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晶片產業有個骯髒的氣候祕密

晶片需求暴增之際,半導體產業正努力嘗試處理它龐大的碳足跡

半導體產業有一個問題。從智慧型手機、電視到風力發電機,所有東西都要嵌入晶片。矽晶片的需求激增,但也帶來了高昂代價:龐大的碳足跡。

半導體的產製需要巨量能源、水,以及高污染材料,有鑑於此,台積電誓言推動產業走向低碳永續。(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這個產業看來自相矛盾。全球氣候目標的達成,有部分將要仰賴半導體,它們對電動交通工具、太陽能電池板、風力發電機來說都不可或缺。但晶片製造卻也招致氣候危機,它的製造過程需要巨量能源和水(一個晶片製造廠一天會用掉上百萬加侖[一加侖約 4.5 公升]的水),並會產生危險廢料。

當半導體產業發現這個問題逐漸受到矚目,它開始努力應對其對氣候帶來的衝擊。九月第二週,作為全球最大晶片製造商暨蘋果晶片供應商,台積電誓言將在 2050 年達到淨零碳排。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表示,該公司以「擴大我們的環境影響力,推動產業走向低碳永續」為目標。

但半導體產業要脫碳,將會是一場艱鉅的挑戰。

根據非政府環保組織綠色和平的數據,單單台積電一家公司,就幾乎用掉台灣總發電量的 5 %,且預計將在 2022 年達到7.2%,而其在 2019 年用水量約有 6,300 萬噸。今年,台灣正在經歷 50 年來最嚴重的乾旱,台積電的用水量成為一個爭議話題,晶片製造廠和農夫為此產生矛盾。

在美國,英特爾(Intel)在亞利桑那州奧科締約園區(Ocotillo)的一座晶圓廠,今年頭三個月製造了近 1 萬 5,000 噸廢料,其中約有六成廢料具危險性。它也消耗了 9.27 億加侖乾淨用水(約莫足以填滿 1,400 個奧運游泳池),使用電量達 5.61 億度。

晶片製造佔電子設備「大部分碳排放」,而非能源消耗或硬體使用,哈佛研究人員烏迪特.古普塔(Udit Gupta)及共同作者在一份 2020 年的論文中提到。

而當疫情讓電子產品需求暴漲,又讓晶片製造廠關閉時,高階晶片的全球缺貨現象,讓半導體產業受到了更多關注。

供不應求的市場上,車商發現自己位在晶片供應順位的後半段,遠遠落後於更大規模的半導體客戶,如Apple。Apple 的智慧型手機、筆電和其他裝置,都需要晶片提供運算能力。今年 9 月,通用汽車(GM)宣布其在北美的幾座車廠將停產,豐田(Toyota)則表示,9 月汽車產量將減少4成。

為了增加產量,許多國家都開始進行獎勵半導體產業的大型計畫。

《美國晶片製造法》(The Chips for America Act)提議,為提振美國半導體產業,未來 5 年應撥款 520 億美元(約 1 兆 4,478 億元新台幣)作為發展資金。歐盟則已提交法案,盼在 2030 年前,將其在全球晶片市場市占率提升至 20 %。九月第二週,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在年度歐盟國情咨文演說中,將晶片稱為「科技主權的問題」。

這些野心,儼然與國際間的氣候目標形成潛在衝突。歐盟與美國都想在 2030 年以前減碳五成,2050 年以前達到淨零碳排。而當半導體產業持續成長,它的碳足跡也將擴大。

然而,由於投資人及電子設備製造商急切地想向消費者展示綠色供應鏈,在此壓力之下,半導體業者一直在加大處理氣候足跡的力度。

「最近,我開始發現我們對環境的影響,完全成為關注焦點,」美國半導體製造商安森美(ON Semiconductor)設計工程長索悉妮.達斯古塔(Sohini Dasgupta)說道。

她表示,這個產業兩年前「還在觀望、不表態,站在居中位置說著:『對,永續很重要,但我們不知道該拿它怎麼辦。』」但現在,她看到了動作:「它每天都出現在我們的信箱,關於我們公司做了什麼、其他公司做了什麼,」她說。

道德投資(ethical investing)的崛起確實帶來幫助,投資機構聯博(Bernstein)半導體分析師馬克.李(Mark Li)表示。基金經理人愈來愈常推銷「綠色基金」,投資人會針對企業在環境、社會、企業治理(Environment、Social、Governance,合稱 ESG)的影響上詢問更多問題。「過去 3 年來,ESG 投資相關的話題,比以往多了許多,」李說道。他補充道,最終,這會改變企業的行為。

