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我們的歌

流行音樂與文化密不可分,創作者巧妙地將音符與文字排列組合,化成一首又一首觸動人心的歌曲,串連起情感、時代與記憶。在時間長河的每個當下,流行音樂對某些人的意義或許只是傳唱度、排行榜、銷售量或點閱率,又或是各種情感上的陪伴與寄託,但順著河流蜿蜒而上,你會發現,它記錄了豐厚的人文寶藏。

多數從事音樂工作的朋友,對西洋流行樂的脈絡多少略知一二,從 19 世紀的藍調、一路到 20 世紀初的爵士、1940 到 1950 年代的節奏藍調、1950 到 1960 年代的搖滾樂,以及之後這三大派系的各種變化與新生,再佐以鄉村、民謠、拉丁、雷鬼等,大體可建構出一百多年來主導全世界流行音樂產業的系統,而在這背後與之相輝映的,乃是一百多年來歐美的社會文化變遷。這些系統在發展之際,也同步影響了世界上不同區域的流行樂文化,台灣身為美國國際戰略布局要角之一,在獨特的時空背景下,從政治經濟到娛樂民生無不受其影響,其中流行音樂更是一脈相承,但在不同風土民情的滋養下,卻也開出了自己的花。

我身為七年級頭段班,對所謂流行音樂的記憶,最早來自兒時父母聽的西洋流行歌曲,美好的七〇年代,是屬於他們青春的烙印。直到升上國中,透過四大天王的歌聲,開始接觸所謂「華語流行音樂」,接著再透過彈吉他,認識了過去的民歌、時下正活躍的伍佰與張震嶽,以及在九〇年代後期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的獨立樂團與創作歌手。儘管如此,這些音樂對當時的我而言不過只是一首又一首彈唱的歌曲,背後的意義大概也只是譜上不同的和弦與曲風,某種程度上我與多數人一樣,是以西方本位的思考,去接觸與理解世界上的各種影視、戲劇、與音樂作品。

在從事電影配樂工作以後,隨著對西洋流行樂與影視產業的更多理解,我逐漸建立了自己的世界觀,但有趣的是,回台灣後參與的各種工作,不管是影視、音樂,或是劇場,主題都與台灣的文化與歷史息息相關。在這過程中,我一方面發現太貼近好萊塢或百老匯語法的音樂和在地文化的格格不入,一方面卻也從中吸收養分,認識更多屬於我們的聲音;於是從《月光下的搖擺少女》到《台灣有個好萊塢》,從《四十年》到《帶我去月球》,透過一部又一部作品的累積,整個台灣流行樂產業的脈絡逐漸在我腦海中成形,而我也在這條長河上,順著先人的音符神遊,遙想舊日風華,進而用更多自己的作品與之對話。

在古倫美亞的唱片裡,可以聽到大量來自查爾斯頓(Charleston)與搖擺樂(Swing)的影響,因此在我心中一直有一個畫面,會不會其實鄧雨賢曾在某個時刻,在大稻埕的某個角落,播放著科爾‧波特(Cole Porter)的黑膠、與他一起搖擺著?同樣的,無論是許石與文夏台語歌中深藏的東瀛情懷、或是李雙澤骨子裡的巴布‧狄倫浪漫、乃至鄧麗君「青春鼓王」中潮味十足的衝浪搖滾聲響,它們都是在西洋流行音樂的脈絡下,於台灣這片土地所生長出來、屬於我們的聲音,而在一首又一首歌曲的背後,記載的是情感、是時代與記憶,以及,我們的文化。

由北流與啟藝所籌備的「唱  我們的歌:流行音樂故事展」,已於 8 月 18 日於台北流行音樂中心文化館正式開展,我有幸參與策展團隊,協助了語音導覽的規劃與製作,過程中除了徹底複習一次華語流行音樂的族譜外,也挖掘了更多美妙的音符與感動。在這條長河上,尚有無數精采動人的故事與歌曲,等待你我去探索,誠心邀請大家共襄盛舉,畢竟唯有知道自己從哪裡來,才能回答自己是誰、進而產生認同,甚至變成更強大的自己。

Previous ArticleNext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