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入縫隙,聆聽劇場的超能力——X Voice 姚一葦先生百年冥誕特展
專訪策展人 王嘉明X區秀詒X黃郁晴
文/廖昀靖 圖片提供/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院
「一九八二年七月一日,我們舉行本學院成立的第一次單獨招生考試,可以說是自從實施大學聯招以來破天荒第一次。此次考試與聯招係同日舉行。來參加考試的學生,只有一個志願,其結果只有錄取或不錄取⋯⋯。」說此段話的人,便是姚一葦先生。而其中的志願,指的自然是劇場系。
「靠,好狠啊!」王嘉明發自內心地回應。獨招和聯考辦在同一日,擺明:「我要招的,就是和那些參加大學聯考的是不一樣的人。」黃郁晴也不禁佩服姚一葦的大膽,「這也反應了藝術人相當程度的傲氣吧!」
四十年前,姚一葦以破釜沈舟的心意,創立了現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院,留下影響至今的思想和開創精神。2022 年逢姚一葦先生百年冥誕,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姚一葦基金發起系列計畫,其中展覽《X Voice姚一葦先生百年冥誕特展》由劇場導演王嘉明、黃郁晴,以及新媒體藝術創作者區秀詒共同策展。從姚一葦的創作延伸,穿越時空,以 X 為姿態展開多重 Voice 對話。
X Voice
但其實,在準備展覽之前,王嘉明不曾真正認識姚一葦。
「真的開始做展覽,才發現,欸,這麼厲害的人我們就這樣忘了?」策展人們坦承自覺和姚一葦的距離,他們必須挖掘、靠近。區秀詒認為此展覽尋求一個讓潛流被發現的裂隙,「這道潛流,隱藏著姚一葦先生某些隱性的狀態與精神象徵。」黃郁晴則形容整個策展是在拼湊、猜測、揣度與想像。「其實滿像在詮釋文本、演繹角色的狀態。」而幸好,這是他們最擅長的事。
展覽取名「XVoice」有其多重意涵。X是乘法、代數、否定、未知與交疊。王嘉明笑說:「看到 X,觀眾可能會以為是某個漫威人物的展覽啊。」對他而言,X 確實有與「超人」對話的意味。
王嘉明認為,X 指涉姚一葦建立一系所、辦實驗劇展、寫劇本等,皆是在一片空白中開創的處境;同時,X 也點明姚一葦的多重身份,身兼銀行員、刊物編輯、戲劇策展,且深化理論教學,也不停歇創作劇本。「我很佩服他的實踐能力,對我而言他是一位溫柔的革命者。」
而 Voice也是他的主意。王嘉明企圖在展覽中埋入阿岡本所談大寫的 Voice,「聽覺,是介於動物跟人、文明之間的一種狀態。」他舉例,「突然聽見一聲痛苦的哀號聲,有時候我們分不出那是人還是動物的叫聲。」聲音有其無法遮蔽的動物性,王嘉明相當著迷此種過渡性質。
而展覽中要說的是:劇本即聲音。「所有文字,進到劇場,永遠只剩下聲音。」王嘉明形容劇場是將一顆顆視覺的文字,回到肉身的過程。王嘉明開玩笑說,「如果展覽把Voice翻成中文,就是『音容宛在』啦!」而即使肉體消失,聲音卻仍以某種精神存在,被留了下來,「一個人視覺消失,但他的精神性、當時定下的規則,似乎都還持續地在走、在影響著。」
展覽中Voice是名詞,也是動詞。姚一葦先生的聲音、不同領域藝術家詮釋姚一葦先生作品的聲音、嘗試與姚一葦先生對話的聲音——此些聲音或疊合、或穿梭,使過去的時光甦醒,聯繫起活生生的對話。
縫隙之間
不做一個編年體的標本展覽,是策展人們很早的共識。整體展覽通過不同世代、領域的藝術家參照各自對姚一葦先生的體認,帶出多元時間、地層尺寸的差異,創造讓觀眾潛入的縫隙。區秀詒認為:「這個縫隙很重要,得以檔案與作品之間、個人私歷史與大寫歷史之間、思辨與感受之間等,具有彼此拉鋸、碰撞以及匯流的空間。」
