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再說別人「有毒」了

相信他人具有固定不變的特質,會讓自己產生防禦心態、無法傾聽他人,以及無法設立界限

過去幾年裡,我注意到作為對難相處或有害行為的回應,「有毒」(toxic)這個標籤變得愈來愈常見。從《今日心理學》(Psychology Today)到《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 Business Review)等媒體都刊登了如何辨別或避免這類有毒人的文章。像米契‧麥康奈爾(Mitch McConnell)這樣的政治家用這個詞來描述他們的對手,甚至連學術心理學家也開始使用這種說法。

從社會脈絡來看,對「有毒」的集體興趣其來有自。#MeToo 運動揭露了工作場所中無數令人震驚、引人注目的性別歧視案例。心理醫生公開爭辯某位美國總統是否會被診斷出患有人格障礙 —— 他討厭批評,而且似乎無法停止開除員工 ——「有毒的男子氣概」這類的社會正義概念被吸收到更多主流的場域中。

現在,臨床醫生和外行人不斷產出無窮無盡的自助心理學和大眾心理學內容,關於在每次工作面試、家庭聚會或潛在約會對象中,如何潛伏著這些所謂的有毒族群。像許多描述心理現象的口語詞彙一樣,「有毒」這個詞並不具體。有毒的人可能是霸凌者或受害者,可能過度參與或過度置身事外,可能過於消極或過於積極。雖然誘人,但這種廣義標籤帶來許多問題。整個假設建立在可疑的科學之上,並且引起衝突雙方之間無益且相信宿命論的行為。

「一個有毒的人」的口語概念可以追溯到人格障礙的臨床分類,這是一組模糊的診斷,由據稱終生不變的人際交往障礙所定義。人格障礙雖然在主流言論中被視為理所當然,但臨床醫生實際上對此辯論不休。

例如,自戀型人格障礙備受爭議,以致於它幾乎從 2013 年版的《精神疾病診斷和統計手冊》(美國官方精神疾病參考文獻)中刪除,部分原因是臨床醫生無法爭論出它究竟是什麼。儘管官方精神病學手冊中沒有這樣的診斷,但對於心理變態(註1)(psychopathy)的引用,例如有毒性(toxicity),在流行文化中無所不在。評估心理變態的臨床工具相當可疑,但這種臨床上的站不住腳並未阻止這個概念的流行。

精神病學家和歷史學家強納森‧梅茨爾(Jonathan Metzl)廣泛記錄了臨床分類隨著文化改變而發展和演變的方式。如果 YouTube 心理自助達人和犯罪電視劇講述關於自戀、心理變態或有毒性的故事,我們就會開始在真實的法庭、診所、辦公室隔間和自己的生活中認出這些分類。

因此,如果自戀者和心理變態患者並不是可靠的科學分類,那麼我們對於性格難以相處的人又瞭解多少? 一般來說,人是可塑的,環境和經驗的變化會導致高度多樣化的行為。研究顯示,即使是難相處的個性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改變,而非一成不變。棘手衝突(註2)(Intractable conflict)的專家不太關注行為不良者,部分原因是他們知道有毒的是情境,而不是人本身。

以工作場所的有毒性為例。研究顯示,當有權力的人表現霸道時,他們會受到情境所賦予的權力影響。當然,你的老闆是個混蛋,但重點並不是說他「有毒」;階級分明的工作場所和不受約束的職權是更大的問題,而不是他本身的問題。你不必同情爛老闆,就能看出抱怨某人折磨你與指控他們天性如此,兩者之間的區別。

那麼,如果科學上靠不住,為什麼要說別人有毒?部分原因是,將我們的痛苦歸咎他人在情感上令人滿足;人其實沉迷於受委屈的感覺。尤其是在有壓力的時候,我們會想方設法將困難的情況描述為我們在某種程度上受了什麼委屈。這種責怪他人的衝動,在一定程度上正是以「有毒性」為中心的心理自助達人所兜售的:他們呼籲你放棄自我反省或思考語調的細微差別,轉而歸咎他人。

在艱難的情況下,我們之中有某些人會擔憂這都是我們的錯。指責具有保護性,因為這意味著我們自己沒有任何問題。探索罪惡感或羞恥感——可能來自你那愛霸凌人的老闆或不重視你的約會對象——可以幫助我們勇敢地離開或改變糟糕的情況,而不需要指責對方的內在性格。

但是,如果另一個人真的造成了所有的傷害怎麼辦,那麼他們有毒嗎?研究顯示,相信他人具有固定不變的特質(例如「有毒」的人格障礙)會使自己產生防禦心態、無法傾聽他人,以及無法設立界限,畢竟要是他們不會改變,設立界限又有什麼好處?反之,相信人們可以改變,有助於我們改變觀點,並容忍極端衝突中的複雜性。

當然,世界上充斥著不平等的權力動態和濫用權力。但是,當擁有同等權力的人用「有毒」、「愛操縱人」或「自戀鬼」等詞彙互相指責時,他們通常是選擇用簡單的方法來面對情況。在相互依賴加上嚴重傷害的情況下,處於危機中的人暫時將他們的老闆、女友或父母塑造成病態的壞人來自救,可能是有幫助的。然而,長遠來看,訴諸固定病理學名詞來解釋不良行為會給所有人帶來問題。

人們對彼此做出可怕的事情。我相信那些在嚴重傷害中倖存下來的人,應該講述他們遭受的傷害來療癒自己。作為一名培訓中的心理學家,我也相信,放棄壞人 / 受害者的框架可以讓人徹底改變觀點。當我們將自己的痛苦歸因於對方不變的惡意病態時,情緒困擾會暫時緩解。但是,處於困境中的人若可避免對他人的心理狀態下斬釘截鐵的定論,將能在困難和情緒滿載的狀況下體驗到更多力量、創造力和能動性。

註1:一種人格障礙,其特徵是缺乏情緒反應、同理心和行為控制能力,因為很難準確診斷,一直不獲美國精神醫學學會採納,直至 2013 年才被列為反社會人格障礙。

註2:一種沒有積極結果、沒有解決方案的情況,其特徵通常是國家行為者或社群為應對有害的社會或文化困境而採取長期的暴力行動。

Previous ArticleNext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