著悲壯情緒的孤獨壯遊,而是一種自願的享受、風格標榜、自我挑戰,甚至是心靈層次的對話,「獨身」成為不需勇敢,就可踏出的選項。而嗅覺最敏銳的商業,也針對這樣需求展開對應的行動 ……

髒髒包

從韓國發跡,中國茁壯的髒髒包,歷經半年的悶燒醞釀,終於在 2018 年初降臨台灣,整個風潮約於 2 月引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