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擔心看不到的技術性道德增強嗎?從外在環境開始吧!

從 57、59、再到 61 期,這個專欄花了約半年的時間,討論技術性道德增強的問題與解方,本期將會提供一個建議作為這個系列的小結。回顧一下目前我們已經知道的:一、因為人類天性只關心親人與近鄰,無法有效面對需要大規模合作的氣候危機,所以技術性道德增強確有必要;然而,二、這種增強會遇到多元價值的問題,一方面,如果我們將環保價值定於一尊並以此增強大眾,很可能排擠其他價值以至於形成另類壓迫,另一方面,我們實際上並沒有很好的理由和論證來說明環保應該在價值清單的頂端;因此,三、最好把有無價值視為競爭的結果,也就是先不討論目標有無價值,而是採取開放的態度讓各種價值都能被技術性增強,最後再看是哪個價值幫助了社會存續——這是唯一可以保留多元可能性但又能從事技術性增強的途徑。

但是,上述途徑會導致大眾更嚴重的焦慮,因為它很可能加劇人們反對與提防《不適於未來》(Unfit for the Future)的擔憂:人類被藥物控制。該書建議實現道德增強的方法之一,即是研發可以調整賀爾蒙的藥物,而上述途徑在不要求對目標做充足論證的情況下(亦即不需先證明目標有價值)就允許進行道德增強,這會使人們開始焦慮:看不到什麼是東西在增強人體已經夠讓人擔心,現在竟然連被增強的目標都不確定是否有價值——你在開我玩笑嗎!要化解這種焦慮,只能從拆解前面那句話下手:如果目標的價值註定無法事先確立,那麼後半句顯然無解,我們只能從前半句找方法:既然「看不到」是擔心的源頭之一,那麼我們可以試著讓用於增強道德的技術「被看見」。

相對於使用藥物,我想提議一種從外部進行技術性道德增強的方法:調整人類從事各種行為的環境。讓我們先回過頭來仔細思考《不適於未來》的策略建議。該書認為,人們無法合作,因為他們缺乏合作的「內在」動機(不論是理性思考或演化天性),所以應該要用科技來改變人類的「內在」。換句話說,作者們期望藉由調整內在動機來改變外在行為。這種改變行為的策略,我稱為「內在進路」(internal approach)。它的骨子裡正是當代各國面對環境問題時的主要方案——教育人民。然而,只要我們稍微看看「環境教育」(Environmental Education)的成果,大概就會對內在進路失去信心。

從 1972 年起,環境教育就被聯合國寄予厚望,並在各會員國大力推展:「環境教育試圖讓人們意識且關心整體環境及其相關問題,並且擁有態度、動機、知識、承諾與技巧,來從個人或集體層次解決現有問題與預防新興問題」(伯利西宣言,Tbilisi Declaration,1977)。無奈的是,根據許許多多的後續追蹤,不論是不同國家的跨地域研究,或長達十年的跨時間研究,都顯示人們在接受環境教育之前與之後的行為模式差異不大。換句話說,環境行為與環境教育的相關程度很低——人們行事是否環保和有無接受環境教育沒什麼關係。更慘的是,高水平的環境意識和低水平的環境行為往往同時存在。為什麼會這樣?在我看來,問題出在我們長期以來對於人類行為有一種誤解,或者說不假思索的假設:先有想法或念頭,才有行動或行為。

這種「知識→態度→行為」是個相當直覺的模型:如果我們可以讓人們瞭解地球環境非常珍貴,卻受到人類不環保的行為所破壞,那麼人們就會開始珍惜與重視自然的美好,並因此調整生活中的所作所為,例如少開車、避免消費、或者多走樓梯。然而,這種模型大有漏洞,就是第二個箭頭很可能根本——至少經常——不通。原因大致有二:第一,人們的意志力軟弱,即使知道也不願意去做或懶得做;第二,外在的物理條件難以支撐來自知識的道德決定,比如想騎單車通勤,但住家實在距離辦公室太遠。如果我們把「知識+態度」視為「知」(knowing)、「行為」簡稱為「行」(doing),那麼我們馬上就會發現,這個問題一點不新鮮:知行落差(knowing-doing gap,或稱知行鴻溝)。知行落差當然可以用生物技術的道德增強來化解意志力軟弱的問題,但我們必須注意,外在物理條件會影響需要意志力的程度:住家離辦公室愈近,就愈不需要騎單車的意志力,也因此愈不需要生物技術的道德增強。

更嚴重的問題在於,這種模型忽略了人類行為「不一定需要以清楚的知識或態度作為前提」。近年來,許多實驗心理學與行為經濟學的研究一再指出,人類非常容易在不知不覺的情況下受到外在環境的影響。例如,餐盤愈小吃得愈少,即使用餐者全然沒注意到這件事,又或者銀行網站用大紅或大黃這種鮮豔的顏色為主,客戶對其信任度就會降低,因此存款或投資的比率跟著下滑。換句話說,人類「行」的產生或改變,不一定非要依賴「知」,很多時候可能只需要調整外在環境就夠了——這被稱作「外在進路」(external approach)。

採用外在進路好處十分明顯:化解知行落差。一方面,它可以「填補」(fulfill)落差,減少意志力的使用,連帶削減生物技術道德增強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它甚至可以「跳過」(bypass)落差,直接催生特定行為。也就是說,「外在」——人類在其中行動的物理環境——扮演了雙重角色,可以是行為的支撐者,也可以是引擎。顯然,不論是哪一種,外在進路都在人類的身體外面,人們不需要吃藥、更不需要動手術植入晶片。「什麼」在調整或增強我們的行為就算不是一清二楚,至少也是肉眼可見。如果說技術性道德增強勢在必行,那麼選擇外在進路的可見技術,至少能讓我們的焦慮降低到可接受的程度。

人類「行」的產生或改變,不一定非要依賴「知」,很多時候可能只需要調整外在環境就夠了。(Getty Images)
Previous ArticleNext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