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什麼都不買的世界裡,烘衣機的棉絮是一種熱門商品

吃了一半的食物、魚缸裡的髒水、生日派對掛布,甚至一幅要價 1 萬美元的藝術品,在「什麼都不買」社團裡,所有物品都有其價值,值得重複使用、翻新、修繕,沒有東西需要被丟棄

大衛.史達爾(David Stahl)不需要吃剩的醃黃瓜汁,因為,說真的,沒有人會需要別人用過的鹽水。但幾個月前,他決定去問問,只是想看有沒有可能要到一些,他在「什麼都不買」(Buy Nothing)的紐約分會發布了一則貼文,那是一個超當地的 Facebook 社團。

事實證明,只要你開口問,人們願意給出(或拿走)任何東西。一週後,史達爾步行了 10 個街口到一個陌生人的公寓大廳,拿走了裝著淡綠色液體的1加侖醃黃瓜罐子。

「警衛以為我是想要玻璃罐,因為它真的很大。而我說,『不,我真的只是喜歡醃黃瓜汁,』」30 歲的史達爾說道,他是一個水資源工程師。他和一位朋友一起喝了那個鹽水,用來當作喝完烈酒的醒酒水。

歡迎來到「什麼都不買」的狂野世界,這是一個以 Facebook 社團為主的社群網路,人們可以給予並接收物品,把占據家裡空間的東西,當成可以被分享、珍視的禮物。該社團也鼓勵成員們提供自己的時間、才能,並將物品出借給可能只需要使用幾小時的人們,例如汽車或蛋糕模具。2013 年,華盛頓班布里奇島(Bainbridge Island)的兩位女性創立了「什麼都不買」,現已發展成 7,000 個獨立的 Facebook 社團,遍布於 44 個國家,更在去年 11 月於全球推出手機應用程式。

把你不想要的東西送出去,並不是什麼新鮮事,救世軍(Salvation Army)和善意(Goodwill)超市等慈善機構都仰賴此類捐獻。而社群媒體也讓人們更容易透過如克雷格列表(Craigslist)或 Trash Nothing 等二手交易網找到免費的東西。但「什麼都不買」把斷捨離行為轉變為一種與你的鄰居相遇、成為朋友的方式。因為各個社團受到地理限制,有時只包含幾個街區,而成員們只能加入一個社團,一個活躍的社團可以轉化為緊密的交易站,一張生日掛布可以轉手一輪,被重複分享好幾個月,直到它神祕地消失,就像去年年初在紐約發生的那樣。

「什麼都不買」計畫的創辦人之一,黎賽兒.克拉克(Liesl B. Clark)說道,「我們的每一個當地社群,都有不少的東西足以維持我們的生活。」用「什麼都不買」的話來說,我們擁有的一切都有價值,只要你能找到需要它的人。「如果我們可以重複使用、翻新、修繕和修理,不斷回收這些物件,就沒有東西需要被丟棄,」克拉克說。

「什麼都不買」不鼓勵使用諸如「路邊自取」或「先到先拿」等用語。你不會把你的東西放在街上,希望某個人在垃圾車來之前取走它。反之,你會有意地「贈送」你擁有的物品。在這個版本的贈禮經濟,所有物品都有著同等價值,成員不能交易或以物易物,因為每一個物件都被視為一個獨立的禮物,與其他任何東西無關。這種限制可能會讓一個想以商品換取服務的成員感到失望。

贈物者被鼓勵讓每次贈予「醞釀」一段時間,不以最快回覆作為挑選基準,而是以其他理由挑選受贈者。有意願的成員會請求贈物者「考慮」,且可能會提供一個有說服力的理由,比如説,他為什麼想要一盞桌燈。或者,他們可能會被要求講個笑話,或選個數字,而勝出者會被選中。如果你是那盞桌燈的幸運受贈者,你可能會被鼓舞,寫下一篇「感謝」貼文,分享你的喜悅,以及那盞燈找到新家的照片。

美國各地的社團成員們表示,這導致了一種社群感,通常滑稽有趣,有時離奇古怪,偶爾則令人惱火。

「什麼都不買」是「我仍在 Facebook 上的唯一理由,」史達爾說,他從2021年3月開始成為其中一員。除了「什麼都不買」,「現在沒有社群見面場所了,」他補充道,最近有成員貼出吃了一半的生日蛋糕 —— 其他成員們欣然收下這份禮物。

而人們想要的不只有吃到一半的食物。噢,不。遠遠不只於此。

那裡有一般的物品:二手傢俱、衣服、嬰兒用品和家居用品。但讓它如此有趣的是那些令人驚豔的東西。在洛杉磯,二手化妝品常被轉手多次,包括唇蜜。收入差距也瞬間顯而易見。在矽谷,一位成員送出了一件藝術品,而那顯然要價 1 萬美元(約 29 萬元新台幣);在費城日耳曼敦(Germantown)社區,成員們則共享一些必需品,如罐頭食品、起司和醫療用品。

在贈禮經濟中生活,需要一定程度的耐心,而如果你急著想清空你的壁櫥,你很難保持這種美德。

「你必須讓物品醞釀一陣子。當你想要某個東西,而社團的人想讓你耐心等待時,你會感到有壓力,這會有一點惱人,」60 歲的珍妮絲.葛斯(Janis Gross)說道。他從事珠寶製作教學,同時也是紐約「什麼都不買」的成員。

按照社團的要求,讓物品醞釀,接著你最終必須在多人當中選出一個受贈者。但你要怎麼決定,哪一個陌生人值得擁有你的舊製冰盒呢?

「這就像打籃球組隊時選人 —— 10 個人都說要,你會怎麼選?」葛斯說道。「我不喜歡它的公開性。我不喜歡被迫去說,『抱歉瑪麗,我要把它送給弗雷德。』」

有時候,人們不會現身來取走他們的東西,或很難安排取件時間。私人訊息可能會在 Facebook 訊息裡消失,導致混亂或失望。有些成員索取的似乎比其他人更多,只因為他們在 Facebook 上花費更多時間。當你私下認識了某一位成員,但選擇把你的好東西給其他人,你可能會冒犯到朋友。這很可能發生,因為大家都住在同個社區。

但對克拉克來說,互動的公開性是重點。透明度讓成員們互相監督。「贈禮社群是一扇瞭解人性之窗,」她說,補充道:「我們都必須習慣,在某些狀況下會感到不舒服。」

在一個涵蓋了紐約大片地區的社團裡,一個玻璃性愛玩具(根據贈禮者的說法,它全新)最近尤其熱門。

「前幾天,有人張貼了烘衣機的棉絮,」社團成員蘇珊.萊特曼(Susan Lightman)說道。她很快就瞭解到,烘衣機的棉絮有許多用途,包括作為倉鼠的被窩。「它的隨機性令人感到神奇。」

在廣告業工作的萊特曼也給出了許多隨機的禮物,包括她訂購了卻沒有吃的魚肉捲餅,以及她 30 加侖(約 113 公升)魚缸裡的髒水。她的丈夫很懷疑,會有任何人想要養魚髒水。但他的想法很快就被證明為錯誤的,因為這種營養豐富的混合物能作為極好的肥料。

「很多人說,『當然啊,我有興趣,』」萊特曼說道。

她在她的住屋外頭留了一個桶子,這樣社團成員們可以過來,把水舀出來。養魚髒水非常搶手,她因此開始定期提供,她會週期性地宣布,『魚糞水時間到囉!』」

幾小時內,她的鄰居就會過來舀光。

Previous ArticleNext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