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當一座城市失去一間書店

那是我所謂的害怕,當人進到一座神廟參觀,心中自然會萌生敬畏之情,只是敦化南路上這座廟,供奉的不是宗教,而是人對知識的渴望,對一個未來更美好的自己的嚮往。

站在屋頂上,我想大聲說出來的話

只要放慢腳步,你們就會知道世界是多麼的奇妙,你會看到很多能夠讓你更充實的事物,可能你會發現,其實有些事物會顛覆你的認知,就會瞭解你是多麼的無知。不過沒關係,每個人都會犯錯,我們可以重新認識世界。

設計讀一讀

插畫家克里斯托福・尼曼每週日都會進行繪畫實驗,他從未事前做任何準備,只知道必須用眼前桌上的一張白紙和隨手的一件日常物品來創作,硬幣變成冰淇淋球、香蕉變成馬腿,甚或把螢光筆變成光劍,他將這些數百個帶有雙關意涵的繪畫與其它作品集結成冊,用回憶錄佐以詼諧畫作的方式爬梳以插畫家為職業將會面臨的自我疑慮。

躍然紙上,跳脫螢幕外 —— 台灣設計師二三事

設計,一直在生活各個角落,豐富著我們的日常。但設計不是單純的藝術創作,需要貼合使用者的需求,也因此有其難度。為了深入瞭解設計工作者的世界,我們訪問了七位不同領域的台灣設計師,邀請他們談談自己的成長背景、跨入設計工作的契機與過程,並分享設計創作的心路歷程、印象深刻的作品,以及在設計職涯中最重要、最困難和最喜歡的部分。

畫一畫,設計自己的房間

這個房間內擺著 1954 年具現代主義風格的棉花糖椅;也放著 2013 年象徵日式精品電器的空氣清淨機,有著調皮可愛的狗狗與大象邊椅;也有著優雅具藝術性的齊柏林飛船音響。這個地方包容了在不同時空背景下設計師所努力產出的生活用品,揉合出一個平和的空間,訴說著自己的故事。在這些家飾單品混搭之下,不代表你的靈感就此受到侷限,來為它上色、制定自己的色彩,會在此發現許多有趣之處。

 待在家裡,為世界上色

「我們可以看到,著色書能減緩壓力和焦慮,同時讓人放鬆,因為它能幫助人們全神貫注,」非營利組織藝術治療計畫(The Art Therapy Project)執行總監瑪莎‧多恩(Martha Dorn)說道。「一筆一畫重複著色的動作,能讓人暫時逃離生活的壓力;而對顏色的專注,則能趕走負面情緒。」

人類抓住聲音的 N 種手段

南韓公司 Kihno 在 2017 年推出「智能卡專輯」(KiT Album),是個大小只有 3 x 3 公分、附耳機插頭的塑膠方塊。聆聽方式很簡單,打開搭配的 APP 把智能卡專輯插到手機耳機孔,就會開始下載專輯。下載完的專輯除了歌曲以外,還包含照片、MV,還能抽掉人聲變成 KTV 模式。

 眼見為憑?

你的身體是一個資訊處理機器,為了理解世間一切事務,你必須看、聽、聞、觸摸、和品嚐,大腦接著必須快速整合所有資訊以建構現實,我們才能感知世界、理解世界,有時候大腦欺騙你,讓你鑄下錯誤時,你可能正產生錯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