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健雅《DEPART》:身陷囹圄天地始開,終於反璞歸真

2010 年代是蔡健雅出道後的第二個十年,期間她的創作風格變化很大,尤其是 2015 年的《失語者》。這張專輯她攜手常石磊(林憶蓮《蓋亞》和《0》的編曲兼製作人)、安棟(《中國好歌曲》音樂總監)踏足未曾涉獵的電氣編曲,最終收穫不少好評,成為招牌的都會民謠外另一代表作。隨後發行的《我要給世界最悠長的濕吻》,延續《失語者》風格,排入不少電子樂聲,我們仍未知她是否要往電子流行一路走去。

時隔三年,蔡健雅再度出輯,首波主打〈出走〉煥然一新和令人念舊的感受並存,新的是獨特、不規矩的節奏,舊的是以吉他為首的原聲樂器編曲,不禁讓人猜想,她是否終於要回歸 Acoustic Pop(不插電流行樂)的軌道?隨第二波、第三波主打〈Bluebirds〉和〈Photographs〉陸續釋出,答案逐漸揭曉——她的確回到了自己音樂路上最初的起點。儘管〈Bluebirds〉因蒼涼孤寂的陶笛獨奏而散發流浪者況味,〈Photographs〉因香頌歌手卡拉‧布魯尼(Carla Bruni)獻聲而多了一絲柔軟情調,兩者皆是蔡健雅作品中的新元素,但依然無法掩蓋《DEPART》身為一張 Acoustic Pop 專輯的紮實底氣。

蔡健雅新專輯《DEPART》封面。(環球音樂)

雖然在器樂編制的選擇上,蔡健雅回到了原點,但《DEPART》核心概念卻從都會轉向自然。與自然相關的歌曲是這張專輯最精采處,開門曲〈Bluebirds〉如電影配樂的弦樂氣勢令人震撼,像一部有萬馬奔騰場景的荒漠大片,與出生自蒙古的歌手阿雲嘎合唱〈Into The Wild〉,則畫出郊野的遼闊及吟詠被人類遺忘的謙卑,詞人周耀輝最後畫龍點睛為這首曲子添上富有深意的一句:「向天學雲海/向地學青苔/向天地學同在」。不難想像,專輯開頭幾首迎向自然的曲子應激發自因疫情而受限的生活,但也不僅是如此,這樣的選題更宜看作蔡健雅這幾年歷經的心境轉變與在疫情間深省後的匯流。於是,隨大自然系列的歌曲結束,銜接上的是〈那些小事情〉,一首回顧兒時記憶、欣賞生活簡單美好的歌曲,這是在創作歌手心境至臻成熟的一刻才能誕生的作品。

可以說《DEPART》是在疫情時代奢侈的製作物,當音樂人、樂手難聚首合作,以電子編曲完成一張專輯或許是更取巧的事,但蔡健雅多年的錄唱、彈唱、製作經驗,讓她擁有足夠專業能自己抱起吉他錄好整張專輯,更甚者,她選擇與需要眾多人齊聚錄音、大編制的弦樂團合作,為自己增加了完成專輯的難度。《DEPART》徹頭徹尾以原聲樂器編制,訴說心靈解放、自適自在的故事,在當下時空聽來特別切題而感人。

綜觀創作者心境、音樂風格、製作背景,《DEPART》不禁讓人聯想到泰勒絲獲本屆(2021)葛萊美獎年度專輯的《美麗傳說》(folklore),兩者皆是疫情催化下反璞歸真的作品。在《美麗傳說》的製作紀錄片《Folklore: The Long Pond Studio Sessions》中,專輯的共同製作人傑克‧安多夫(Jack Michael Antonoff)分享:「疫情讓音樂人有機會觸碰心底深處。」對經驗老道的音樂人來說,化繁為簡需要一個契機,而他們也時常在簡化的過程或形式中,不經意顯露自己刻畫旋律的技巧及簡單卻深刻的思考。

Previous ArticleNext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