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的戲劇調味

身為一個戲劇配樂、音樂劇、流行音樂工作者,不管是在處理創作、製作、錄音、排練甚至當評審,「曲風」這兩個字一直大量出現在我的生活中,它是音樂家們用以形容、定義音樂的符號與媒介,也是我們創造聲響、調合色彩的食譜。

那麼,第一次接觸到「曲風」這個字詞,又是什麼時候呢?

腦海中遙遠的記憶似乎浮現出一本書,那是高中時的九〇年代吉他寶典——《新琴點撥》,書中對於民謠搖滾(Folk Rock)、慢搖滾(Slow Rock)、靈魂樂(Soul)、放克(Funk)的描述,該是我人生中最早對曲風兩個字的理解,雖然如今回想,裡面內容指的其實是(台灣吉他老仙們所領悟出來的)「伴奏型態」。

對曲風的正式理解,應該還是從聽團與玩團吧!在搖滾樂的世界裡,從藍調、搖滾開始,一步一步認識硬式搖滾(Hard Rock)、龐克搖滾(Punk Rock)、另類搖滾(Alternative Rock)、後搖滾(Post Rock)、英國搖滾(British Rock)……接著開始學習爵士與指彈吉他(Fingerstyle),逐漸吸收更多搖滾以外的音樂類型以及背後的文化脈絡;最後在消化完由藍調所發展出的整個龐大西洋流行音樂系統後,隨著配樂生涯的起步,進而認識更多所謂世界音樂與傳統音樂(我知道這兩個字非常西方白人觀點,抱歉……)。

每一個曲風,都代表著一些在某個時空下發展、累積,約定成俗的音樂元素,可能是和聲、節奏、配器、樂句、曲式,甚至某種錄音與混音方式;而這些音樂的形成,往往又與該時空的文化、意識形態、生活方式,以及社會政治有關。正因如此,在電影配樂或是音樂劇的領域裡,「曲風」對我的意義與在流行音樂領域內會不太一樣:它不只是音樂上的語言,更是敘事上與觀眾溝通的橋樑。透過使用這些曲風創作配樂、或是在作品中巧妙揉入不同音樂符號,音樂得以產生更多音符之外的戲劇性,進而讓觀眾產生心理上情感連結、沉浸於影像、戲劇、角色內。想想那些鮮明的曲風或樂器,搖滾、放克、古典、探戈、鄉村、電吉他、長笛、手風琴、大提琴、搖籃曲、鐵琴……看著這些字詞,你聽到了什麼聲響、又想到了什麼畫面?

曲風(與配器)在文化上的符號是相對客觀的,因為它代表的是與之相關的時間與空間。但神奇的音樂,還具備另外一層主觀的效果,那是更深層、更情緒層面的感染力。譬如說,我們聽到探戈音樂,表面上會想到南美洲、阿根廷、國標舞廳等客觀時空,但音樂本身卻會給我們一種來回試探,甚至情慾、激情等心理層面的主觀感受,其他如一般會說大和弦溫暖明亮、小和弦悲傷黯淡、大提琴音色厚實溫暖等,大多也是這層面的意涵,只是這究竟是來自音符本身在物理頻率上給人身體的影響、還是也是某種「文化」的累積,就又是另外一個音樂學的問題了。

試著想像看看,如果在你成長過程中,所有看到或參與的婚禮都聽到有人吹奏嗩吶、葬禮則是有樂隊演奏行進曲,那麼這兩種「曲風/配器」在你心中的「符號」,是否會變得截然不同不同呢?

Previous ArticleNext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