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會是新盧德主義的一年嗎?
200 年前,破壞者無法阻止工業化的進程,如今也註定不會成功。但在生活中懷有一點點盧德主義之心無傷大雅,我們早該意識到科技變革並非總是有益的,也並不總是無可避免的。我們不必投棄所有現代科技帶來的愉悅;覺得偶爾離線對自己有益也不會讓你變成老古板。你只不過不是機器而已。
您的數位閱讀序號權限期間為
200 年前,破壞者無法阻止工業化的進程,如今也註定不會成功。但在生活中懷有一點點盧德主義之心無傷大雅,我們早該意識到科技變革並非總是有益的,也並不總是無可避免的。我們不必投棄所有現代科技帶來的愉悅;覺得偶爾離線對自己有益也不會讓你變成老古板。你只不過不是機器而已。
回溯到數年前,史諾登還在掙扎是否要洩漏國安局機密資料,其內容將暴露政府的大規模監聽行動;他從一部 2009 年的紀錄片獲得啟發,該片就叫《美國最危險的男人:艾斯伯格與五角大廈文件》。2013 年,史諾登將素材交付記者後,艾斯伯格迅速表達支持,兩人結識為友;艾斯伯格在 2015 年親赴莫斯科,造訪流亡的史諾登 ……
有別於英美有像是劍橋分析(Cambridge Analytica)這樣利用臉書的簡短問答得到投票者詳細「心理圖像」(psychographic)的公司,北方邦——印度非常貧困、缺乏法治的省分——的資料蒐集仍然有賴於人力接觸 ……
他在一場中西大學的演講中,透露出對嶄新、陌生元素的渴望,他說:「鬍子對我來說是個很好的提醒,提醒著我這會是段不同的人生。我希望有一天我能找到什麼不同的東西,或者出現什麼能夠代表我的東西 ……」
《報導者》走入自殺者遺族的世界,透過不同階段的哀傷歷程,看見掩蓋在迷思與禁忌下的真實經驗,他們分別錄下「現在的自己」對逝去親人說的話,邀請讀者留駐聆聽,那些不因死亡而被切斷的生命連結 ……
在以進步價值與多元平等著稱的瑞典,極右勢力日漸抬頭。《紐約時報》從一個移民社區的真假資訊中抽絲剝繭,挖掘出一台藏於紛亂背後的全球機器;製造散播假訊息、煽動陰謀論與操作對立情緒的機器,一步步將瑞典塑造為進步價值下的「失敗國家」範例 ……
歐美許多百貨公司都有提供「禮物登記」的服務,即將步入禮堂的伴侶們可以準備一份「願望清單」並通知親友;禮物顧問的工作,便是協助伴侶們完成清單,也幫親友買對禮物。而為想收到價值約 42 萬台幣的鍋具(與鍋鏟)的客戶提供建議,從來沒有無聊的時候。
馬克思指控宗教是大眾的鴉片,使人們分神不去注意資本主義的剝削。但是資本主義早就已經透過承諾未來會享有更好的物質生活,穩定地削弱了宗教的力量,而且那更好的未來並非出於神助,而是人為市場。
歐洲極右翼、亞洲民族主義、白人恐怖主義接連崛起,占據主導位置的多數族裔卻成了攻擊火力最猛烈的一方。…… 人口變遷、全球互聯,甚至是民主的崛起,都讓多數族群感覺自己的主導地位受到危及,連帶產生對少數族群的恐懼(有時是攻擊)心理。少數族群的存在被視為一種存在威脅。
8 月 5 日,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托妮・莫里森(Toni Morrison)逝世,享壽 88 歲。在她筆下充滿創傷與悲劇的故事中,給予了無數非裔美國人——或世上任何感到孤單、少數的人們——憐憫與慰藉。布克獎得主本・奧克瑞、《紫色姐妹花》作者愛麗絲・華克、土耳其當代文壇代表性作家艾莉芙・夏法克⋯⋯眾作家動筆獻上他們的敬意 ……
他是知名的「親華派」、首位就二戰時維琪政府協助迫害猶太人表態的法國總統、反對美國出兵伊拉克的反戰派,也是因貪污罪名成為首位遭定罪的法國元首;他一路從巴黎市長、總理,再到總統,占據法國政壇重要位置逾 40 年光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