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節慶日益無感的當代,思索重新設計賦予意義

2020 年是十分不平靜的一年,年初爆發的新冠肺炎不僅造成全球恐慌,更包含後續對於生命財產的影響,來不及告別成為許多家屬心中永遠的痛。而台灣因防疫措施得宜,幸運地逃過了這一劫,但即使如此,今年確實常聽聞曾經紅極一時的台日明星或知名人物在這個敏感的時間點離世,姑且不論這樣的殞落,是否因故被放大,可以確定的是,人們處於非常時期,對於任何的風吹草動益發敏感,而對於身邊人事物的連結,也將會更為珍惜……

誠如剛結束的傳統節慶——中秋節,四連休的長假並沒有受到疫情的影響,滿滿的返鄉人潮,讓高鐵列車一票難求,能有如此榮景,不得不感謝防疫的戰功,讓台灣人能在全球依舊飽受疫情困擾,甚至面對秋冬再次大爆發的危殆之際,仍可以好好過正常生活與過節。甚至在上半年延滯的活動,藉此連假報復性釋出,當然,戴口罩、噴酒精、量低溫,並在人潮聚集處保持危機意識,諸如此類必要的防疫工事仍不可少。

在中秋節上,吃月餅、剝柚子,以及舉頭賞月,透過慣例來建構起這個民俗節日該有的儀式感,但不得不說,在當代環境之下,這樣的內容似乎顯得有點單調及老派,變得帶有「形式主義」的舊傳統文化,假如賦予更多意義,我們也能讓中秋節與時俱進。

讓這個有著歷史與傳說支撐的無形文化資產能被世代重視並需要,否則節慶只是透過責任來維繫與傳承——清明返鄉是為了去給祖先看,端午返鄉為了吃媽媽包的粽子,過年和中秋返鄉為了同儕朋友與家人,如果到了 21 世紀,我們依舊肯定傳統節慶存在的價值與意義,是否該更近一步來設計,使之加載更多趣味性或者時代新意義,因為唯有如此,才算是真正被需要,才能真實體驗其價值。

或許我們可以思考,為什麼這些傳統節慶愈來愈式微?與其說節慶並沒有隨著時空產生過多的改變,不如說人們的注意力,早已隨科技發展益趨分散,過往在沒有那麼多訊息載具干擾之下,人們總能集中注意力面對種種需團聚的節日。中秋節確實至今還行禮如儀地保留吃月餅與柚子,並走到空曠處看看遠方月亮的行為,但老實說這些事情平常也可以做,在沒有太多新鮮感與特殊性之下,要維繫這樣的傳統習俗,問題或許就出在「參與感」。

而在許多陰錯陽差之下,從三十多年前開始,興起了在中秋節烤肉的習慣,姑且不論是不是由烤肉醬業者透過行銷宣傳來倡議,從內容上來看,烤肉確實為傳統的節慶注入新活水,讓年年了無心意而顯得乏人問津的活動能深受某些族群的期待。與其說人們期待傳統節慶的到來,不如說期待那一天可以見到許久未見的親密友人或家人,因此透帶有節序感且具有一定麻煩程度的烤肉活動來進行共創,不敢說中秋節起死回生,但已被重新調整為當代所需要的模樣。

老實說,要舉行一次烤肉活動其實過程並不簡單,仔細來看,過程就是一趟儀式:先詢問誰家適合烤肉,再決定今年要邀請誰,而後透過什麼社群媒體來進行邀約,等到人數確定之後,便進行細部規劃以及食材與用具採買……這些工作都需要在烤肉前進行完畢。到了約定時間,通常需要大夥人分工合作來進行,這時候每個人都須戰戰兢兢完成託付工作,生火的生火、備料的備料、烤肉的烤肉,最後開始分食,好不忙碌;而隨著受邀者陸續前來,寒喧打屁敘舊聊天。通常活動進行過一半,因為在戶外,就會開始進行一些餘興節目,放放煙火、玩玩遊具等等,通常整場下來歷時數個小時,甚至持續一整夜,如此一年一會的群體活動在參與過後,常會萌生滿足感,對於這樣傳統節慶飽藏無限記憶。

當然在過去幾年,台灣中南部地區飽受懸浮微粒 PM2.5、PM10 空污之苦,尤其是秋冬兩季更為嚴重,而曾有報導指出,中秋節烤肉最高將會讓空氣品質指標上升七倍至百倍之多,對民眾的呼吸道與肺部影響甚鉅,甚至會增加罹癌機率,因著這樣的現象,每當中秋節來臨該議題就再次引起極大關注,甚至遭逢社會輿論與批評。不可諱言,自己過往也站在批判立場來審視烤肉活動,然而在經歷新冠肺炎,以及台灣面臨城鄉發展失衡的急遽危機下,我開始有了不同的思考與評論角度,那就是縱使烤肉對人體有害,也稀釋掉中秋節原本的意義,但如果放大範疇來看,未來人與人之間的連結與關係勢必會日益淡化,如果透過戶外烤肉活動,能再度讓有緣分的人們聚起在一起,無非不是一次讓舊傳統節日得以「活化」的契機與案例。

如果大家對於西方甚至日本的季節型飲食習慣有所瞭解,應該會知道 BBQ 本來就是這些國家夏季的全民運動,每逢夏季的假日,大夥就會準備新鮮的肉、海鮮及相關食材,到戶外野營,順便烤肉與遊戲,而台灣的夏日太過炎熱不適合,轉而選擇在秋高氣爽的入秋時刻,尤其選擇中秋節連假期間的晚間,集體透過烤肉來過節,如此一來,所謂「月圓人團圓」,才不會只是口號,而是一件可以落實的行動,隨之年年被妥善保留下來。

中秋節如此,其他的傳統節慶呢?我想最關鍵的一件要事就是,需要梳理舊節慶慣例並賦予新銓釋,傳統節慶不僅才可以續存,同時也再次受到人們重視。

農曆新年,除了現在的吃吃喝喝、包紅包、看千篇一律的綜藝節目,或到夜市瞎逛一番之外,能不能賦予意義,創造一個新的儀式內涵。反觀日本新年,有所謂初夢、寫書法立志或觀賞越野接力賽的活動,確實讓新的一年不只是口慾飽滿,也能精神充沛。

再舉例來說,數百年前從泉州來的移民把「做十六歲」的成年禮儀式帶來台灣,目前台南還有許多地方在執行,但如果你有參與或看過這樣的儀式,整個過程其實相當陽春,甚至有點簡陋,大多數的內容比較是流於行禮如儀的過程,對於參與者,甚至家長來說,不見得有感。

而日本對於滿 20 歲的少年少女們所舉辦的「成人式」,其存在的意義就是是要慶祝並激勵年輕人們:已經成年了要有所自覺,未來人生道路要勇敢面對,並且要開始自食其力努力生活。通常無論男女雙方都想要在成人式表現出自己最美好的一面,因此,女生會穿上相當華麗的振袖和服,而男生則會換上最帥氣的一套西裝,來留下紀念,成人式流傳至今也不過百年,但已經成為日本社會一個極為重要的傳統。

「它山之石,可以為錯」,從日本來看台灣,府城的「做十六歲」確實還有許多發展潛力,也可一葉之秋看出台灣多數的傳統節慶皆可在保留傳統精神的情況下與時俱進,創造更多符合當代需求的創意體驗活動,期盼在不久將來,能導入更多設計思維,讓節日能進行儀式再設計。只要活動有意義、有魅力、有價值,我相信絕對可以破除形式主義的框架,找到被需要的新理由。

Previous ArticleNext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