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博覽會大稻埕區域店家

虎標永安堂

こひょうえいあんどう

圖像提供 楊穎川

老牌的虎標萬金油其實來自緬甸仰光,不是產自台灣的本土品牌,所以,當 1930 年春天,永樂町(迪化街)的中藥店「乾元」開始代理虎標萬金油,祭出買萬金油可以獲得一張戲院入場券,同樣在大稻埕的正元藥行蔡老闆跟他拚了,隔年也去造了一牌;人家用虎,他用猩猩當標誌。報紙指出,因為「舶來他國」的萬金油,「利權之外溢」,蔡老闆於是重資研發,推出「猩標萬金油」。

一直到 1935 年博覽會前,虎標永安堂的萬金油五年間換了幾次總代理。先是乾元,沒半年,就換成永樂町的楊裕發商行,四年後不歡而散,永安堂還登報罵楊裕發的老闆「不自愛且無心擴張」,拖欠巨款。隨後代理權移到太平町一丁目的吉祥藥房。又不出一年,永安堂索性自己從新加坡派人來開設台灣分行,租下太平町三丁目 86 番地(即今延平北路二段 83 號,勞動部所在地)的店面,1935 年 9 月 30 日,正式遷入營業。

十天後,博覽會正式開幕,虎標萬金油台灣分行的台博章大概是所有紀念章中最年輕的了。

孔雀咖啡館(孔雀カフェー)

くじゃくかふぇー

圖像提供 楊穎川

林獻堂是台灣舊豪族霧峰林家在日治時期的核心人物,他在 1941 年 4 月一個星期三的日記寫道,6 點半到台北火車站前的鐵道旅館晚餐,之後到太平町三丁目一百九十番地(今延平北路二段 38 到 58 號之間)的「孔雀」續攤,竟然沒有位子。

1943 年 2 月 1 日,再過幾天就農曆除夕,林獻堂又到台北參加大成火災董監事會。看起來是日治的末期,歷史對當時的印象彷彿陷入戰火之中,但這家公司當年純益有 160 幾萬圓。大成火災會社準備留下 150 萬,其餘十幾萬分配給股東。晚上同為董事的林熊祥請客,地點又是孔雀。座中客除了林獻堂之外,還有羅萬俥、顏欽賢幾個台灣史名人。

可見,孔雀的廣告自我標榜「高級社交場」,不可謂為狂言。

孔雀是一家 1932 年秋天開業的咖啡館,當年這種咖啡館的日語稱為「カフェー」,不似現在的單純喝咖啡、吃貝果的地方;カフェー裡頭有咖啡,更多是酒,還有陪座的女性「女給」。1933 年,孔雀還舉辦過女給們的「女王選舉」,據《台灣新民報》報導,「顧客各可選舉各人所愛的人氣女給」,前三名分別封號「孔雀」、「金雀」、「銀雀」。

台灣人在台北開多家カフェー,但唯獨孔雀的老闆郭博容是真少爺,出身富貴。台北有一家知名茶行「錦茂」,其實是南洋華僑巨賈郭春秧在台的事業,報紙曾稱他為「南洋第一成功者」,來台灣時,總督都曾請他吃飯。郭博容就是他的姪子,在錦茂擔任副支配人(副總經理)。

1933、34 年間,郭博容創辦了「博友樂」唱片公司,專出台語歌,為孔雀惹來麻煩。

寶香齋

ほうこうさい

圖像提供 楊穎川

義美和新東陽兩大食品公司同源,都可溯至這家「寶香齋」餅店。義美創始人高番王待在寶香齋長達 24 年,1934 年自立門戶。新東陽的前身為「東陽」,最初的老闆周天乞在寶香齋工作十來年,1919 年離開,比高番王更早,並挺進日本商人雲集的京町(今博愛路兩側)立竿張旗。雖然如此,直到二次戰終,東陽和義美的名號都未能超越寶香齋。

寶香齋可說是日本時代台北最有名的台灣人餅店,資格也老;早在 1911 年,就已有「三十餘年」歷史。創店老闆余傳臚來自廈門,太平天國起亂,避遷台北大稻埕。在廈門時,余老闆早已受洗,星期天要上教堂,餅店也關門休息。當時實屬異類,地方上於是謔稱「寶香齋七天倒一擺」,七天就倒店一次。

