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邊露伴在羅浮》

十年前,立志成為職業漫畫家的岸邊露伴,在投稿處處碰壁時,邂逅了美麗的少婦藤倉奈奈瀨,意外得知羅浮宮收藏一幅世界上最黑暗的畫。十年後,已是全球知名漫畫家的露伴,為了親睹這幅畫作,潛入了不為人知的羅浮宮地下隧道,卻遭遇一連串驚悚駭人的事件,意想不到的黑暗即將來襲 ……

《蜘蛛人:新宇宙》——英雄神話的多元繁殖

電影中結合 2D 與 3D 的新型態動畫風格,正呼應平行宇宙連結了眾版本混雜的視覺美學,其繽紛、多彩與動感,確實引領觀眾進入驚奇連連的新電影宇宙,這不只是感官上的刺激,也像是 21 世紀流行文化中,複製、連結、解構與重述等特質的具象呈現,電影也因此在娛樂之外,多了文化上的特殊意義。

不合時宜的可能性——《豹變》

小說的虛構,重點不在虛而在構;構,即人之所為,並計算著如何能以人之所為逼近真實。但木心的洞見,等於是在起點就預設了逼近真實之不可能,彷彿〈SOS〉中那才剛出生即滅頂的嬰兒,又彷彿第二篇作品〈童年隨之而去〉的結尾,敘事者「我」丟失了心愛的碗,耗費精力努力索尋,卻依舊未果 ……

柔韌可觸的編織藝術:安妮·亞伯斯與其創作

…… 編織的過程觸發亞伯斯對媒材理論的好奇,開啟她對編織世界的想像視野。織布機如人的頭腦,編織等同於組織思路的過程,而編織者在操作時思考的不是平面,而是立體結構。一條放入一條,一層加上一層,那緩慢耗時的創作時程,賦予編織者與機器、媒材對話,內容談的永遠是「如何建構」。

用音樂起爭議—— 性別平權的 2018 年

似乎# MeToo 運動的成功愈大,接續而來的反作用力也愈大。一如去年初,全球超過 45 個音樂節聯名要在 2022 年達成參演名單男女各半的目標;到了年底,瑞典一個主打「男性止步」的全女性音樂節 Statement 卻遭政府裁定為性別歧視。也許是時候認清:立法修法或有階段性成功,社會人心則無。

莎士比亞並不曉得三明三暗:一個劇場即生活的時代

十六、十七世紀的劇場是個龍蛇雜處、且十分熱鬧的地方,比起冠冕堂皇的國家劇院,其氣氛可能更像國賓長春或西門電影院;從上流階級、知識份子、文青,到普羅大眾,都可能在那裡約會、相聚、與娛樂。其熱鬧的程度,甚至讓當時英國皇室為了避免戲劇現場引起的騷動破壞城市治安,所以從伊莉莎白女王時代起,明文規定所有劇團都必須領有來自官方的營業執照,才能上演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