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給・席哈克 —— 左右逢源的法國政壇「推土機」

他是知名的「親華派」、首位就二戰時維琪政府協助迫害猶太人表態的法國總統、反對美國出兵伊拉克的反戰派,也是因貪污罪名成為首位遭定罪的法國元首;他一路從巴黎市長、總理,再到總統,占據法國政壇重要位置逾 40 年光陰


活躍法國政壇四十載的重要人物,賈給・席哈克(Jacques Chirac)上月底逝世,享壽 86 歲。他在 1995 年第三度參選時,當選法國第五共和的第五任總統。在此之前他曾三任巴黎市長、兩度出任總理,然而,當他終於當上總統,卻證明自己缺乏遠見或特別的決心,就算選民最終給了他一次又一次的機會。他曾以「社會分裂」(fracture sociale)為競選宣傳重點,卻幾無採取任何行動來彌合之。他有一些優點,包括明顯反對伊拉克戰爭、改善道路安全和兵役制度改革。但到頭來,很難指出他在愛麗舍宮的那 12 年(在他任內法國總統任期從 7 年減至 5 年),有什麼重大改革回應了這個社會的迫切需求。

他似乎既沒有意願、也沒有想像力,去面對法國的種種問題,包括那些強大而無情的既得利益集團和公共財政所構成的問題。他的職涯在一片烏雲籠罩下結束,他的總統豁免權遭解除,法院判定他在任職巴黎市長期間貪污——先不提其他諸多指控,他手下官員曾挪用公款,雇用自家黨員從事一些不存在的工作。有鑒於他身體虛弱、飽受記憶問題折磨,2011 年獲判兩年緩刑時他並未出席聽審。

席哈克自稱是創建第五共和的夏爾・戴高樂(Charles de Gaulle)之政治繼承者,但他的立場千變萬化、前後矛盾,以至於他幾乎可辯稱自己在追隨所有戰後政治人物的腳步。他的首個總統任期毀於自己一手造成的創傷。在他當選兩年後,儘管他的保守派盟友佔議會多數,他仍進行不必要的國會普選,導致社會黨(Socialist party)與其盟友勝選。法國史上也出現過其他左右共治(即總統和總理來自不同政治派系、共同執政),但都未曾持續超過兩年。然而,席哈克卻擺脫不了社會黨的里昂內爾・喬斯班(Lionel Jospin);1995 年的總統選舉成了他手下敗將的喬斯班,之後當了五年的總理。

反對他的人認為,他是個毫無原則、貪婪的投機者,精於侍從主義和背叛的政治手腕,卻缺乏真正的信念,執政優柔寡斷。然而,即便是他的政敵也很難討厭和藹可親、對墨西哥啤酒和法式抹醬三明治有著巨大胃口的席哈克,他遭定罪一事也沒什麼人幸災樂禍。他的支持者則指出,他的智慧、精力、適應力,以及一種真誠的人性溫暖與慷慨、文化造詣的寬廣,皆是在 40 年的政治叢林中所未能抹滅的。雖然和法蘭索瓦・密特朗(François Mitterrand)的法老級作品(註 1)相比遜色不少,但他至少留下了一座紀念碑——布朗利河岸博物館(Quai Branly museum),該館致力於展示非歐洲文明的各地原住民族藝術與文化。

席哈克有能力做出大是大非之舉,證據即是他總統任內或許最為輝煌的那一小時——他承認了那長久以來被恬不知恥地否認的,法國維琪政府在 1940 到 1944 年的責任;還有他在 1996 年密特朗逝世時動人而大度的致敬。和他的一些政治盟友不同,他不會與極右的民族陣線(Front National,去年更名為國民聯盟)打交道,儘管該黨創始人讓-馬里・勒朋(Jean-Marie Le Pen)不無說服力地聲稱席哈克曾一度尋求他的支持。

然而,凡是公正的觀察家,幾乎不可能沒得出此一結論:在擔任巴黎市長的 18 年間,席哈克是有意、積極地參與一個根本到達了史詩級程度的腐敗體系。他出了名的缺乏忠誠。儘管他絕非條件反射式反美,但他對多極世界的夢想,驅使他去和普丁(Vladimir Putin)、海珊(Saddam Hussein)以及各色各樣慷慨的非洲暴君建立友誼。

席哈克是瑪麗-路易斯(Marie-Louise,原姓瓦萊特[Valette])和阿貝爾-弗朗索瓦(Abel-François)之子,生於巴黎。他的家庭在法國中部利穆贊大區的農村落地生根,他的曾祖父曾是科雷茲省的一名教師。席拉克始終培植著其家庭與農村的關聯;農人是他的一批天然選民。不過,這些根基其實並非那麼深厚;他的父親是一家航空公司的主管。