日本從明治時代以後,就很愛辦各種「勸業博覽會」、「物產共進會」,讓各地產品互相觀摩,並評發賞狀。一百年前,寶香齋的肉脯、冬瓜糖、「薑砂糖漬」、「文旦皮砂糖漬」、「金桔糖餞」已獲得各種榮賞。中秋月餅也是重頭戲,上海式、廣東式、廈門式、溫州式、福州式、台灣式,一應俱全。每年秋節前,報紙紛紛報導寶香齋有什麼特色或特價。

其他如「和生餅」,有點像長崎蛋糕,但內有包餡,也很受歡迎。據大稻埕老一輩人描述,以前寶香齋也賣鳳梨酥,略為長方,稱之「枕頭餅」,並沒有「鳳梨酥」的說法。雞蛋卷包成四方形,比現在蛋卷白晢,薄薄脆脆的,更是好吃到不行。

至於寶香齋的禮盒包裝,1913 年有個廣告是這麼說的,把「英國製造餅乾」、「美國葡萄乾」和豬肉脯等產品,「裝入綢緞製成箱盒盒面繪畫種種精巧山水人物美麗絕倫」,「為吾臺各餅鋪所無」。

寶香齋其實觸角多元,曾進口過歐美寶石和流行品,設有雜貨部、煉乳部等。本店在永樂町(迪化街),支店分布各處,1928 年夏天,設了太平町三丁目支店。楊雲源蓋得的紀念章,電話 482,應是四丁目 91 番地的分店。

霞海城隍廟

かかいじょうこうびょう

圖像提供 楊穎川

台灣小說家東方白是大稻埕之子,1938 年生於下奎府一丁目,今太原路的一個巷子,父親在迪化街的永樂市場內開店修理鐘錶。東方白對永樂市場有許多精細的回憶。他記得永樂市場旁的霞海城隍廟有好多出入口,裡頭動靜盡收眼底。他最喜歡廟裡的千里眼和順風耳,也喜歡各形各狀的十八羅漢,但不喜歡七爺八爺。矮壯、穿黑袍的八爺還好,七爺瘦臉、高個子、穿白衫,還蓄長鬚、吐長舌,東方白說,「直像上吊的殭屍」,夜裡撞見,真會嚇死。

東方白不喜歡的七爺八爺,卻正是霞海城隍參拜紀念章的主角,而且,不僅不可怕,還被刻畫得有幾分無辜可愛。

七爺八爺在紀念章內分站兩側,合宜反映他們的身分;城隍廟真正的主角是城隍爺,七爺八爺只是主角的部將。

「城」意指城牆,「隍」指乾枯狀態的護城河,中國自古各地都有城隍爺守護。明清兩代,城隍廟跟封官一樣,有高低階級,由官府決定誰是縣城隍、州城隍或都城隍。但福建泉州府同安縣的移民,是自己揹了神像,到台北落腳,私立了城隍廟,一開始還只是放在個人家裡奉拜而已。因家鄉的城隍廟位於同安「下店鄉」(又稱「霞城」)的「臨海門」旁,所以擷取兩字,稱為「霞海城隍廟」。

迪化街的霞海城隍廟和艋舺的龍山寺,都是泉州移民設立的廟宇,兩者本來鄰居,都住艋舺。到了 1853 年,龍山寺這邊的泉州晉江、惠安、南安三地的人,跑去兩、三百公尺外的老松國小那邊打死三十幾個同安人,還燒村子。同安人被迫逃往大稻埕。沒想到同安人因禍得福,才不到十年,淡水開港,洋商遷往大稻埕,艋舺跳水式衰退,大稻埕的地位反而直線向上,成為新興的國際貿易熱區。到了日本時代,富裕的大稻埕人自然要大大熱鬧來酬謝曾經一起落難的霞海城隍了。日本時代,北台灣最大的廟會活動就屬霞海城隍的出巡遶境了。每年農曆 5 月 13 日,來大稻埕看熱鬧、吃拜拜的,擠得水泄不通,於是有了一句俗諺「5 月 13 人看人」。東方白就曾寫道,「一年之中,這天我家客人最多,三姑六婆,近親遠戚都到了。」更有許多鄉下人以有親友住大稻埕為榮。

Previous ArticleNext Article