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你的人格特質,還是精神疾患?

心理診斷為理解人的性格提供了一個簡單的方法,但習慣於使用心理診斷來判斷一切有其代價

你大約只要花 30 秒,就可以診斷出小說《麥田捕手》主角霍爾頓・考爾菲德(Holden Caulfield)的心理狀態;如果你再多點進一個網站求證的話,頂多用到 60 秒。該作不幸的主角患有創傷後症候群(PTSD),這源自於故事開始的幾年前,其 13 歲弟弟的離世。這個診斷可以說明他的狀態為何如此:焦慮、睡不著、習慣用酒精來麻木自己。其他評論者說,他可能患有憂鬱症或焦慮症,也有可能以上皆是。這些細節其實都不是重點,重要的是:考菲爾德是個需要接受心理診斷的少年。

他不是唯一一個。只要上網搜尋,你會發現小說《道林・格雷的畫像》主角道林.格雷(Dorian Gray)似乎患有身體臆形症(註)。悲劇《馬克白》中的馬克白夫人不斷地洗手,患有強迫症。李爾王?躁鬱症。即使在小熊維尼和朋友們的家鄉百畝森林(Hundred Acre Wood),神經發展障礙和患有精神疾患的案例也很多。維尼本身有注意力不足及過動症;屹耳有憂鬱症;小豬無時無刻、無法控制的擔憂,是典型的焦慮症。

這就是現況,無論是真實人物還是虛構角色——我們都會觀察周遭的人,試圖搞清楚他們的狀況。過去,我們只會把這個標準套用在那些明顯受苦的人們身上,現在它被套到更多人身上了。我們試圖診斷公眾人物(嗨,川普),乃至我們的朋友、家人和同事;最重要的是,我們也有可能診斷自己。

這些術語甚至不需要被確立或是正名。受聰明的人吸引?那你是智性戀(sapiosexual);習慣熬夜?這可能是報復性的睡前拖延症(revenge bedtime procrastination);如果你在外遇後內心飽受折磨,那也有一個說法:不忠後壓力障礙(post-infidelity stress disorder)。不管這些術語是來自精神科醫生的手冊還是來自一則 Twitter 貼文,現在我們每個人的心理狀況和疾患都有了標籤。

「貼標籤」的力量與代價

會演變成這樣是有原因的。首先,這不用投入太多精力——與其鉅細靡遺地瞭解一個人的情況,憑著既有的標籤來理解一個人容易得多;而發現自己並不孤單,並意識到自己的感受與經驗已經有先例,也讓人感到安心。標籤有其力量,它們可以認證我們遭受的痛苦,並向其他人發出信號,表明我們需要更多的幫助。而在精神疾患或神經發展障礙診斷方面,幸運的話,標籤可以為你帶來相關的療程和支持。

然而,這種分類習慣是有代價的。這不只關乎診斷可能會增強與他者相異的感覺,並因而加劇——而不是減少——精神疾患汙名化;或是人們被診斷出精神疾患時,可能會認為病症將成為常態且難以根治。這關乎的是,當我們將自身狀態過分簡化為一個詞時,會失去什麼。當你用一個標籤來描述某個人,有可能會扁化原先多重複雜的人格特質,這包括對自己的評價。

這些標籤本應讓我們更能瞭解彼此,有許多活動旨在提高人們對不同精神疾患的認知,好讓人們更能同理患者。為此,標籤有其重要性,我們確實應該促進大眾對各種困境的認識,而標籤正好提供了一個基本的框架,讓大眾理解一個人所面對的挑戰。但是,如果只使用標籤,如果把對單一特質的描述置於對個體的整體描述之上,那反而會讓我們無法瞭解一個人的全貌。

憂鬱症、自閉症等診斷確實能讓我們初步瞭解一個人,但這也可能扁化他人原先多重複雜的人格特質。(Getty Images)

停止概括,開始理解

研究自閉症的斯蒂芬.肖爾(Stephen Shore)博士曾說過:「如果你遇到了一個自閉症患者,那也只是眾多不同的自閉症患者中的其中之一而已。」這不僅限於自閉症,所有診斷術語都是如此。即使心理狀況或精神疾患影響了一個人絕大部分的行為,它依然只是那個人的一部分。在試圖理解和描述一個人的性格時,我們應該避免言語上的懶惰,並用完整的語句來表達他們真正是誰,因為世界上沒有任何人可以只用一個詞就被充分描繪。

儘管我非常支持推廣對特定精神疾患的認知,但我也想倡導另一個想法:我們所有人的內心都有各式各樣的心理色彩,無法、也不需要被一一命名並診斷。

這需要思維的轉變。近年,精神疾患的診斷術語盛行,尤其是社群軟體上那些完全沒有正式定義的術語。彷彿要是自己遇到的問題沒有正式的病名,這些問題就不是真的,或是沒有嚴重到需要幫助。(關於「高功能焦慮症」(high functioning anxiety)的影片在 TikTok  就非常受歡迎。)因此,我們都需要重新調整對心理狀態的看法。就算沒有正式的心理診斷,心理上的困難和挑戰仍舊存在;就算沒有醫學術語定義,痛苦同樣折磨人;而經歷著難以言喻的痛苦的人們,仍舊需要你的支持和幫助。如果我們停止用術語概括病症,改用一段語句來描述人的狀態,我們或許能更好地理解彼此。

現實生活中如此,虛構故事也是如此。孩子們喜愛小熊維尼,不是因為它是個成功的心理學兒童教材;在莎士比亞時代,觀眾不需要診斷術語也會被角色感動,如今的我們仍舊如此;《麥田捕手》並不是因為它告訴讀者創傷症候群的症狀而成為史上最暢銷的小說之一,也許主角確實受精神疾患所擾、需要協助,但是,我們需要讀完一整本書——也確實應該如此——才能瞭解他(甚至只是開始)。

註:又稱身體畸形恐懼症(body dysmorphic disorder),是一種精神疾患,患者過度關注自己的身體意像(body image)並誇大自身的體貌缺陷。因為這種過度關注,患者的日常生活受到極大的影響,通常會感覺沮喪、不安以及不合群,並且有較高的自殺率。常伴隨重度抑鬱症及社交恐懼症。

Previous ArticleNext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