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微型溫室實驗

身在秋冬陰雨的北部山區,附近都是棄耕多年的美麗梯田,以前以為是鄉下人口外移,人口老化無力耕作,稍有一點農業經驗之後才知道,推動植物行光合作用的陽光,在這裡有大約有半年都缺乏。經常下雨的天氣,雨滴很容易破壞幼苗,我曾經把已經手掌大的茼蒿移到戶外,才一天葉片就被打爛。原來被放棄的梯田,根本是很難長好作物,土壤特性有可能改良,大面積的缺乏日照根本無解。

作物發芽、生長需要一定的溫度範圍,成長期不同階段對水的需求不一樣,多數的農作物體質都虛弱,不像原始林在無人照管下生生不息。農作怕風、怕潮濕、怕雨打、怕乾旱、怕土壤酸鹼度不合、怕蟲吃、怕熱、怕陽光太多或太少。條件不對就有琳瑯滿目的病蟲害,或是不開花、不結果、不長葉、不長大⋯⋯能用便宜的價錢在市場買到蔬果真的很感人。

小面積的蔬菜,看來只好用溫室補足條件,我的實驗完全沒有專家指導,是看著飛利浦植物燈影片中的歐洲溫室模仿的。人家專業且大規模的溫室造價每單位就需要幾千萬的投資,相同功能縮小到半個籃球場面積,還是要幾十萬,詢價之後很驚恐,畢竟強度可以耐受颱風的建築結構就是花錢。結果我很小家子氣,用手邊的材料做了一個微型的溫室,造價幾千元、花了一個下午完成,最貴的就是兩條 LED 植物燈 3,000 元。

我的上掀式溫室,頂部有透明塑膠布防雨水,四周是紗網防蟲,當然也防狗來搗蛋;植物燈的電源在室內設有定時器,不是 24 小時恆亮,溫室高度很低,因為估計這季節不會有日照引起室內累積高溫。這小溫室製作之前,已在有採光的室內實驗過,補光、避免被雨水整天打,幼苗長得好很多。交稿前有位剛認識的朋友來訪,他曾在植物工廠工作,他認為紅藍光譜的植物燈可能是廠商為了抬高燈具價錢的說法,所謂農業用、專業用的區隔就可以提高售價。下回要趕緊來測試這個說法,如果一般照明的燈具也有效就太好了。

植物燈的電源設有定時器,非 24 小時恆亮。(攝影/陳敏佳)
花了一個下午造出頂部有透明塑膠布防雨水,四周有紗網防蟲的上掀式溫室。(攝影/陳敏佳)
Previous ArticleNext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