在巴黎完成中等教育後,席哈克選擇了菁英階級的典型捷徑之一:巴黎政治學院(Sciences Po),以及隨後的國家行政學院(Ecole Nationale d’ administration)與審計法院(Cour des Comptes)。他也抽空去哈佛上了一門暑期課程。至於他樂在其中的兵役時光則帶著他到了阿爾及利亞。他是一名騎兵軍官,也是「法屬阿爾及利亞」(1830 – 1962)的熱切支持者。

仕途

1960 年代初期,年輕、精力充沛的席哈克吸引了戴高樂的總理喬治・龐畢度(Georges Pompidou)的注意。他成為龐畢度內閣的一員,在某種程度上,也成為這位身材圓胖、善於處世、在很多方面與戴高樂有著天壤之別的總理的麾下門徒。正是從此時期起,席哈克獲得了向他的無窮精力致敬,且沿用至今的綽號——「推土機」(le bulldozer)。龐畢度鼓勵年輕的席哈克,在他專家治國論調的活動中增加政治面向,席哈克便在 1965 年正式獲選科雷茲省聖費雷奧爾市議員。 1967 年,他贏得鄰近城鎮於勒塞的一個國會席位,並在之後的 25 年都穩坐該席。

他的政府生涯始於 1967 年,龐畢度任命他為社會事務部的初級部長。下一年,爆發了五月到六月的公民動亂事件(指五月風暴學運和隨後的工人罷工等事件),而席哈克則密切參與了幾場平定法國的協商;傳言他有次參加一場重要會議時,藏了一把槍在身上。1969 年,戴高樂在輸掉一場不必要的公投之後辭職下台,然後龐畢度成了總統。席哈克的仕途步步高陞:先是位居一些中階職位,再到農業部任職,並在那建立起農民之友與捍衛者的形象,後來又踏入內政部。

1974 年,龐畢度死於一種長期向公眾隱瞞、飽受其苦的長年疾病。接替他總統一職的一大候選人,是時任總理雅克・沙邦-戴爾馬(Jacques Chaban-Delmas),一位改革派、抵抗運動(註 2)英雄和真正的戴高樂主義者。在一長串聲稱沙邦-戴爾馬無法擊敗密特朗的戲劇轉折(coups de théâtre)序幕中,席哈克帶領一組 43 名戴高樂主義眾議員投靠瓦勒里・季斯卡・德斯坦(Valéry Giscard d’ Estaing)的陣營—— 一位擁護中間主義和自由市場、非右翼戴高樂主義的候選人。

季斯卡在第一輪投票中打敗了沙邦-戴爾馬,並在第二輪投票中險勝密特朗。席哈克則獲賞總理職位。這關係並沒能持續多久;當席哈克作為政府首腦制定政策,季斯卡就如同戴高樂所說的——完全無意「當空殼元首」(註 3)。季斯卡推行了一系列野心勃勃的社會和經濟改革,但並非所有改革都能合他政治盟友的胃口。在被任命兩年後,席哈克突然遞去總理一職,聲稱自己無法完成交付予他的任務。

1976 年底,席哈克組建保衛共和聯盟(Rassemblement pour la République)——通常被形容為新戴高樂主義,儘管戴高樂將軍應該會詫異於該聯盟的某些角色定位——將飄忽不定、四分五裂的戴高樂主義運動,轉變成一台服務個人野心的機器,而這種野心還會刺激他走向愛麗舍宮。該黨也聲稱要捍衛戴高樂主義、民族主義和主流民意的保守價值觀,對抗季斯卡所謂的自由主義政策。隔年,席哈克再一次勝利,擊敗了季斯卡提拔的候選人——拿下擱置一世紀後再度恢復的巴黎市長一職(巴黎市長職位自巴黎公社期間遭廢除,一直到 1977 年才恢復)。

1976 年 12 月,席哈克當選保衛共和聯盟主席,背後是戴高樂與龐畢度的肖像。(Getty Images)

有了保衛共和聯盟任他支配——數年間,他擊退了比他更真誠的戴高樂主義者奪權的企圖——加上巴黎市政廳的權力基礎,他重新踏上通往愛麗舍宮的征途。1981 年他首度參選總統,在第一輪投票中輕易地遭密特朗和季斯卡擊敗,但右派在最後一輪投票中分裂,而席哈克擺明缺乏熱情地替季斯卡站台,以至他的諸多支持者要麼棄權、要麼投給左派,結果季斯卡敗選。密特朗要求舉行國會普選,社會黨與其盟友順利贏得國會多數。

