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主義曾許諾更好的未來,這個承諾還能兌現嗎?
馬克思指控宗教是大眾的鴉片,使人們分神不去注意資本主義的剝削。但是資本主義早就已經透過承諾未來會享有更好的物質生活,穩定地削弱了宗教的力量,而且那更好的未來並非出於神助,而是人為市場。
您的數位閱讀序號權限期間為
馬克思指控宗教是大眾的鴉片,使人們分神不去注意資本主義的剝削。但是資本主義早就已經透過承諾未來會享有更好的物質生活,穩定地削弱了宗教的力量,而且那更好的未來並非出於神助,而是人為市場。
當我們減少消費時,卻「做」得更多。一連串研究揭示了與消費習慣相關的奇異現象。他們稱之為「體驗經濟」(experience economy)。聽起來是個宏大的理論,但其背後的科學基礎相當簡單:儘管存在政治不確定性、財政緊縮和通貨膨脹,我們仍然花更多錢在體驗事物上,並選擇縮減購買物品的支出。
電影產業瞬息萬變,這已是無可改變的事實,對獨立電影院而言,若能彼此資源共享,將實務上的經驗轉化成可被傳遞的知識,就能將更多的心力與資源放在開發各自的特色上,而非獨自從頭摸索基礎的事務。ICO 的網站便極力做到這點,他們將各種實用的電影產業知識,轉化成不同主題的指南 ……
剛剛在外奔波一天的你想到這可能是飯店的熱情招待,便心懷感激、不疑有他地拿了一罐來享用。殊不知,到了退房的那一天,你的帳單上卻出現了一串數字,告訴你因為你沒有仔細看冰箱上的小字,便成了花市價三倍的錢買飲料的冤大頭。事實上,除了飯店以外,業者透過隱匿部分資訊以收取手續費的獲利模式相當常見 ……
「只剩一分鐘了,」瓦卡薩利在一道已經按了鈴卻不會立刻打開的門前面。三十秒。⋯⋯十秒、九秒、八秒,瓦卡薩利閃身進入,兩步併一步地跑上公寓樓梯,然後在一分鐘內跑回路上。「這不是件涼差,伙計,」計時器在他手中重置。
預測選股和預測選美的運作原理非常類似。如果我們要預測選美結果,我們就不是要選出「實際上最美的人」,而是應該挑出「大家認為最美的人」。或許由此,我們便能略窺為何會有泡沫的產生:鎂光燈下的幻影,常常只是眾人投射的結果,難保神像沒有因為太潮太濕而崩塌的一天。
基本上,你對未來的期待越高,你的搜尋時間就會拖的比較長。至於很長的搜尋時間一定會讓你吃到好吃的店嗎?並不一定。一般來說,只有你一開始對於美食街的猜測精準與否,才會影響你最後午餐的滿足程度。
「人們將會重新思考,任一個國家對另一個國家的依賴程度應該到哪,」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的資深研究員易明(Elizabeth Economy)說道。「…… 即為了預防危機發生,美國要的是關鍵科技、重要資源,以及保留製造能力。」而這恐怕只是全球化根基產生動搖的其中幾項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