再生能源適用範圍的擴大,也有助晶片製造商減少它們的碳足跡。英特爾承諾,2030 年將實現 100 % 再生能源目標,台積電也喊出同一目標,不過期限是 2050 年。

台積電發言人高孟華表示,能源消耗占台積電總碳排放量 62 %。2020 年,該公司與丹麥能源企業沃旭(Ørsted)簽署 20 年契約,承購沃旭於台灣海峽總容量 920 兆瓦之離岸風場的所有發電量,該風場正在建置中。

這項交易被稱為全球最大的再生能源企業購售契約,能為台積電帶來幫助,能源諮詢機構伍德麥肯茲(Wood Mackenzie)再生能源分析師沙希.巴拉(Shashi Barla)表示。在保證清潔能源供應鏈的同時,它支付批發成本,讓自己免於供給衝擊,「這是一石二鳥,」他說道。

台積電的行動可能會影響整個半導體產業,麻省理工學院電子工程及電腦科學教授克理夫頓.方斯塔德(Clifton Fonstad)表示,「其他製造商很可能會仿效它的做法。」

轉向再生能源之外,晶片商也可以提高晶片製造廠的效率,管理顧問公司貝恩(Bain & Company)的半導體製造專家彼得.漢伯里(Peter Hanbury)說道。一座晶片製造廠,基本上就是「一個裡頭有著乾淨房間的巨型倉庫,」他說,而要降低碳排,「最簡單的部分就是設備本身」。

晶片製造廠可以設法更有效地調節氣溫、水溫、濕度和壓力。他們可以隔開倉庫,讓其中一間的生產線維持高壓,另一間低壓,比起讓整間倉庫都維持在高壓狀態,這樣耗費的能源更少。

它們可以採集更多數據,透過機器學習,讓工具在未被使用的情況下,得以關閉,康乃爾大學從事半導體材料研究的工程學教授惠理.葛蕾斯.辛(Huili Grace Xing)說道。

還有一些創新項目,是為處理半導體製造過程使用的高污染材料。晶片產業會在產製過程使用不同氣體,其中有許多會對氣候帶來重大影響。

台積電表示,該公司已安裝洗滌器和其他設施,以處理氣體排放。但英國化學業者蘇威(Solvay Special Chemicals)從事半導體氣體研究的化學工程師麥可.皮特洛夫(Michael Pittroff)說,另一種方式是在半導體產製過程中,換掉用來清潔精密儀器的「高污染」氣體。

丹麥能源企業沃旭為位於彰化外海的離岸風場安裝了套筒式基座,台積電已與該企業簽署 20 年契約,購買了所有發電量。(@Orsted on Twitter)

皮特洛夫說,過去 6 年,他和團隊為大約 6 家晶片商客戶進行工業測試,用「低污染」的氟取代高污染氣體,降低對全球暖化帶來影響。

其他企業則把目標放在用以蝕刻圖樣、清潔晶圓矽表面的氣體。晶圓是用來製作半導體的薄片材料。以總部位於巴黎的工業氣體企業液空集團(Air Liquide)為例,該公司已推出一系列對全球暖化衝擊較小的替代性蝕刻氣體。

但替換氣體也是一項挑戰:一旦晶片製造廠開始營運,任何接觸到矽晶圓的東西(例如蝕刻氣體),都很難改變,漢伯里說道。這個過程牽涉到極高的精密度。晶片製造廠必須在一個郵票大小的晶圓上,完美地放上1億個晶體管。對晶片製造廠來說,發展一套這樣的製程,需要 4 到 5 年時間,而「你一旦開發出來,基本上就不會想改變它了,」漢伯里說。

有些專家相信,晶片製造商將開始修改它們的製程,以引入更環保的氣體,尤其是當業界巨頭開始行動的時候。「如果台積電改了,我相信其他業者也會,」方斯塔德說。「如果台積電不改,那其他製造商也可能會改,以表示它們比台積電更好。」

對一些晶片業觀察者而言,半導體業的減碳決心似乎是真的。李表示,當今市場對晶片的大量需求,將會幫助半導體業者擁抱永續目標。

「他們的利潤非常高,賺了非常多錢。所以即使這些綠色減碳措施全都會墊高成本,它們仍負擔得起。而且,會有愈來愈多消費者願意為了更環保的裝置,支付更高費用,」他說道。

Previous ArticleNext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