在接下來的幾年間,隨著席哈克全力追求他的野心,巴黎市政廳和保衛共和聯盟間的界線愈發模糊。1986 年,政治鐘擺的擺動讓右翼在國民議會重新掌權,席哈克二度成為總理:這是他的首次左右共治。這位新總理完全不是詭計多端的密特朗的對手,他輕而易舉便智勝了他。1988 年密特朗和席哈克在最後一輪總統選舉中對決,密特朗的勝利來得毫不費力,他要求舉行國會普選,仍是左派獲勝。

五年後,右翼重新贏得國會普選。有了 1995 年年初,巴拉杜在民調中遙遙領先,許多席哈克的主要支持者紛紛轉向支持他,包括爾後的內政部長尼古拉・薩科吉(Nicolas Sarközy),他到頭來還成了席哈克日後憎惡的活躍繼任總統。然而,席哈克作為一位更出色、更有經驗的競選者,發現了對多數法國觀察家早已顯而易見、持續了好一段時日的「社會分裂」。他説,必須讓一個分裂的社會再團結起來,因此擄獲許多年輕選民的支持,並在第二輪投票中險勝社會黨的喬斯班。

新當選的總統所面臨的誘惑是立即舉行國會普選,心裡盤算著選民們會給他一個與他心意相通的國民議會。考量到現有議會仍有三年任期,席哈克並沒有這麼做。前外交部長兼席哈克的長期擁護者阿蘭・居貝(Alain Juppé)獲任總理。各種準戴高樂主義政策(例如南太平洋的核試驗)都得以恢復。但是不待見的國內政策和高失業率,引發了 1995 年的大型罷工。居貝成了眾矢之的,但到了 1997 年,席哈克非但沒換掉他,還要求進行國會普選,結果右派敗選。喬斯班成了總理。

席哈克 2002 年連任後,一次普選讓國民議會重回右派手中。對伊拉克戰爭的質疑立場,讓他在國內外贏得掌聲,但他卻遭遇重大挫折:2005 年,選民無視他對《歐盟憲法》的支持,在公投中斷然否決批准該條款。祖父級典型的鄉巴佬總理冉-皮耶赫・哈發林(Jean-Pierre Raffarin)被貴族出身的外交部長多明尼克・德・維勒班(Dominique de Villepin)取代,此前德・維勒班在聯合國發表反對伊拉克戰爭的演講廣受讚揚。然而,他上任後為打擊青年失業率,而提供年輕勞工更低工資的計畫,激起憤怒的反對聲浪而不得不撤回;同時,在巴黎近郊住宅區,兩名移民青少年在警方追捕下死亡,此事所引爆的舉國動亂(2005 年法國騷亂),給了薩科吉一次展示他強硬立場的機會。

2003 年,時任法國總統的席哈克在新喀里多尼亞的首都努美亞對群眾發表談話。(Patrick Kovarik / AFP / Getty Images)

席哈克的健康每況愈下。2005 年,他開始配戴一個不顯眼的助聽器,並經歷了一次輕微中風。漸漸地,他愈發像是德維勒班與薩科吉惡鬥的旁觀者,並在 2007 年屆滿下台。2012 年,席哈克明確表示他會投給社會黨的挑戰者、也是後來的贏家法蘭索瓦・歐蘭德(François Hollande),而非薩科吉。

席哈克在 1956 年與貝娜黛特・裘德隆・德庫爾塞勒(Bernadette Chodron de Courcel)結褵,她出身自顯赫富有的戴高樂主義家族。她意志堅強,是個虔誠的天主教徒,也是「上流布爾喬亞」(haute bourgeoisie)的產物。她在科雷茲有自己的政治事業,而在席哈克任內晚期,她擺脫了他的陰影,憑藉自身本領作為一名政治人物嶄露頭角。他們育有兩女,勞倫斯(Laurence)和克勞德(Claude),後者之後成了席哈克的心腹顧問,也是他團隊中舉足輕重的人物。

這段婚姻持續了下去,但幾經波折都心照不宣。如同貝娜黛特承認的,席哈克不斷出軌;他的司機曾回憶,說比起濃情蜜意,更不得了的是他這些浪漫邂逅的迅速與頻繁。

貝娜黛特和克勞德拯救了他。勞倫斯則在 2016 年過世。

賈給・勒內・席哈克(Jacques René Chirac),政治家,生於 1932 年 11 月 29 日;卒於 2019 年 9 月 26 日。


註 1:指密特朗在任內獨排眾異邀請貝聿銘建造的巴黎羅浮宮金字塔。

註 2:二戰期間為對抗納粹德國和德國控制下的法國維琪政權,而組織的運動。

註 3:原文是「inaugurating chrysanthemums」引用阿爾及利亞諺語「Inaugurer les chrysanthèmes」,字面意思為「替菊花舉行落成典禮」意指置身顯赫位置,卻沒有實權;常被用以形容沒有實權的政府官員。

Previous ArticleNext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