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挖掘:高房價如何將香港逼進洞穴

香港有一座特別的橋,構成了一幅獨特的景觀:一端是河口,另一端是數排幾乎如出一徹的白色公寓和山巒。然而無論你望向哪一端,都無法閃避污水的惡臭。氣味從沙田區的污水處理廠飄出,⋯⋯,但隨著城市猛烈開發與擴張,現在可說是包含在香港之內。

無冰的世界?冰島預備接招

瓦特納冰原施加於地殼的重量逐漸減輕、峽灣的冰水流失,隨之位移的地下沉積物使霍芬鎮的下水道管線彎曲,而受氣候暖化影響的不僅是霍芬鎮。由於北極圈氣溫的上升速率比地球上任何地方都來得快,整個冰島都在努力應對無冰未來的前景。

起錨

紀錄片工作者盧昱瑞在邱船長的建議下,上船親赴漁場,親眼見識如今以外籍漁工為骨幹的台灣遠洋漁業面貌

世界地球日 50 周年:什麼變好了,什麼又更糟了?

1970 年 4 月 22 日,首個「地球日」示威活動改變了美國的當務之急,催生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法案,進而推動全球共同的環保條約。半個世紀過去,這些先進的立法改變了部分環境,但其他威脅持續與日俱增,而利益導向的人為開發對生態的傷害未曾停下腳步。自從數百萬美國人上街頭要求更乾淨、健康的環境以後,全球人類在 50 年間都做了些什麼?

為世界末日做準備cover

此刻,如何為世界末日做準備

近年氣候與生態危機下,長期瀰漫的末日感似乎更甚以往。此刻,全球大流行疾病讓世界飽受威脅——在許多國家,日常生活彷彿被按下暫停鍵。許多人於是回過頭思索,究竟活在這樣的脆弱文明中意味著什麼?再野化(rewilding)的概念日漸蓬勃,愈來愈多人決意在文明社會崩潰之前,學習古老原始的智慧,投奔石器時代生活 ……

日本東北南三陸cover

地方創生的美味方法:日本東北南三陸

九年前,日本發生驚天動地的 311 大地震。東北日本沿線,福島、宮城、岩手縣受到地震以及海嘯的侵襲,臨海地區損失慘重。其中以宮城縣南三陸町為甚,城鎮低地幾乎被弭平。這次,我拜訪的就是九年前震災最嚴重的南三陸町。過了九年,地方的狀況是什麼面貌呢?我很好奇。

我們需要拋棄煤炭,為什麼辦不到?

但世界煤炭龍頭其實是中國,消耗全球一半的煤炭量。超過 430 萬中國人從事採煤工作。自 2002 起,短短 16 年間,中國就巨幅增加了全球 40% 的煤礦產量。「我重複計算了三次。」國際能源署資深能源分析師卡羅斯‧費南德茲‧阿維瑞茲(Carlos Fernández Alvarez)說。「我還以為算錯了。這數字太瘋狂。」

營火汽化燈

森林變成燃料

把森林疏伐而來的樹木變成鍋爐旁邊的燃料,這當中要經過許多程序,特別是台灣多數地方的樹種長得歪七扭八、分岔特多。處理過程順便產生的落葉堆肥、木頭的氣味,燒完之後草木灰的肥料,讓人可以參與大自然的循環。

新美食家的誕生03

新美食家的誕生 ——義大利大地母親食物博覽會

今年 2018 年,又到了兩年一度大地母親大會的日子。今年度的主題為「帶來改變的食物」(Food for Change),以食出發,討論面對當代環境資源種種危機時,「新美食家」(New Gastronome)能夠做什麼。這次代表台灣參展的,有專程從花蓮帶著傳統種子前來的阿美族團隊。他們以原住民文化來展現種子的多樣性,在香料上,特別得到很多不同文化的共鳴。

自備餐具

自備餐具,讓大叔忙碌的生活起一點漣漪

我想說的不是鈦金屬疊疊碗或是 Snow Peak 好棒,人能夠享受活在地球上的美好,享受食物的美味,懂得讓健康的食材滋養自己的身體,這很重要,不然一直吃能量棒就好了。至於環保、愛地球,我是覺得讓自己好好生活的方式比較重要,通常對的方式對地球也不錯,要不然只為了愛地球、不愛惜自己也是不行的,地球不會感謝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