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動歸鄉路的雜誌

引動歸鄉路的雜誌

曾幾何時,隨著樂活概念的興起,返璞歸真成為人們的渴望,從而對美好生活的定義也有所改變,地方的許多既有價值觀與特性,竟也隨著時代演進重新被看見,並擦亮其價值。

油膩膩

速食店員工的祕密生活:我習慣了油膩膩的一切

這不是世界上最迷人的工作,但必須有人去做。而且,我真的很自豪我在這間店工作了這麼久,很多人堅持不了幾個月。事實上,我相信每個人都應該在速食店工作至少一段時間。我學到了很多關於待人處事的生活經驗,以及該如何積極面對極端負面的情況。

專欄作家-v3-4_林承毅_潮流考現

台灣的地方創生元年來了?

到底「地方創生」是什麼意思?不同領域人士,以各自的想像、認知進行表述。回到日本,當初概念會被提出,核心問題就是地方人口急遽減少、產業空洞化,造就區域發展不均。而台灣呢?要如法炮製日本,把地方視為台北之外,或是大台北之外的地方嗎?「地方能永續存在發展」,才是地方創生的核心。

圓滾臉方形便 ——澳洲袋熊

袋熊天生的憨厚表情,看似毫無殺傷力,連大便都讓人覺得特別可愛。筆者友人曾在澳洲動物園照顧過袋熊,然而他完全沒有受到動物園影片中袋熊討摸撒嬌的待遇,甚至打掃欄舍時被憤怒的袋熊追著跑,最後只好狼狽扛著刷子翻出獸欄。由於是「那樣可愛的袋熊」,根本沒人同情那位朋友。

浣熊與拉斯卡爾

1977 年,改編自美國作家史坦林‧諾斯(Sterling North)的《我昔日的拉斯卡爾》(Rascal)的日本卡通《浣熊拉斯卡爾》首播。自此,這隻美國出生日本再製的調皮生物,開始踏上各式聯名周邊、限定商品出不完的風光星途。台灣以「小浣熊」稱呼拉斯卡爾,這在翻譯上毫無疑問,原作背景是美國 20 世紀初的農村田園,描寫小男孩與森林收養的浣熊共同生活的快樂,與最後不得不離別的感傷。

手臂上的閃電

我從沒問過那些刺青背後的意義,以及,各是為了什麼緣故而刺下的?總覺得有點在探人隱私。這些年,刺青漸漸洗刷從前的污名,不再和不良少年、法外之徒劃上等號,身邊的朋友開始一個個向刺青店報到,在自己的體內埋下一座新的紀念碑。

那些年我們聽過的 MTV Unplugged 

那是 1998 年,一個我們還用 CD Player 聽音樂的年代,我記得抵達劍橋的第一天,我就去唱片行買了一張之後會連續聽上兩個月的專輯——布萊恩‧亞當斯 (Bryan Adams)的《MTV Unplugged》 (1997 年發行)。

專欄作家_李明璁

世界盃的情熱番外篇

馬修因日韓世界盃將至的「突發性東亞熱」,當然改不了他的歐洲中心主義。比如他竟然還在用「遠東」(Far East)這種帝國視角的字眼,而被我笑嗆:「你才遠西(Far West)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