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首來自居家的樂章——魯多維柯‧艾奧迪

新年伊始,新冠肺炎肆虐全球;失控的情況彷彿就如同法國存在主義作家卡繆的著作《瘟疫》,疾病在不知不覺間蔓延,延燒至今日仍未見盡頭。而疫情影響最劇的時刻,義大利各處宛若空城;在政策與醫療體系失衡之下,成為歐洲死亡率數一數二高的國家。

眼看著一雙雙絕望與模糊的眼瞳,城市宛如煙硝後的極度寧靜;各國政府呼籲民眾盡量待在家中不要外出,「Stay Home」成了 2020 年的網路熱搜關鍵字。為了鼓勵疫情民眾待在家中,並保持的求生的意念,許多藝術、音樂演出也紛紛從現場轉為線上直播,希望陪伴民眾度過最黑暗的時刻。

疫情的影響之下,義大利鋼琴家暨作曲家魯多維柯.艾奧迪(Ludovico Einaudi)原訂今年 4 月來台的演出自然也取消了。這場名為《散策七日》(Seven Days Walking)的演出,取自魯多維柯.艾奧迪的上一張專輯同名專輯。專輯創作靈感來自日常,以重複的路徑為題,記錄下這位作曲家每日散步途經的微小景緻變化,將它化為一種接近冥想的方式創作與呈現。

義大利音樂家魯多維柯‧艾奧迪。(Ludovico Einaudi Facebook 專頁)

艾奧迪的音樂在疫情期間同樣扮演著撫慰人心的角色;巴塞隆那在封城期間,就有當地鋼琴家在陽台上演奏他的作品,藉以鼓勵居家隔離民眾。而艾奧迪本人則在封城隔離期間,用 iPhone 錄下新專輯《居家的 12 首歌曲》(12 Songs From Home)的全數曲目,其中包括他最知名的幾首作品,如膾炙人口的〈Nuvole Bianche〉、〈Ascent〉,以及和綠色和平組織合作、於冰川上演出的〈Elegy for the Arctic〉。

《居家的 12 首歌曲》和《散策七日》一樣,都是非常特別的錄音計畫,展現了魯多維柯.艾奧迪因地制宜的創作模式。這位詩人般的作曲家經常藉由散步、旅行或觀察等形式,將感官接受到的衝擊,化為指尖上彈奏的音符。也或許是這種從日常的瑣碎中所尋得的靈感,讓他的音樂更接近聆聽者的內心。

音樂,源自對生活的幻想;同時也是日常生活的投射。聽魯多維柯.艾奧迪的音樂,或許最能感受那些來自生活或生命中最細微與最劇烈的變化。例如 2011 年他為電影《逆轉人生》所譜、激勵人心的〈Fly〉、〈Una Mattina〉以及〈L’origine Nascosta〉;又或是在英國導演肯‧洛區(Ken Loach)探討失業與社會褔利的犀利之作《我是布萊克》中,旋律簡單、典雅,卻帶著豐沛的生命力的〈Night〉。

從《散策七日》於阿爾卑斯山雪景下的每日散步,到《居家的 12 首歌曲》疫情下的居家隔離,魯多維柯.艾奧迪將對生命的感知與感官,直接幻化為動人的音符。在《居家的 12 首歌曲》的開場曲〈A Sense of Symmetry〉裡,艾奧迪所追求的是時間與空間的對稱性,及源自居家音樂會的全新體驗。疫情期間,那些額外多出的時間裡,必然令許多音樂家開始思考演奏的形式與社交距離。特別在此時,網路扮演了人與人溝通與互道平安的橋樑,取代了過去疏離的社交模式。

〈Berlin Song〉是艾奧迪過去較罕見著墨於「城市」的作品。當疾病肆虐全球各地,城市與城市、國界與國界之間,那些原來人為、文化的隔閡,突然間一一被跨越。〈Gravity〉則不僅是一個科學性的主題,同時也是哲學式的體驗。人在居家隔離期間開始思考人類、生物物種與天體、自然的關聯,是作曲與演奏家跳躍式的演出。

〈Le Onde〉是義大利文「海浪」之意。接近自然是居家隔離者的一種妄想與想望;在艾奧迪的曲式下卻顯現出一種從容,對生命積極、對未來充滿希冀的景況。〈High Heels〉中如鞋根敲擊地板的琴音,展現的是活躍的生命力。而〈The Earth Prelude〉也是艾奧迪擅長的宏觀主題,一如他過去的〈Elegy for the Arctic〉;因著那些自然產生的聲音共振與室內音,詩人彷彿置身世界之巔。

《居家的 12 首歌曲》不是一張全新的魯多維柯.艾奧迪創作;它更像是一場作曲家的錄音實驗與特定演出。科技雖能令一場音樂會簡單成形,卻取代不了揚聲器背後,那雙布滿情緒與描繪的手,及一位智者的思慮。

Previous ArticleNext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