展覽從姚一葦知名的劇作出發,循聲步入其生命歷程。首先是劇作《一口箱子》,以流浪意象,把一個人的資訊與時間濃縮在一口箱子;接著則以劇作《碾玉觀音》,帶出姚一葦精神層面上對藝術的期望;下一處是劇作《紅鼻子》展現其對劇場表演的投入,以及左派的思想。王嘉明認為這一區呈現了他隱藏身份的雙重性,「他其實不太提自己被關過的事,尤其在解嚴之前。那一種紅鼻子下隱藏的真實身份和思想,我們試圖把這一種質感放進來。」
黃郁晴分享其中馬維元提出的暗房概念讓她驚喜。以〈角色陳述〉為作品名稱,馬維元邀請目前就讀戲劇系大一的學生,和多年前曾就讀戲劇系的學長姐,待在一處黑暗的空間進行拍攝與陳述。他們的對話與關係,就像是戲劇的從無到有,呼應姚一葦創作與創系的過程。「我印象很深刻,當時馬維元說,這就是他在接近姚一葦老師的感覺。」
展覽中有另一作品讓王嘉明很興奮:「我們戲稱這是『讀劇卡拉OK』。」走進讀劇空間前,就像翻開點歌本,觀眾可以點選姚一葦的劇作片段。「我們邀請戲劇系畢業的演員,像是莫子儀啊,他們讀A的台詞,觀眾要讀B的台詞。」進到包廂,面對字幕跑馬燈,觀眾將與演員透過聲音對戲,把讀劇做成情歌對唱。
寫劇本或創作看似是一個私密的行為,但王嘉明強調,每個人心中都有內在觀眾,「私人和公共不是二分,是同時展現的。」因此,在讀劇空間中牆面上有窗,而窗外有人。
創作是私人,但劇場卻與公共性相生。談到從姚一葦年代走到現代,劇場最大的變化,王嘉明沉思了好一陣。然後他說:「我們在往後退,往個人退去了。」
無情殘忍,返聲詢問
四十年前創系之際,姚一葦曾形容這個世界對劇場是「殘酷無情」,王嘉明回應每個年代戲劇的無用感始終存在,「雖然無情的地方可能不同,但都還滿殘酷的。」創系四十年後,戲劇仍在聚光燈下奔活,縱使有殘酷無情作為背景。「這麼多年,我想大家對於戲劇的可能、投入或是想要做的種種嘗試,被劇場深深吸引,這是沒有變的。」而差異,王嘉明說是人們對於公共事務的討論與實踐。
「當我回頭看,姚一葦老師在不同領域,做了好多具體的事。在專業分工之前,他沒有迴避。」而當專業分工試圖使人精進,人們是否躲在其下,成為不投入公共事務的藉口。「大家都說那個年代有很多機會,但不同年代都有不同可以開創的事情吧。我們呢?」
同溫層的分野、速度感改變人的身體性,「所謂的身體,是指我們的直覺,如何選擇事情、感覺事情。」當人們因為群起攻擊的速度越來越快,而在面對爭議時,選擇閉上嘴巴,「那我們到底要怎麼討論?我們真的會一直退喔,一直退,然後越來越保守,冷漠會是結果⋯⋯相對於姚一葦老師當年在他的處境下的實踐,那我們要做什麼?」
「如果這個展覽要帶來什麼思考,我想那是:在現有的社會體制下,如何創造可能性的實踐?」
同樣從姚一葦身上延伸思考,黃郁晴也有好奇。她想,當最簡單的「人和人面對面」遭受挑戰,劇場的靈光會不會被雲端取代?「劇場會不會消失,或藝術會不會消失?我真的很想知道,如果姚老師走一遭 2022 ,他會說什麼?」
像是一場橫跨四十年的劇場連線,當展覽中的人們一齊試圖與姚一葦對話,仔細聆聽,或許他就來了也不一定。
《X Voice 姚一葦先生百年冥誕特展》
策展人|王嘉明、區秀詒、黃郁晴
參展藝術家|李銘宸、明日和合製作所、馬維元、書寫公廠、鄭先喻
日期|2022.12.15(四)- 2023.01.08(日)活動時間|1100-1800
地點|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圖書館展演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