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審查的中國女權運動 —— 在莎莉・魯尼身上找到了慰藉

在中國,眾多成功的西方作家獲得了愈來愈多身處不安時代的年輕讀者,魯尼就是其中之一

2017 年,莎莉・魯尼(Sally Rooney)的《聊天紀錄》書稿第一次出現在彭倫的收件匣時,他猶豫了一番。當時彭倫已在出版業工作了十年出頭,並才剛在上海創立自己的出版社「群島圖書」。

他聽說這位年輕愛爾蘭作家的首部小說版權引起了各大出版商的激烈競爭,並認為或許值得將其譯為簡體中文版。

彭倫決定找來兩位女性讀者,詢問她們對此書的評價。「我已經快變成中年男子了,」他向《衛報》表示,「而莎莉・魯尼非常年輕,她的小說也是關於年輕人的愛情故事。」

兩名女讀者的評價不一,一位有褒有貶,另一位則表示肯定。因此,他決定自己坐下來讀一讀那份書稿。

「她的寫作風格簡單,但非常、非常清爽,」他說。後來彭倫成功取得版權、委託翻譯,並見證了這位 20 多歲的愛爾蘭作家成為世界上最受歡迎的小說家之一。

2019 年,魯尼的第一部小說《聊天紀錄》在中國出版,至今已經賣出了 15 萬本。這對任何一位作家而言都是個很高的數字。一般來說,翻譯小說若賣超過 3 萬本,即可被視為暢銷書,就連中文暢銷小說的門檻也不過是 5 萬本。

但自 2017 年以來,中國同時發生了另外一件事:政府開始打擊女性主義運動,他們認為這些運動試圖顛覆「共產主義早已解放女性」的事實。

與女性主義相關的關鍵字在網路上被審查,雖然出現了諧音替代詞,比如改以音同「女權」的「女拳」稱呼女性主義者,但當局的打壓仍導致了中國女性開始自我審查。2022 年,習近平任命了新一批的中央政治局常委,而這是從 1997 年以來首次全數由男性組成。(此前同一任期至多有兩名女性常委。)

年輕女性沒有選擇走上街頭,而是透過聽 Podcast、讀小說或非小說類的女性主義書籍,默默地瞭解更多有關女性主義的事。杭州師範大學的講師楊帆於 2021 年的一項研究中發現,在不到兩年內,女性主義 Podcast 的數量從 8 個增至 35 個。

中國人民大學的文學研究教授張悅然表示,魯尼的走紅正是這波風潮的一部分。

「無庸置疑的是,有一股強勁的女性主義,正在眾多中國女性讀者中覺醒。」她說道,而魯尼小說中「對於更廣闊的自由之追求,格外鼓舞中國女性讀者。」

魯尼的寫作,往往聚焦於角色在家庭關係、親密關係和柏拉圖式戀愛中的期望、脆弱,甚至暴力。

而魯尼的敘事口吻非常有力量。「她的敘事口吻能觸動人心,特別是當它展現出人物的脆弱時。」張悅然說,「那些時刻是如此美麗,讓你想就此停在那裡。」

她也提到,相較於魯尼,中國作家幾乎不會讓自己筆下的人物去談論國家政治。

不過,比起本土作者,在中國出版書籍的外國作家所受的審查相對較少;魯尼本身的左派政治立場對她可能也較為有利。

莎莉・魯尼的小說《聊天紀錄》、《正常人》及《美麗的世界,你在哪裡》和斐蘭德的《那不勒斯故事》因談論女性經驗及生活而廣受中國女性讀者歡迎。

《次要情節:中國在讀什麼,這又為什麼重要》(The Subplot: What China is Reading and Why it Matters)的作者梅根・沃許(Megan Walsh)表示,中共不太關心外語翻譯小說,「因為即使人們接受它,它最終也不會被視為中國的文學作品。」

所有在中國的出版社都必須在某種程度上與國營出版社合作,才能獲得 ISBN 許可或發行權。彭倫將其比作大型出版社的必備印記,但其實並非每一本書都會經過審查,更像是各出版社必須對自家出版的內容負責。

「與其說是非常嚴格的審查,不如說是自我審查,」根據彭倫的說法,魯尼作品的譯本沒有受到任何審查,它的譯者也證實了這一點。

一名女性讀者告訴《衛報》,討論文學或閱讀女性主義出版品是一種更安全的女性主義實踐方式。 「人們在讀莎莉・魯尼的書還有很多其他女性主義作品。我認為這是因為女性主義在其他領域備受阻礙,因此,我們轉向了一個較安全的領域來迴避審查,」她說。

她也補充,「中國的女權運動與西方背景下的實踐方式有所不同。在中國,我們不能走上街頭、也不能抗議,我們能在公共場域做的相當有限且被高度控管。」

女性主義學者

除了魯尼,也有愈來愈多外國作家的翻譯作品受到中國讀者的青睞,比如日本女權主義學者上野千鶴子和義大利作家艾琳娜.斐蘭德(Elena Ferrante)。這三位作家都擅長描繪女性的個人或家庭生活。

在魯尼與費蘭特筆下,故事中的角色和情節皆具普遍性,但魯尼小說中最受歡迎的《正常人》和斐蘭德的《那不勒斯故事》皆有個特別的共通之處:其主角都是特別優秀的好學生,這些年輕女性努力讀書、表現出色,卻仍感到不滿足或疏離。

在中國,學生們面臨著巨大壓力,他們必須在高考(象徵標準化制度下的學校考試之最後關卡)取得優異成績。「這無疑形塑了學生們對未來的想像,他們的整個青春期備受這份壓力影響,」沃許說,這是中國文壇中反映「新興女性主義和#MeToo 運動」的一個關鍵主題。

沃許說,年輕女性被要求像男性一樣努力學習,卻發現她們沒有得到相同的權益。看到魯尼和斐蘭德筆下的角色面臨與她們相似的壓力和挫折,「這正是她們需要聽到的。」

先前曾任文化記者的傅適野、張之琪和冷建國共同創辦了 Podcast《隨機波動》,旨在探討「與日常生活有關的社會問題」。據傅適野所言,該節目自 2019 年推出後,下載量迄今已突破 6,000 萬。

她們所討論的社會問題通常與女性主義和性別有關。她說:「透過製作節目,我們學會了如何成為女性主義者,並跟著節目一起成長。」

曾任文化記者的傅適野、張之琪和冷建國共同創辦的 Podcast《隨機波動》探討與女性日常相關的社會問題。(Apple Podcast)

傅適野說,人們往往認為女權運動是在「公共場域,在一個物理意義下的空間,按照基於共識所擬定的計畫進行。」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女權運動的實踐方式不止一種。」

傅適野認為,在中國閱讀和討論女性主義文學也是一種實踐女權的方式。她從斐蘭德的作品中學到最重要的一點是,「她試圖用女性自己的話語去講述女性經歷,這非常鼓舞人心。」

她表示,魯尼和斐蘭德對她來說相當重要,因為她們實踐並展現了「我們每天所經歷的生活都有其意義」,值得為此寫作、閱讀和討論。

「我們的日常生活是有意義的,我認為認知到這件事情非常重要。」

Previous ArticleNext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