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再怪演員咬字了!真正讓你聽不懂音樂劇的兇手在這

華文音樂劇的演出進行中是否要有字幕,是近年圈內討論的一大話題。對支持刪去字幕的人而言,字幕的存在是一種干擾,由於觀眾必須持續轉頭(字幕在左右兩側)或抬頭(字幕在舞台上方),因此無法專注在台上,容易錯過演員的各種表情、肢體、走位等細節,又或是字幕的資訊偶爾預告了演員的戲劇表演,進而減少了觀看過程中的趣味與感動;而對於不支持刪去字幕的人來說,問題其實只有一個,就是少了字幕,許多歌詞會聽不懂,因此會不知道自己在看什麼。儘管過去筆者多位國外英語系師友皆表示,他們在觀賞百老匯音樂劇時大概也會錯過 10 % 的資訊,而對字幕機的長年依賴,導致華語觀眾深怕錯過任何一個字詞的心態也值得討論,但身為一個音樂劇創作者,將你的文本詞曲確實投射給觀眾、進而說好一個故事,本來就是最核心的根本,因此,今天我們要來認真討論一下,一齣音樂劇若沒有字幕,到底該如何做才能讓觀眾有效聽懂。

音樂劇的唱詞要能有效投射傳達給觀眾 —— 讓觀眾聽懂,大抵有三個層面需要注意:執行(演員、音控)、設計(導演、編舞、編曲)與文本(詞曲咬合),我們一般很常在劇評或看戲心得文中看到觀眾將聽不懂歸因於演員咬字不清、或是樂團太大聲、演員麥克風太小聲……等等,就是第一點「執行」層面的問題。但其實所謂演員咬字或口條的問題,比較容易影響的是口語台詞,在演唱上的影響並非關鍵所在,比例大概小於 5 %;而音控問題若想要有效克服,就是音控必須提早進劇組跟戲、瞭解演員音色特質以及演唱聲部、規劃麥克風軌道與 patch 分組、做好系統以及現場混音的策略,同時在進劇場週也要有足夠的時間來做技術測試與修整,但同樣,問題出現時它占的比例也極小,不到一成。

至於第二點「設計」層面的因素比較複雜、往往也容易被忽略,首先在導演部分,導演的場面調度以及演員詮釋,是否有在投射詞曲?舉例來說,在一段大合唱中若有穿插多位主角輪唱,設計過的畫面是否有引導觀眾去依序聚焦在這些不同的演唱者上?而導演要求演員在演唱中處理的情緒與走位,是否也都依附著詞曲而生?同樣地,在編舞部分,編舞者設計的動作對於寫在譜上的音高與拍子而言,是輔佐還是對抗?是投射還是干擾?

最後來到編曲,編曲家設計的配器與樂句聲部,在音域與頻率上是否有留空間給人聲與合唱?在內容上對於詞曲的表演(也就是戲劇投射,而非單純把歌唱出來)又是否有所助益?這三點設計層面的因素,表面上看似和聽得懂與否無關,但事實上,在當代華文音樂劇中,至少有三成的聽不懂要歸因於此。

最後,我們來到第三點「文本」,也就是造成演唱聽不懂最核心的關鍵,詞曲咬合。在進一步討論詞曲咬合之前,我們先將這概念分成兩個部分:樂句構成(線條與節拍)以及旋律音高(聲韻)。

什麼是樂句構成呢?我們日常講的每一句(段)話,都充滿了標點符號與斷句,即使是單一句子,我們也會因為裡面的字詞組成以及我們想要呈現的語氣,念出不同韻律感;譬如說「週刊編集真的是太好看了」,大抵可以拆分為「週刊編集」、「真的是」、「太好看了」三個小單位,而多數人會把前面兩者唸得稍微黏一點,然後在第三者的開頭「太」稍微做一點重音,也有人會選擇在「太好看了」速度漸慢以強調真的很好看、又或是在「真」做一點重音以強調這個感想的真誠度。好了,那現在我們若把「週刊編集真的是太好看了」想成一句要譜曲的歌詞,你會怎麼唱這個句子呢?(歡迎閱讀至此的你在腦中嘗試唱唱看)旋律線的方向、起伏、分句、重音又會安在哪些字上呢?以及它與前後文的聽覺關聯又是如何呢?

不知道用這樣的描述與舉例方式,各位是否在腦海中能稍微有所理解與想像?旋律線與節奏的構成,是否符合歌詞本身的文字格律、以及角色在此處要呈現的情緒語氣,往往在詞曲被演唱時能否讓聽者聽懂,起到關鍵作用。假設「週刊編集真的是太好看了」這句歌詞的旋律重音落在「刊」或者「是」、又或是旋律在「的」或是「好」那邊拉了一個莫名的長音,那麼觀眾很可能就會聽不懂,因為人就是不會用這樣的節奏講這句話啊。當然,有些時候詞曲創作也會出現不是那麼符合寫實邏輯、聽覺上卻非常有趣的樂句創意,譬如說馬念先的「三~~八阿~花~吹~~喇叭~」,在「三」以及「吹」這兩個字上浮誇的長音與轉音抖音,某種程度上強化了角色的三八感以及吹喇叭的動作,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基本上我們還是回歸戲劇與表演,如果可以找到某種表演上成立的設定,或是能有效投射戲劇,這類創意當然不會是問題。

最後的最後,我們終於要來討論詞曲咬合的第二個部分,也就是旋律音高(聲韻)。事實上,旋律與聲韻處理是否得宜,乃是不管在音樂劇或是流行音樂中,演唱是否能被聽懂關鍵中的關鍵,礙於篇幅,我們將於下期的文章中進一步深度討論。

Previous ArticleNext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