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一場好看的室內現場演出,殘響(reverb)是聲音的關鍵嗎?不同場地的表演為什麼聽起來又不一樣?一個具備殘響的音樂場地可稱為「活的音樂場館」,讓音樂有完美的精確度、平衡、音質和音色,並使聲音豐潤美妙。臺北流行音樂中心(北流)於 12 月推出一系列以殘響效果為主題的《北流聲音實驗室——殘響》線上節目,為大家展現塑造聲音空間感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
北流「南基地」於 2021 年 10 月開始啟用,至今已舉辦不少講座與演出,其中主打「自然殘響」的聲音實驗室,將以南基地的三大空間呈現:大回音房(Hall)、中回音房(Chamber)、小回音房(Room),其各空間的殘響不但各有千秋,更能體現殘響與器樂聲響密不可分的關係。北流規劃這三大空間為「期間限定」的概念,不僅是台灣音樂史上頭一次打造出三室一廳的夢幻錄音室,更進一步推出《北流聲音實驗室—殘響》(TMC Sound Lab: Dream Echo Studio)系列線上節目。
透過節目來賓與資深錄音師實際體驗北流空間音場,架設錄音器材及收音技術調整,呈現過去類比與現代數位成音上的應用,以微紀錄片感的方法,輔以生動視覺動畫,加上主持人呱吉淺顯易懂的解說,為觀眾介紹音樂人如何使用殘響效果,帶領觀眾了解演出現場成音與空間感相互關係的科普知識,加深對北流空間的認識。呱吉形容:「主持這節目像在聊酒,同樣有前味、後味,中間的酒體又是什麼感覺,很複雜很細緻,是相當有趣的實驗。」
節目也邀來各路音樂人,如獲得多項金獎肯定、擔任演唱的 YELLOW 黃宣、PUZZLEMAN 、呂聖斐老師(北流前執行長),以及李權哲。四人即興改編 YELLOW 的歌曲〈羊皮先生〉,由 PUZZLEMAN 演奏鼓機、再加入李權哲的吉他、呂聖斐老師作為鍵盤手重新編曲,最後利用現場演出及收音成音技術,展現作品的新面貌,並邀請資深錄音師王家棟老師操刀混音,創造令人驚豔的殘響效果,擦出不同世代創作者間音樂生命力的火花,富含跨世代傳承意義。
PUZZLEMAN 體驗空間時說:「平常都是用軟體玩取樣音源(Plug-in),第一次見證實體聲音,就像恐龍迷親眼看見真正的恐龍,令人感動。」李權哲也表示:「聲音的乾淨與否其實沒那麼重要,重點是聆聽的音樂能否令你感動,今天就是滿滿的感動!」王家棟老師同樣對於這次聲音實驗充滿激動地表達:「架完麥克風時已全身發抖,害怕聲音出來會難聽。但人一坐下,混音器推桿一推,尤其是大迴音房傳出的整個聲音,一聽完全就是我們追求的效果!」
參與企劃的呂聖斐老師也說:「我希望藉由這個計畫讓音樂人或一般聽眾,都能對於殘響體驗到更深刻的聽感與感動。」YELLOW 對這次聲音實驗更是為之震撼地表示:「太深了~我今天的體驗整個拓寬了我的世界!」節目內容也會穿插主持人呱吉「身為現場觀眾」的直觀式訪問,加深觀眾對於殘響在音樂上實際應用的認知,透過「聽感」發現差異與樂趣;並帶領大家走進南基地產業區的各個角落,無論是民眾、產業人士或樂迷都能透過不同面向認識北流,探索流行音樂領域從入門到專業的各種應用元素。
期間限定的「自然殘響聲音實驗室」也得以趁這次機會,透過各具風格的創作者在不同場域玩音樂的方式,予以更多音樂人在這些空間裡激發創作的可能。《北流聲音實驗室—殘響》 已於 11 月 29 日在臺北流行音樂中心全新 YouTube 頻道「北流雲」上線第一集,詳細資訊請見北流雲社群公告。
圖/文 北流雲
關於聲音的「殘響」
什麼是殘響(Reverb)?殘響是指在一個房間中,當音源停止(消失)後,短暫殘存的聲響。殘響在音樂製作中更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不但給予聲音更動人、更明確且自然的聲音特性,利用自然的環境感模擬,製造出不同的音場特性,強化聲音的個性與情緒。現在有許多聲音效果器便利用殘響這樣的特性,作為修飾聲音之用,將聲音與聲音合為一體,或增加聲音與聲音之間的差異、填補時間上的空隙、改變樂器本身的音色。而古典音樂、流行音樂表演等不同演奏形式,便適合不同的殘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